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科林·卢瑟·鲍威尔 |
释义 | § 人物经历 2005年时的克林·鲍威尔。 1937年4月5日,鲍威尔出生于纽约,他在南布朗克斯长大,父母都是来自牙买加的移民,父亲是码头的搬运工,母亲是缝纫工。童年的鲍威尔家庭非常贫困。 1958年毕业于纽约市立学院,获地质学学士学位。他在校期间参加后备军官训练队,毕业时被授予少尉军衔。在完成了步兵军官基础训练后,被派至德国服役并晋升为中尉。 1962-1963和1968-1969两次被派到越南,参加越战。 1971年毕业于乔治·华盛顿大学,获商业管理硕士学位。 1973-1974年任驻韩国美军大队大队长。后被任命为第101空降师第2旅旅长兼美驻德国陆军第5团团长。 1977-1980年任国防部副部长高级军事助理。1978年晋升为准将。 1983-1986年任国防部长高级军事助理。 1987年12月-1989年1月任里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1] 1989年,乔治·布什总统任命他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晋升四星上将。鲍威尔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任该职的黑人,也是最年轻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任职期间,鲍威尔参与指挥了美军入侵巴拿马、出兵菲律宾和索马里等重大事件。 1990年,在鲍威尔的指挥下,美军取得了海湾战争的胜利。 1993年9月30日鲍威尔退役,随即辞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职务。 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任国务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国务卿。 2003年12月15日,鲍威尔在美国陆军医疗中心成功接受了两个小时的前列腺部分切除手术。[2] § 从政理念 科林·卢瑟·鲍威尔对于外交事务,在以态度强硬、作风凌厉著称的小布什政府中,鲍威尔是核心人物中惟一的一位温和派人物,通常被人们视为比较典型的“鸽派”人物。鲍威尔曾表示,自己是一名战士,研究战争,但战争决不应被看作是不可避免的,要尽一切可能去避免战争,“和为贵”是他信奉的宗旨,因此,他被称为“鹰爪鸽”。 作为一名退役将军,鲍威尔认为工作的变更并没有改变他身上具有的军人特质,作为军人,就要服从命令,服从大局。鲍威尔是一位骨子里主张和平的军人,但他又要恪守军人的职业准则———忠诚。[3][4] § 个人生活 家庭婚姻 1961年,鲍威尔在在亚拉巴马州的伯明翰与阿尔玛·维维安·约翰逊相识,阿尔玛的父亲是当地一所黑人高中的校长,而伯明翰当时只有两所黑人高中。 两人于1962年8月25日结婚。育有一子两女,其中儿子名为迈克·鲍威尔。 个人爱好 鲍威尔待人热情随和,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在闲暇时间,很喜欢看吴宇森导演的功夫片或战争题材的影片。在他会客室的茶几上放了两张照片:一张是他宣誓就职时,布什总统站在他身旁的照片;另一张就是他与华裔导演吴宇森及其摄制组人员的合影。 § 个人荣誉 鲍威尔曾数次获得美国军队最高荣誉勋章,其中,1990年,由于在海湾战争中的卓越贡献,美国国会授予鲍威尔美国最高荣誉奖—金质勋章。 他在文职服务方面获得的荣誉包括:总统自由勋章、总统公民勋章、国会金制勋章等。 鲍威尔也曾获得二十多个国家的奖章,包括法国军团荣誉勋章和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颁发的荣誉骑士勋章。 鲍威尔还是“美国梦-青年联盟”组织创始者,并担任主席;另外还在全美的数个基金会和大学校董会中担任董事和顾问。 § 著作 自传:《我的美国旅程》(《My American Journey》),出版于1995年。[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