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红岩革命纪念馆
释义

§ 简介

红岩革命纪念馆中国历史性纪念馆。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的革命活动而建。在重庆市嘉陵江右岸的红岩村。1958年建馆。占地总面积 7438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7351平方米。所属纪念地有:原中共中央南方局机关、八路军新四军重庆办事处红岩村13号,中共中央南方局办公处(俗称周公馆)曾家岩50号,中共代表团驻地中山三路 263号,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会见各方面人士和国共两党签署《会谈纪要》的中山四路桂园,新华日报馆址化龙桥化龙新村76号,新华日报营业部民生路 208号等革命旧址。其中红岩村13号和曾家岩50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余则为省、市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 922件。1970年在红岩村建立一个陈列室,通过中共代表团、南方局的革命文物、文献资料、历史图片500余件,系统展示1938年10月至1947年 3月期间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的历史活动、新华日报及中国南部广大区域内共产党各级组织的活动。 该馆年观众在65万人次以上。

§ 历史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作为中共代表的周恩来,以及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叶剑英、王若飞、邓颖超等同志也相继抵达,组成了以周恩来同志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当时的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都设在红岩村。1945年,毛泽东同志从延安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的43天内,也住在红岩村13号。因此,当年的红岩村成了举世瞩目的政治活动中心。朱宣咸《红松图》(中国画, 131×66cm, 1988年) 红岩革命纪念馆红岩村13号,为3层简易建筑,是由当时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必机关工作人员动手改建的。为适应在敌特包围中斗争的需要,设置奇特:右侧传达室装置了脚踏电铃,以便在紧急时向内部发出通知;传达室门后掩蔽着一个通向二楼的小门,大门开时,即掩了小门。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和南方局的领导人在此办公住宿的房间里陈列着许多革命文物。

曾家岩50号,是当时南方局在重庆市城内租用的办公处。它是一幢3层楼房,右侧是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的公馆;左侧有国民党警察局的派出所,这幢楼挺立在中间。楼的二层有两个房间分别作为周恩来、董必武同志的办公室兼宿舍,底层和三层为南方局其他同志用。1945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期间,曾在底楼会议室接见过中外人士。周恩来同志会见各界人士和中外记者也常在这里。

桂园,是毛泽东同志在“重庆谈判”期间市内办公、会客的地方。它是一座砖楼小院,位于曾家岩50号右侧200米处,原是国民党谈判代表之一张治中先生的公馆,为了毛泽东同志的安全和方便而特意提供的。楼下会客厅是当年毛泽东、周恩来同国民党代表进行谈判和签订《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 (即《双十协定》 )的地方,毛泽东曾在这里接见过各界民主人士和记者。在右边的餐厅里,毛泽东和周恩来曾宴请各国驻华使节和中外各界人士。二楼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办公、休息的地方。现在这里陈列着他们在重庆期间活动的照片,以及《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登载的有关毛泽东在重庆活动的报道。

§ 施工倒计时

红岩革命纪念馆历经七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红岩魂陈列总馆展览制作进入倒计时阶段,各项调整布置工作将于本月28日全面完成。

目前,各个小组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笔者在展厅看到,陈列制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图片资料上墙、雕塑进场等扫尾工作,以求最大限度的突出本次展厅设计制作的亮点和新增点。文物保管人员紧张有序的将各类文物摆放入柜,一批从香港、美国、加拿大等地搜集来的文物资料将首次与观众见面。多媒体前技术人员对每台机器进行测试和调配,后勤物管人员对整个展厅的灯光照明及线路进行完善,陈列内容小组对展厅的陈列图片及中英文说明进行检查核对。据悉,展厅对外开放后将采取游客排队参观的形式,每批观众限定50人,均由工作人员带领进入参观区并在游客参观结束后,引导其离开展厅。联线将印制一批小图册在陈列馆内出售,图册主要介绍红岩魂图书及红岩魂巡展20周年的相关内容。

红岩魂陈列总馆将于7月8日,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届时红岩联线将举办“巡展20周年纪念活动、红岩魂陈列馆开馆仪式暨图书《路在脚下》首发仪式”。红岩联线将向部分大学图书馆及各主城图书馆分别赠送《路在脚下》及红岩魂画册,并表彰巡展20周年十佳讲解员和十佳管理员。红岩联线内部杂志也将于7月8日与大家见面。

