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皱纹盘鲍 |
释义 | 皱纹盘鲍 【学名】 Haliotis discus hannai 【目名】 原始腹足目 Archaeogastropoda 【科名】 鲍科 Haliotidae 【俗名】 鲍、石决明、九孔螺、海耳,盘大鲍、盘鲍、勘察加鲍、盘鲍北方型、虾夷盘鲍、鲍鱼、紫鲍 【命名人】 Ino (猪野峻) 1952 § 简介 皱纹盘鲍具壳很低,螺旋部退化,螺层少。体螺层及壳口极大,其末端边缘具一列小孔。鳃1对,左侧鳃较小。无厣。 皱纹盘鲍在分类学上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鲍科,只有一片贝壳,吸附在岩礁上生活。其贝壳大而坚厚,椭圆形。通常成鲍壳长约12.5厘米,高3厘米,宽8?厘米。喜欢在水质清澈、盐度较高、潮流畅通、海藻丛生的几米至十几米水深的岩礁地带生活,缓缓爬行,遇敌害或受惊时将足紧紧吸附在岩石上。成鲍多生活在深水处,幼龄鲍多栖息在低潮线下水浅处。皱纹盘鲍在夜间活动觅食,白天则潜伏于岩礁的缝隙处很少活动。鲍鱼食性较杂,但以褐藻类的马尾藻、鼠尾藻、海带、裙带菜等为主要食物;摄食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季则多隐在岩礁的石洞或缝隙间很少出来活动。 具壳大型或小型。上足上生有触角,外套膜上中央有一裂缝,其两边可部分愈合,使外套膜及其所分泌的贝壳上形成一个或多个的孔。壳耳状,质坚厚,壳后有螺纹。壳颜色随饵料不同而变化。 § 形态特征 皱纹盘鲍贝壳大,椭圆形,较坚厚。向右旋。螺层 3层,缝合不深,螺旋部极小。壳顶钝,微突出于贝壳表面,但低于贝壳的最高部分。从第二螺层的中部开始至体螺层的边缘,有一排以20个左右凸起和小孔组成的旋转螺肋,其末端的4~5个特别大,有开口,呈管状。壳面被这排突起和小孔分为方部宽大、左部狭长的两部分。壳口卵圆形,与体螺层大小相等。外唇薄,内唇厚.边缘呈刃状。足部特别发达肥厚,分为上、下足。腹面大而平,适宜附着和爬行。壳表面深绿色,生长纹明显。壳内面银白色,有绿、紫、珍珠等彩色光泽。齿式∝、+(3+2)+1、+(2+3)+∝。皱纹盘鲍是鲍鱼的一种,鲍鱼属于贝类海产,为软体动物,呈椭圆形,多生活于岩石礁地带裂缝和洞穴中,可分为杂色鲍、半纹鲍、羊鲍、耳鲍、皱纹盘鲍等。大连是我国皱纹盘鲍的主产地,鲍鱼的营养价值在很久以前已被人们所认识,被视为海味珍品之冠,不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鲍鱼的全身都可入药,有多种医用功效,并且还是一种抗癌食品。 § 生活习性 喜昼伏夜出,爬行速度每分钟可达50厘米。夜间外出觅食,快到天明时返回穴中居住。狭温狭盐性贝壳类,对生活海域要求水质清澈、潮流畅通,海水常年保持在3‰以上,海底为岩礁底质。 § 产地、产季 皱纹盘鲍 分布于我国北部沿海,山东、辽宁产量较多,其中山东的威海、长岛,辽宁的金县、长山岛产量最多。产季多在夏秋季节。近年人工养殖发展,威海、长岛及长山岛等地已成为鲍鱼养殖基地,一年四季出产。 国外:朝鲜沿岸,日本东北沿岸。 § 价值 皱纹盘鲍是我国所产鲍中个体最大者。鲍肉肥美,为海产中的珍品,多供应高级宾馆皱纹盘鲍和出口。除鲜食外,亦可加工成罐头或鲍鱼干,售价均昂贵。鲍贝壳即有名的中药石决明,又是制作贝雕画的重要材料。 皱纹盘鲍为鲍类上品,不仅个大体肥,肉细昧鲜,而且营养丰富,被称为“海昧之冠”。据测定,每100克鲍鱼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19克、脂肪3.4克、碳水化合物1.5克、热量 l13千卡。鲍鱼壳是我国医药史上应用很早的中医药材,名叫石决明,有明目除热、平肝、潜阳、通淋之效,主治肝阻上亢、头目眩晕、青盲内障、吐血、失眠等症,还能外治溃疡、金疮。鲍鱼肉性温、味咸,有滋补肝肾、镇静、化痰、调经、润燥、利肠之功能。鲍鱼壳的内面色泽光亮绚丽,具有珍珠般的光泽,是制做镶嵌家具螺钢和贝雕的良好材料。鲍鱼的足部肌肉相当发达,几乎占体重的一半,是食用的主要部分。鲍鱼片经爆、炒、烧、农后,香甜细腻,鲜嫩可口。皱纹盘鲍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水产珍品。为了更好的进行繁殖保护,提高渔业资源的利用效益,蓬莱市人民政府制定了严格控制采捕规格,禁止酷捕乱采,提倡投石筑礁,保护野生藻类等规定,为皱纹盘鲍的资源增殖创造了良好条件。90年代以来,已累计投放鲍鱼苗7000余万头,集约化半生态养殖已达2万平方米水体,年产鲜鲍160180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