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红尾沙蜥
释义

§ 简介

红尾沙蜥

红尾沙蜥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简称“三有名录”里的动物)。2000年8月1日,国家林业局发布实施对“三有名录”里的动物进行保护,红尾沙蜥名列其中。 [1]

§ 科学分类

红尾沙蜥

中文学名:红尾沙蜥

中文目名:蜥蜴目

中文科名:鬣蜥科

中文属名:沙蜥属

拉丁文名:Phrynocephalus erythrurus

英文名:Red-tailed toad-headed agama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Zugmayer,1909

§ 基本信息

红尾沙蜥

形态描述

背部具棱鳞,有对称排列的的暗斑或杂乱色纹。胸腹部和四肢被棱鳞。尾的腹面具黑白相间的环纹,尾尖下方黑色。有腋斑。

地理分布

分布于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河北青海,北京 。

经济及生态意义

栖息于草原、荒漠草原、黄土高原等不同地带。以昆虫为食。5月繁殖,卵生。

保护

红尾沙蜥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食性

红尾沙蜥以昆虫及部分齧齿类为食,偶食家禽,其牙尖锐,具3个牙尖。草食性者(如鬣蜥)的牙冠宽,呈叶状,具锯齿状切缘。以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为食者(如凯门蜥属〔Dracaena〕)于腭後部有钝圆的牙用以碾碎。其下腭各牙内侧有纵沟或褶用以引出毒液。草原沙蜥的牙生于上腭骨、前腭骨及牙骨的边缘,少数种生于腭上。胚胎期前腭骨上有「卵牙」,从吻部向前突出,用于钻破卵壳,孵出後即退化。牙著生的方式多为侧生式,部分种为顶生式,避役的两眼可独立运动。草原沙蜥有盐腺用以排出矿物质盐。肩带存在。

§ 生态习性

红尾沙蜥生境各异,生活于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沙漠及海岛中均可见。仅存的海生种为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 Islands)的海鬣蜥,食海藻。有几种红尾沙蜥部分水栖,食淡水生物。对红尾沙蜥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为温度,许多种有其最适温度,会晒太阳以升高体温,使之高于气温。生活于寒冷地区的种冬眠。昼长对红尾沙蜥亦有影响。大部分红尾沙蜥为卵生,卵产于所挖穴中,树木、岩石的裂缝中,或落叶层下。有些红尾沙蜥(尤其是生活于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者)为卵胎生或胎生。多无护卵习性。

红尾沙蜥昼间活动,壁虎多在薄暮至破晓之间活动,并能发出大声(而大部分红尾沙蜥不能发声)。红尾沙蜥的捕食方式为静候或搜寻。许多红尾沙蜥能将尾部自割,断下的尾能迅速扭动以分散捕食者的注意,红尾沙蜥得以逃脱。许多红尾沙蜥有领域行为(包括领域表演)或求偶表演。 [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5: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