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台县
释义

石台县

§ 地形气候

石台县在大地构造上属江南古陆和南京拗陷的过度地带。县内地貌以低山、高丘分布石台县最广,总面积1156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2%。东南部为黄山北行千脉盘结,西北部是九华山脉的南端,形成南、北高,东、西低的地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海拔高度一般在50至100米之间。最高峰牯牛降海拔 1728米。最低处莘田乡东庄黄湓河河床,海拔34米,相对高差1694米。

石台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四季分明,且冬夏长,春秋短。因受太平洋暖空气和北方冷空气的交替影响,一般年份,春季温凉多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先干后湿,冬季寒冷少雨。境内由于受特定的中、低山及高丘地形影响,又显示出显著的山地气候特征,如近地面风向复杂多变,平均风速小,岩、坡、谷地温差较大,夏季昼热夜凉,地形雨明显,雷阵雨较平原地区多等。

气温:年平均气温为16℃,最高气温的历年平均值为38.8℃;累年最低气温的平均值为-8.9℃。

降水:本县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626.4mm。降水的年际变化显著,最多年与最少年相差1226mm。月际变化更大。一年中降水量主要分布在4~9月份,总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1%。

日照:本县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704.4小时,最多为2004.9小时,最少为1483.7小时。太阳年总辐射量为73.7千卡/平方厘米。

四季:县内四季分明,春温秋爽,夏热冬寒。四季日期可作如下划定:春季为3月16日至5月20日;夏季5月21日至9月20日;秋季9月21日至11月20日;冬季,11月21日至翌年3月15日。

§ 行政区域

石台县自建县以来,县境地域几经变化,分属不一,县治几度远距离迁徙。

解放初期,全县划分沙堘、美溪、龙岩、南屏共4个区、54个行政村。1956年撤区并乡,调整为1镇9乡。1959年3月撤销本建建制,安凌乡划属祁门县,其余的划归太平县。1965年7月,分贵池县七里、矶滩、丁香、小河、莘田、大演、占大、珂田和太平县六都、七都、河口、兰关、七井、贡溪、横渡、香口计16个公社建立石台县。1983年,全县进行农村体制改革,政社分开,恢复乡(镇)人民政府,全县设16乡、1镇。1985年,丁香、小河、占大、七都4个乡改为乡级镇,辖5镇、11乡,127村民委员会、2个居民委员会。2001年,调整乡镇布局和规模,撤销七都镇、河口乡、兰关乡、横渡乡,组建七都镇、横渡镇,是年,县辖6镇、7乡。

现辖七里、七都、横渡、占大、小河、丁香6镇,六都、七井、大演、珂田、矶滩、贡溪、莘田7乡。县城设七里镇。

石台县城设在七里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县境中部偏西。县城沿东西延伸,东至掘珠,西抵重阳坑口,南至南山麓,北临秋浦河,总面积近4平方公里。县委、县人民政府设在曙光路北侧。

§ 地名来源

1965年以太平县陈村水库以西原石埭县及贵池县部分地区设置石台县,治七里镇。据《元和郡县志》卷28池州石埭县:石埭在县西北一百三十里,有两横石壅江,有如埭焉,因为名。”《太平寰宇记》卷105池州石埭县亦云:“因贵池源有两小石埭堰溪水,遂以为名。”清康熙《石埭县志》卷1:“埭石在县西一百三十里,有三巨石,一曰头埭,二曰中埭,三曰三埭。中埭一石四方,平广可五丈许,俗呼台板石,又名钓鱼台。下有一石窦,渊源不可测。三石横亘溪中,锁琏溪、鸿溪、管溪三水舟楫不通。”按此所谓“县西一百三十里”,指距离石埭县旧治(广阳镇)而言;以今石台县治(七里镇)而论,石埭在其东南二十里。石台县亦以此而得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 历史沿革

石台县: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地。秦为鄣郡属地。汉为陵阳石城等县地,属丹阳郡。三国吴赤乌中(245年前后)置石埭场,因秋浦河上游钓鱼台溪流中有三巨石壅塞 ,犹如埭堰,舟楫不通,故名。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改隶宣城郡。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因避杜皇后讳,改陵阳为广阳县。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升石埭场为石埭县,治广阳,隶宣城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宣城郡设宣州,石埭并入南陵、秋浦县。唐永泰二年(766年)析秋浦、青阳、泾县地复置石埭县,属江南西道池州。五代十国,县地隶属吴、南唐;后升池州为康化军,石埭属之。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康化军复为池州。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县治迁于七里,因四面环山未设城廓;宝庆六年后复迁回广阳,曾属江南东路池州池阳郡。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隶池州路;至正二十一年(1391年)十月,池州路改为池州府,石埭属之。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改土城为砖城,原有10座城门减为5座,上建谯楼,东西两门设水关。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丈量,城墙高5.3米,厚2.7米,周长1.5公里。1912年1月裁府留县,石埭直属安徽省,1914年6月设芜湖道,石埭属之;1928年废道存县,复直属安徽省,1932年10月,改隶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区,1938年4月第八行政督察区属皖南行署。1949年4月24日后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1952年2月隶属皖南行署徽州专区;同年4月12日改属安徽省徽州专区;1956年元月划归芜湖专区;1959年3月22日石埭县撤销;1965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析太平、贵池县地置石台县,治七里街,属池州专区(1971年3月29日改专区为地区);1980年1月改属徽州行署,1988年1月划属安庆行署;同年9月改由池州行署领辖。

