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益智籽
释义

§ 【益智仁的功效介绍】:

益智仁 (《得配本草》)

【异名】益智子(《开宝本草》),摘艼子(《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

【植物形态】益智(《广志》) 多年生草本,高1~3米。

根茎延长。

茎直立,丛生。

叶2列,具短柄;叶片披针形,长20~35厘米,宽3~6厘米,先端尾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脱落性小刚毛,其残留的痕迹呈细锯齿状,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无毛;叶舌膜质,长1~1.5厘米,被淡棕色疏柔毛。

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棕色,长10~15厘米,被短毛,下端具一环形苞片,包围花轴,小花梗长1~2毫米;小苞片极短,膜质,棕色;花萼筒状,长1.2厘米,一侧开裂至中部,先端3齿裂,外被短毛;花冠管长约1厘米,裂片3,长圆形,长约1.8厘米,上面一片稍大,先端略呈兜状,外被疏短毛,唇瓣倒卵形,长约2厘米,粉白色,具红色条纹,先端钝3裂;退化雄蕊锥状,长约2毫米,发育雄蕊1枚,花丝长约1厘米,花药线形,长约7毫米;子房下位,卵圆形,密被绒毛,3室,每室具胚珠8~9枚,花柱线形,柱头头状,上位腺体2枚,棒状。

蒴果椭圆形至纺锤形,长1.5~2厘米,被疏毛,表面有纤维束线条,果柄短。

花期3~5月。

果期5~6月。

生长于阴湿林下。

分布海南及广东南部。

【采集】5~6月间果实呈褐色、果皮茸毛减少时采摘,除去果柄,晒干。

【药材】干燥果实呈纺锤形或椭圆形,长1.5~2厘米,直径1~12厘米。

外皮红棕色至灰棒色,有纵向断续状的隆起线13~18条。

皮薄而稍韧,与种子紧贴。

种子集结成团,分3瓣,中有薄膜相隔,每瓣有种子6~11粒。

种子呈不规则扁圆形,略有钝棱,直径约3毫米,厚约1.5毫米,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种脐位于腹面的中央,微凹陷,自种脐至背面的合点处,有一条沟状种脊;破开后里面为白色,粉性,臭特殊,味辛微苦。

主产广东。

【炮制】益智仁:取益智仁置锅内,炒至外壳焦黑,取出冷透,除去果壳,取仁捣碎用。

盐益智仁:取益智仁用盐水拌匀,微炒,取出放凉。

(每益智仁100斤,用食盐2斤8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性味】辛,温。

①《南方草木状》:味辛。

②陶弘景:热。

③《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

④《本草便读》:味辛苦,性热。

【归经】入脾,肾经。

①《汤液本草》:手、足太阴经,足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肾三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 其它

【功用主治-益智仁的功效】温脾,暖肾,固气,涩精。

治冷气腹痛,中寒吐泻,多唾,遗精,小便余沥,夜多小便。

①《广志》:含之摄涎秽。

②《本草拾遗》:止呕哕。

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益气安神,补不足,利三焦,调诸气,夜多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碎,入盐同煎服。

③刘完素:开发郁结,使气宣通。

④《医学启源》:治脾胃中寒邪,和中益气。

治人多唾,当于补中药内兼用之。

⑤王好古:益脾胃,理元气,补肾虚,滑沥。

⑥《纲目》:治冷气腹痛,及心气不足,梦泄,赤浊,热伤心系,吐血、血崩。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宜忌】阴虚火旺或因热而患遗滑崩带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凡呕吐由于热而不因于寒;气逆由于怒而不因于虚;小便余沥由于水涸精亏内热,而不由于肾气虚寒;泄泻由于湿火暴注,而不由于气虚肠滑,法并禁之。

②《本草备要》:因热而崩、浊者禁用。

' ③《本经逢原》:血燥有火、不可误用。

【选方】①治伤寒阴盛,心腹痞满,呕吐泄利,手足厥冷,及一切冷气奔冲,心胁脐腹胀满绞痛:川乌(炮,去皮、脐)四两,益智(去皮)二两,干姜(炮)半两,青皮(去白)三两。

上件为散。

每服三钱,水二盏,入盐一捻,生姜五片,枣二个,擘破,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前。