§ 珍贵历史文物

民革重庆市委“寻根溯源,继往开来”学习教育活动及捐赠仪式在特园康庄举行。民革重庆市委夏培度主委向特园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捐赠了“民革中央西南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委员会议”签到软缎原件及照片。这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是我国多党合作历史的一个重要见证,签到软缎上的许多同志都是国家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中央领导人。红岩联线主任吴彦来在捐赠仪式上表示,这件珍贵的文物是红岩联 红岩革命纪念馆线正式接管特园以来接受的第一件捐赠物品。代表着国家及社会各界人士对统战文化、统战历史的关心和重视。我们将不辱使命,管理好特园这座全国唯一的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充分发挥好统战教育基地在全国的示范带头作用,以推动统一战线事业和民主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特园是民革的前身之一——“民联”的诞生地。捐赠仪式结束后,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市委主委夏培度,市委副主委冯文二、杨天怡、杨明副主委,解放前参加“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和民革的老同志及党员100余人参观了特园展览。

在藏品方面,还收藏有美术家朱宣咸作品《红松图》(中国画, 131×66cm, 1988年)等不少珍贵的美术作品。

§ 周恩来在重庆

苏州连环画协会会长、知名藏书家姚嘉康,28日向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赠送了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周恩来在重庆》系列连环画。姚嘉康收藏连环画有20多年,其发起成立的苏州连环画协会现有近2万册连环画藏品。《周恩来在重庆》系列连环画共10册,讲述了周总理在重庆工作期间的小故事,是市面上难得一见的珍品。姚嘉康说,他自小喜欢画画,又特别崇拜周总理,所以一直很留心收藏周恩来系列的连环画。此次赠送的系列连环画都出自于绘画高手,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之前有很多地方博物馆想高价购买,但他觉得只有赠送给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最合适,因为这些书表现的就是周总理在重庆发生的故事。据悉,到目前为止,全国发行的关于周总理题材的连环画总共不到50种。

§ 红岩精神

红岩革命纪念馆内涵 红岩精神包含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执着的追求、高尚的共产主义品德情操、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出污泥而不染的崇高的人格。简单地来说,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爱国、团结、奋斗、奉献。它集中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貌。

红岩精神形成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重庆。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一大批中国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为了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力促抗日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倒退、分裂,与国民党顽固派展开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他们在极其险恶的斗争环境中,在特殊的战场上,深怀民族大义,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不顾个人安危,不怕流血牺牲、出生入死,以实际行动捍卫业已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岩精神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优秀品格的集中反映,是在特定的斗争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共产主义精神。红岩精神曾推动中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走向全国胜利,新中国建立后,仍然是鼓舞全国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

历史地位 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培育和形成的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理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1.红岩精神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热情,曾激励着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发扬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优良传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勇气,在十分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大义凛然,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向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赢得中华各族人民的觉醒,这是五千年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族大觉醒。 红岩革命纪念馆2.红岩精神所反映的团结、民主作风,既加强了我党在国统区工作人员的团结,充分调动了他们极大的工作积极性,又团结了国统区无数的爱国民主人士,使他们同情和支持我党的工作。

3.红岩精神所体现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高尚品质,曾经帮助南方局的工作人员,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圆满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他们在国统区的工作任务。

4.红岩精神所展示的奉献精神浩气长存。在红岩这块特殊的土地上,一大批红岩英烈,而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为民主自由,为民族的解放,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

§ 现实意义

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共产党人,在事关革命全局、民族大义、国家前途、人民根本利益等重大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坚定意志、民族气节、革命情操和革命原则的红岩精神,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它既可以激发人们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可以为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保驾护航,避免出现或减少发生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形象的行为乃至丧失人格、国格的现象。因而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鼓舞我们前进。

1.红岩精神倡导的崇高的思想境界永远是我们民族追求的精神支柱。 红岩革命纪念馆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经济实力是弱小的,没有精神支柱也是难以强大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我们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南方局,就是通过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去鼓舞人民,激励人民,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虽然空前丰富,但几十年来所形成的人生、社会、价值、伦理等观念和意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人们却从内心深处感到崇高思想境界的重要性,越来越认识到单纯的追求物质、享乐、盲目崇拜,以及拥有豪宅、汽车、美女……并不完全是人们精神的需要,也不能完全体现人生的价值,更不能体现新世纪中国的时代风貌!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尤其需要倡导崇高的思想境界,构筑精神支柱。为此,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以德治国"的伟大方略,就是要使人们真正树立高尚的精神和共产主义崇高的思想,达到道德境界的最高峰。

