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季氏将伐颛臾》
释义

§ 名书简介

《季氏将伐颛臾》作者:孔子

类型:语录体散文

成文时间:战国时期

§ 作者小传

孔丘画像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早年曾经从政,周游列国,不能推行自己的学说,最后讲学而终。相传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极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与“仁”,主张恢复西周制度,有保守的一面。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建立了系统的教育理论,总结出不少可贵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他对我国教育的普及、发展及古代文化遗产的保存、整理有巨大贡献。他的思想主张, 经过后世儒者的发挥, 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维护封建统治的学说, 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

《论语》是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记录,大约在战国初年由孔子的弟子后学编纂而成。《论语》二十篇,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教育、礼仪、文化等多方面,是研究孔子生活、思想及儒家学说的重要文献。它不仅是儒家崇奉的经典,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其章节简短,语言精练、形象,含蓄隽永,富于哲理;还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颇具文学意味。《论语》虽然不是文学著作,但历来家喻户晓,对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 原文

孔子季氏将伐颛臾(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2),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 “求!无乃(3) 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4)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为?”

冉有曰:“夫子(5) 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6) 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7)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8) 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9),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10)。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11) 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2)。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13) 不服,则修文(14) 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15) 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16) 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17)也。”

§ 注释

孔庙棂星门(1) 季氏:即季孙氏, 鲁国权重势大的贵族。这里是指季康子, 名肥。颛臾:小国名,是鲁国的附庸国家,风姓,相传为伏羲之后,故城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2) 冉有、季路:孔子弟子,在当时同为季康子的家臣。冉有:名求,字子有。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一字季路。(3) 无乃:不是。(4) 先王:已故的国君,这里指周之先王。东蒙主:主祭蒙山者。东蒙即蒙山,在蒙阴县南四十里。主,主持祭祀之事。(5)周任:古代的一位良史。(6) 夫子:指季康子。(7) 陈:施展。列:职位。(8) 相:扶相,搀扶照顾盲者行路的人。(9) 兕: 独角犀牛。柙:关猛兽的木笼。龟:占卜用的龟甲。玉:祭祀用的物品。椟:柜,匣。(10) 费:地名,季孙氏的领地,在今山东省费县。颛臾距费仅七十里。(11) 家:指大夫的采邑。(12) 贫:指百姓财用缺乏。寡:指人口因逃亡而稀少。(13) 远人:本国以外的别国人民。(14) 文:指礼乐教化。(15) 相:辅佐。(16) 干戈:武器,这里比喻战事。干:盾;戈:戟。(17)萧墙之内:指鲁国国君。萧墙,面对国君宫门的小墙,人臣到此,便肃然起敬,故名。

§ 译文

孔子雕像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颛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

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颛臾,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人都不想呢。”

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冉有说:“颛臾的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

明·孔子访道图孔子说: “冉求! 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藉口的态度。我听说过: 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封地的大夫, 不必担心财富不多, 只需担心财富不均; 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 便不会人少; 安定, 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 远方的人还不归服, 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 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 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 影响与传播

《孔子言行录》儒学思想的经典《论语》中的论说文都很短,亦少反复辩证,本篇是选自《论语·季氏篇》,标题为选者所加,本篇是其中较长的。《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我国散文最初的一种形态。多以三言两语为章,言简意赅,发人深省,许多已成为至理名言。《论语》里许多精彩的语言经过长期的疑难或沿用已成为今天习见习用的成语,如三思而行,过犹不及,择善而从,见贤思齐,因材施教。当仁不让,色厉内荏,朝闻夕死,功亏一篑,还有本文中的“祸起萧墙”, “既来之,则安之”,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等等。语言流畅通达,活泼生动,语气词,叠句,排比,对偶适当运用,感情色彩很浓。比如: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充分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和为人师表的高尚风范。孔子的治国思想,对于孔子的教育艺术,一直为后人所推崇。孔子也被推上“为人师表”的宝座,奠定了孔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孔子的思想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和关注,不少外国学者也纷纷加入中国的孔学会,进行研究孔子、学习孔子。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及其学说不断在海内外进行广泛传播,受到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和学习,孔子是中国的孔子,又是世界的孔子。孔子思想具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极高的研究价值,也充分显示了孔子思想在世界上的位置。