(《局方》益智散) ②治腹胀忽泻,日夜不止,诸药不效,此气脱也:益智子仁二两。

浓煎饮之。

(《世医得效方》) ③治梦泄:益智仁二两(用盐二两炒,去盐),乌药二两,上为末,用山药一两为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临卧盐汤下,以朱砂为衣。

(《世医得效方》三仙丸) ④治脬气虚寒,小便频数,或遗尿不止,小儿尤效:乌药、益智仁等分。

上为末,酒煮山药末为栅,丸桐子大。

每服七十丸,盐酒或米饮下。

(《妇人良方》缩泉丸,即《魏氏家藏方》固真丹) ⑤治小儿遗尿,亦治白浊:益智仁、白茯苓各等分,上为末。

每服一钱,空心米汤调下。

(《补要袖珍小儿方论》益智仁散) ⑥治妇人崩中:益智子,炒研细,米饮入盐服一钱。

(《经效产宝》) ⑦治漏胎下血:益智仁半两,缩砂仁一两。

为末。

每服三钱,空心白汤下,日二服。

(胡氏《济阴方》) ⑧治疝痛,连小腹挛搐,叫呼不已:益智仁、干姜(炮)、甘草(炙)、茴香(炒)各三钱,乌头(炮,去皮)、生姜各半两,青皮(去白)二钱。

上细切。

每服四钱,水二盏,入盐少许,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济生方》益智仁汤) ⑨治白浊腹满,不拘男妇:益智仁(盐水浸炒)、厚朴(姜汁炒)等分。

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永类钤方》) ⑩治小便赤浊:益智仁、茯神各二两,远志、甘草(水煮)各半斤。

为末,酒糊丸,梧子大。

空心姜汤下五十丸。

(《纲目》)

【名家论述】①《纲目》:益智,行阳退阴之药也。

三焦、命门气弱者宜之。

按杨士瀛《直指方》云:心者脾之母,进食,不止于和脾,火能生土,当使心药入脾胃药中,庶几相得。

故古人进食药中,多用益智,土中益火也。

②《本草经疏》:益智子仁,以其敛摄,故治遗精虚漏,及小便余沥,此皆肾气不固之证也。

肾主纳气,虚则不能纳矣。

又主五液,涎乃脾之所统,脾肾气虚,二脏失职,是肾不能纳,脾不能摄,故主气逆上浮,涎秽泛滥而上溢也,敛摄脾肾之气,则逆气归元,涎秽下行。

③《本草求实》:益智,气味辛热,功专燥脾温胃,及敛脾肾气逆,藏纳归源,故又号为补心补命之剂。

是以胃冷而见涎唾,则用此以收摄,脾虚而见不食,则用此温理,肾气不温,而见小便不缩,则用此入缩泉丸以投。

与夫心肾不足,而见梦遗崩带,则用此以为秘精固气。

若因热成气虚,而见崩浊、梦遗等症者,则非所宜。

此虽类于缩砂密,同为温胃,但缩砂密多有快滞之功,此则止有逐冷之力,不可不分别而审用耳。

④《会约医镜》:益智仁,其性行多补少,须兼补剂用之,若独用则散气。

⑤《本草正义》:益智,始见于藏器《本草拾遗》,谓之辛温,不言其涩,但诸家所述主治,无,非温涩功用。

杨仁斋《直指方》云,古人进食药中,多用益智,土中益火也。

案此为脾虚馁而不思食者立法,脾土喜温而恶寒,喜燥而恶湿。

寒湿困之,则健运力乏而不思纳谷,且食亦无味,此惟温煦以助阳和而斡旋大气,则能进食。

益智醒脾益胃,固亦与砂仁、豆蔻等一以贯之。

仁斋说到益火生土上去,附会心经之药,尚是舍近求远,故意深言之,亦殊不必。

濒湖又谓治心气不足,梦泄,赤浊,则以肾阳无权,滑泄不禁者立论,故可用此温涩一法,然遗浊之虚寒症绝少,石顽谓因于热者,色黄干结,不可误用,极是。

濒湖又谓治热伤心系,吐血血崩诸证,则既是热伤,而反用此大辛大热之药,何其背谬一至于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