2.红岩精神体现的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理想信念是一面旗帜,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它促使人们不怕千难万险,锲而不舍,百折不回,始终不渝地追求。它是共产党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在红岩那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南方局领导下的共产党人通过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促使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均能舍生取义,坦荡凛然正气。回顾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也可以充分证实这一点。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办成了许多大事,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物质成果,也取得了丰硕的精神成果,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民心民气,靠的就是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

今天,我们在新世纪继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更应该继承先烈遗志,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净化心灵,防止腐化堕落,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全面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记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升华精神境界,进一步坚定自信心和必胜心,众志成城,奋发图强,为党为人民不怕困难、不怕艰苦、努力工作、与时俱进,进一步积聚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红岩革命纪念馆3.红岩精神注入的巨大的人格力量将为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增添无限的魅力。

红岩精神告诉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紧密相联的,是我们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强国富民的一大法宝。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南方局工作人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坚持艰苦创业、自力更生,以巨大的人格力量影响了国统区的各界人士,使他们领略到了共产党人的伟大,看到了光明的前途,毅然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这充分说明,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艰苦奋斗可以救国救民。现在生活条件好起来了,仍然需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既是一种作风,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忘记了艰苦奋斗,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在困难面前退缩,就不可奋力开创新局面,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可能丧失,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今天,我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仍然亟需提倡自力更生、勤俭建国,这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脱离中国国情的提倡高消费的"败家子"作风决不能说是文明行为。如果我们在全社会、全民族都能树立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每个人都能保持高尚的人格,无疑会有助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有助于实现国家的富强和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同时,也将为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增添无限的人格魅力。

4.红岩精神的浩然革命正气是当前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红岩精神告诉我们,浩然革命正气是共产党人带领群众夺取革命胜利的最重要的法宝。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共产党人,就是通过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新起点找差距,着眼形势求发展,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不怕失败、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才在国民党的统治中心重庆站稳了脚跟,取得对敌斗争的辉煌胜利。今天,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应该养成这种浩然革命正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在引进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的同时,资本主义的价值 红岩革命纪念馆观、人生观、精神空虚、寻找刺激等不健康的东西,也乘虚而入,"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渗透到各个领域,腐蚀着人们的灵魂,败坏社会风气。吸毒、赌博等丑恶现象曾在中国绝迹又沉渣泛起,并呈蔓延之态。一些人的道德观念发生偏差,只会索取,不讲奉献,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现象也屡屡发生。反科学的歪理邪说占有一定的市场,党内的不正之风也在严重侵蚀着党的肌体,一些党员干部贪污腐化,严重破坏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蔓延的行业不正之风,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也严重地干扰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需要正气鼓舞,人民需要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用红岩精神的浩然革命正气,去纯正社会风气,在全社会树立正气。提倡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光荣;以权谋私,搞不正之风可耻;提倡讲奉献、讲贡献,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坚决克服"权钱交易"、"唯利是图"的错误观念,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浩然革命正气,使党风和社会风气得以根本好转。

5.红岩精神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民族的精神、时代的精神,亟需在全社会推崇,进一步发扬光大。

§ 馆内收藏

珍贵藏品

馆内现有馆藏文物874件,重要历史资料(含历史文献、档案资料)1500余份,《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等当年的报刊20余种844本(含合订本和少量影印本),当年新华日报馆、三联书店等报馆、书店、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进步书籍1119册,历史图片2600余幅。

§ 基本陈列

革命遗址复原陈列及《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 以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结庐红岩,艰苦坚持,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艰难维系国共合作团结抗战大局,团结广大爱国民主党派和各阶层人士,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和加快中国民主化建设进程而斗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建立第二条战线等彪炳千秋的史实为主要陈列展示内容,全面准确、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当年在渝组织革命活动的史实。

§ 珍贵藏品

珍贵藏品

董必武题“红岩革命纪念馆”和“曾家岩分馆” 为董必武1959年9月亲书,红岩革命纪念馆的馆名由此而来。

童小鹏的照相机 是当年南方局批准购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秘书处处长兼机要科科长童小鹏于1941年至1946年用此相机拍摄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难得的场景,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新华日报》印刷机 平板印刷机,1937年冬,中国共产党在武汉筹备出版《新华日报》时买进。从1938年至1947年,这台印刷机共使用了八个春秋。 [1]

§ 旅游指南

红岩村革命纪念馆8:30~17:00开馆。

交通:乘104、215、216、217、219路公共汽车可达。 门票:免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