§ 专家点评

《论语》孔子生活的时代是动荡、变革的时代,“礼崩乐坏”,诸侯纷争。对此孔子提出了他的政治理想:修文德,行仁政,使近者悦,远者来。本篇的论述,也清楚地反映了孔子的这种政治理想。

季氏将要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听到冉有、子路所报告的这个消息,很是不以为然。他首先责备了冉有和子路,说:“这难道不是你们的过错吗?”然后指出季氏不该对颛臾动用武力的原因:颛臾本为鲁国的附庸小国,又在鲁国境内,周朝的先王分封颛臾,是让他主持对蒙山的祭祀,为什么要伐这样一个国家呢?对孔子的责难,冉有辩解说,这是季氏所想做的,其实我与子路并不情愿。

对于子路的回避,孔子进行了有力的反驳。他通过引用古语指出,你们既然不想这样做,就应据理力争,否则就应辞职,而不能一味苟且。如果主人遇到危险或要做蠢事时,辅佐者不设法挽救而任其胡为,那还要辅佐者做什么。像猛兽出笼为患,贵重之物被损坏,有关管理者难辞其咎一样,作为季氏的家臣,就应对季氏的行为负一定责任。连用两个比喻,层层深入,进行了有力的驳斥。

孔子 面对孔子的严辞斥责,冉有强辞夺理,说颛臾城池坚固离费很近,若不攻取,必成后患。对此孔子引用古语,表示君子最憎恨像子路这样不说“自己想要如何”,却另外找一套理由来掩饰的自欺欺人的行为,批评子路推诿的态度,可谓一针见血。接着正面提出自己的政治理想:治理国家,不怕财富少,而怕财富不均。要推行仁义礼乐的教化,招致并安抚远方的人。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指出冉有等人在这件事上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最后指出这种“谋动干戈于邦内”的行为会导致祸起萧墙。

本篇中,孔子除引用古语,运用比喻以增强说理力量外,语言亦十分精练生动, 其中“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既来之, 则安之”, “祸起萧墙” 等都是至今仍富有生命力的成语。另外通过二人的对话, 可以看到孔子和子路的不同的性格。孔子刚开始只是对季氏将要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这一举动表示不以为然, 并对子路的失职提出批评,虽然用的是反问句表示肯定, 但语气还是比较平和的。面对老师的责备,子路采取了推卸责任的做法,想就此蒙混过关。孔子很严肃地指出子路作为辅佐者对这件事难辞其咎, 表现了他对于为政的严肃认真的态度。为了说服子路, 孔子连用了两个比喻。对于孔子语重心长的教诲,子路还不虚心认错,而是强词夺理为自己辩护。这时候孔子对他的态度已经很不满意了,他说君子憎恨不说“自己想要如何”,却另外找一套理由来掩饰的自欺欺人的行为; 言下之意是自己憎恨子路这样一味推诿责任的做法,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 但在场的子路和冉有都能听出来所指为谁, 这个批评已经很严厉了。接着话题又回到治国上来, 再一次说明子路和冉有的失职, 并表达了对于国事的忧虑。由此我们不但可以窥见孔子的治国思想,对于孔子的教育艺术的精湛也能够体会一二。

§ 相关词条

孔子;语录体散文;战国;《论语》;孟子;儒家

§ 相关资料

《论语》;《孔子言行录》;《孔子评传》;《中国名人百传》

§ 词条分类

孔子;语录体散文;战国;《论语》;儒家;世界历史名文;传世经典文学

§ 相关链接

http://www.hongen.com/proedu/zxks/kcfd/dxyw/html/dxy41801.htm

http://emuch.net/fanwen/273/38236.html

http://www.hengqian.com/html/2007/2-24/r221029934.shtml

http://www.oldq.com.cn/Soft/mokuaisi/200805/20080527084346.html

http://www.lifeall.com/mem/773/main.a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7:5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