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第三产业
释义

§ 种类

中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

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由此可见,这种第三产业基本是一种服务性产业。 具体分为:即:F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可以认为是现代物流业)

51 铁路运输业

52 道路运输业

53 城市公共交通业

54 水上运输业

55 航空运输业

56 管道运输业

57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58 仓储业

59 邮政业

G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60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61 计算机服务业

62 软件业

H 批发和零售业

63 批发业

65 零售业

I 住宿和餐饮业

66 住宿业

67 餐饮业

J 金融业

68 银行业

69 证券业

70 保险业

71 其他金融活动

K 房地产业

72 房地产业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3 租赁业

74 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75 研究与试验发展

76 专业技术服务业

77 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

78 地质勘查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9 水利管理业

80 环境管理业

81 公共设施管理业

O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82 居民服务业

83 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84 教育

Q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85 卫生

86 社会保障业

87 社会福利业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8 新闻出版业

89 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

90 文化艺术业

91 体育

92 娱乐业

S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93 中国共产党机关

94 国家机构

95 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

96 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

97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T 国际组织

98 国际组织

§ 发展意义

1,发展第三产业是产业结构调的一个重要方面,产业结构的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体现了事物结构上 第三产业投资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的道理;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第三产业的好与坏直接与国民经济相关,体现了部分对整体的影响以及优化的结构能使整体发挥最大的功能。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综合国力。

3,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力地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同时能促进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体现了哲学上的联系的观点,同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也有影响,还体现了因果联系。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中国就业压力。

4,坚持全面的观点。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整体,不能仅仅看重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或者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还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

有利于推进各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促进一、二产业的发展;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最主要途径),保证社会安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 发展措施

1创造就业机会就要改善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等的金融服务,大力推广小额信贷,鼓励创业和自谋 第三产业发展信息职业。

2明确个体、私营经济是创造就业的一个最重要的渠道,解决其市场准入问题,并减轻税费负担。

3研究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与扩大就业结合。现在转移支付的数额不小,但对落后地区的支持还是太少。

4高度重视职业培训工作,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培训。

5一定要取消城乡壁垒。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城乡关系,不合理的就业限制一定要取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

6对于第三产业在促进就业岗位增加上的作用问题,专家还有一些争论,但总的看来,认为中国的第三产业还有一定的潜力可挖。有专家认为,中国第三产业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是缺信息、缺眼光、缺组织、缺老百姓的可支付能力。就如何发展生活服务业而言,解决的办法是社会分工细化,创造新型的社区服务组织,找到更多的服务内容,发掘更多的就业岗位。对于老百姓支付能力太低这个制约第三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可以多学习国外类似的经验,并积极进行探索。

7如何使中国的教育体制对扩大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专家们认为,关键在于教育如何与促进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扩招政策不要盲目,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8就业与失业统计体系的不完善,信息失真与传递不畅通,也是影响就业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专家们建议,要正确认识不同地区的就业形势,对不同地区要制定不同的就业政策。

§ 发展特点

第三产业1、第三产业的发展,要采取分类指导和突出重点的原则。

第三产业是一个庞杂的混合产业群。应根据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性质、特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经营管理、盈利水平等因素,采取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其中,应特别注意盈利性和非盈利部门、基础性产业和竞争性产业部门、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单位等方面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政策导向。科学地确定第三产业的行业发展重点和优先顺序,并从浙江的区位条件、自然人文景观、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经营人才素质等方面综合第三产业中的行业区域比较优势,寻找和培养那些具有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的行业作为发展重点。

2、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以城市和专业市场为载体。

城市往往是一个区域的商业、交通、通信、金融、文化、教育、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中心,第三产业相对集中;专业市场作为商品交换的场所,它的扩展本身就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专业市场的兴起还会带动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业务以及各类中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从浙江的实际出发,当前应特别重视通过城市化来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在产业结构升级转换方面,总的趋势应坚持“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针,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要强化中心市区的金融、贸易、信息、中介服务以及生活服务等功能。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中央商务区。

3、第三产业的发展,应坚持产业转换序列的多元化模式。

这就是:(1)遵循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努力实现三大产业转移的依次推进,使第三产业比重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水涨船高”;

(2)以二、三产业同步起飞为契机,缩短三大产业依次推进的过程,加速产业重心的变迁,实现第三产业的总量扩张和比重提高;

(3)跨越产业更替和转换的梯度序列,以第三产业率先起飞的态势(尤其是以商品市场为起点的第三产业发展),携带整个经济的发展,从而把第三产业的发展定位在较高的起点上。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分别采取适合各自特点的产业转移顺序,以促进第三产业快速、高效的发展。

4、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第三产业中的一些新兴产业如网络服务业,本身就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当今世界,电子计算机在第三产业的渗透最为广泛,第三产业已成为拥有计算机最多的部门,由此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拓展了第三产业的服务领域,导致了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提高了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带来了高效率和高效益;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服务,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创造了全新的服务方式。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第三产业的面貌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兴起。为了实现“科技兴三产”的基本方针,加大第三产业中的科技含量,必须明确科技长入第三产业的远期目标和近期重点。当前的主攻方向,除了努力实现城市交通通信的现代化外,还要加快电子计算机在商业外贸、金融保险、旅游宾馆、信息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规模、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

5、第三产业的发展,要重视国际服务贸易问题。

国际服务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第三产业的对外贸易,它包括服务的出口和进口,涉及国际金融保险服务、通信视听服务、交通运输服务、旅游观光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广告服务、租赁服务等十余项通常项目。当今世界,服务贸易已发展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大大快于货物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浙江服务贸易的发展,除了要继续扩大远洋运输服务、涉外旅游、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等传统服务贸易项目外,还要努力发展咨询服务、计算机软件服务、租赁服务以及综合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项目,从而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的开放和外向发展。

§ 三大产业关系

第三产业 (1)第一、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第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第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只有第一发展了,才能为第二、三产业提供重要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差不多都拥有发达的农业。

(2)第三产业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必要特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增强农业生产的后劲,促进工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优化生产结构,促进市场充分发育,缓解就业压力,从而促进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正确处理好三大产业的关系,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不是说等于第一、二产业发展起来以后再发展第三产业,更不是通过削弱第一、二产业来发展第三产业,而应从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中来认识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性。[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