§ 社会事业

石台县教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末,全县拥有各类中小学、职业中学74所,在校学生18093人,其中:普通中学9所,在校学生5974人,比上年增加571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624人,比上年增加83人;城乡小学37所、,在校学生9531人,比上年减少742人;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 165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77人,比上年增加3人。义务教育稳步发展,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61%,小学毕业升学率99.78%;初中毕业普及率90.46%,初中毕业升学率72.48%。教育环境设施逐步改善,小学人均校舍建筑面积8.1平方米,普通中学人均校舍面积8.9平方米,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平均达96.65%、99.0%。

成人教育继续发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班普遍展开。2004年参加各类技术培训的学员2000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毕业生2800人。全县扫盲、脱盲活动持续开展,成人教育扫盲班共扫盲200人。石台县

科技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2004年末全县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10个,会员达2913人,乡镇科普协会13个,农技协会28个,会员2000人,举办科普讲座3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500人次,创办科普画廊,全年展览总长60米;主办科技期刊2种。鸿凌集团J1.6轴流式煤气仪表被列为科技部新产品开发计划;天方集团万吨生态茶项目被列为省861重点工程,山茱萸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示范项目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

文化

本县历代人才辈出,文化遗产甚丰。唐有杜荀鹤的《唐风集》,宋有王镃的《春秋门类通解》,明有毕锵的《偃生集》和吴应箕的《楼山堂集》传世,清有李林的《云里龙》和《松虎图》画迹留存。1894年杨文会与黄人李提摩太合译为英文的《大乘起信论》一直为世人所重。石台县

建国后,文化事业迅速发展。拥有国家所办的文化馆站6个,13个乡镇均设立了文化站和广播电视站。2004年末,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站13个;公用图书馆1个,馆藏量3.02万册;档案馆1个,建国后,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11635卷(件),馆藏资料4980册。2004年,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 座,广播人口覆盖率67%;电视台及有线电视台各1 座,通电视村(含居委会)127个,电视人口覆盖率92%。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的稳步发展,为丰富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地域文化季刊《牯牛降》于2004年创刊。有线电视覆盖全县13个乡镇所在地,自办电视节目1套,转播中央、省、市节目25套。

县内古迹文物众多。古徽道和严氏宗祠被批准为省保文物。

卫生石台县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2004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7个,全县卫生系统共有病床218张,与上年持平,卫生技术人员253人,增长5.4%。全县卫生初级保健和卫生防疫及血防工作都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医疗条件和健康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人口统计年报,2004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8.9‰,比上年增长0.9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 9.4‰,比上年增长1.7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首次呈负增长。2004年全县城乡居民总户数33002户,总人口109811人,其中男性57102人,女性52709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08.3:100,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9846人。

§ 目连戏

石台县目连戏,戏曲剧种。一称“还愿戏”,源于唐代目连变文,以“目连救母”故事为主要情节。明、清时流行于皖南等地。九华山及青阳、石台、贵池一带均为其流行地,且极为兴盛。明万历年间,徽州祁门人、剧作家郑之珍(1518-1595)根据民间流传的变文和说唱“目连僧(俗名‘傅罗卡')冥间救母”的故事编写出《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简称《劝善记》),分上、中、下3卷,计108折(出),历叙傅相之妻刘青亵渎神明,被打入地狱,其子傅罗卡救母心切,遍历十殿地狱,终于母子团圆的过程。剧中吸收了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演出中将“唱、做、念、打”融为一体,穿插以筋斗、跳索、蹬坛等杂技表演,在戏曲表演艺术上独树一帜,对其他剧种产生较大影响。剧中集儒、释、道三教思想为一体,融会贯通,流布广泛,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相传,今石台县“大演”(乡)地名,即因明末吴应箕回故里见目连戏演出盛况,当即书下“大演”2字而得名。在青阳县及九华山一带,目连戏演出形式有二:一为演员直接扮演,谓之“大目连”;二为演员操木偶演唱,谓之“托目连”。一般以春、秋两季为盛,有“稻旺戏”(秋收)、“堂会戏”(公堂办,每5年或10年一届)、“庙会戏”(朝九华山)、平安戏、香火戏(还愿)等名目。演唱时间1、4、7、10日不等。唱腔多保留青阳腔“滚调”特点;角色分生、旦、未、净、杂、襟;脸谱有鬼脸、标脸、花脸等5类。

§ 风俗习惯

饮食:大米为主食,兼食面粉。逢年过节,夹吃面条、汤园、糯米粑、饺子等。菜肴口味重,喜酸好辣,常以辣椒为佐料,冬季家家腌菜、腌肉、晒干菜、做豆腐乳。喜用火炉砂罐吃炖菜,俗称“吃炉子锅”。居民习惯喝绿茶。

居住:民间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建筑十分考究宅基方位。旧时,凡建房均先请地理先生架罗盘定门向,若为地形所限,门向不吉,则将大门一侧内移直至对上“吉”向。这种风俗,在乡村中仍有时兴,多注重坐北朝南。建房架梁,民间视为大事,须择吉日良辰,亲友要送礼祝贺,屋主要大宴宾客。

礼仪:民间注重礼尚来往,据县志所载,凡“冠、婚、丧、祭”都要送礼,名目繁杂。现在送礼除物品外,常另加红包。另外,民间结婚、丧葬(俗称“红白喜事)的礼仪与习俗仍然繁琐。

贺婚礼:亲友对男家送贺联、烟、酒、钱以及糕点等;对女家送衣物、被面、枕头及梳妆用品等,称为“劝嫁”。

丧葬礼:亲友馈送香箔、食物、挽联等,儿女姻亲还要送豆米等。现送烟、酒、被面、花圈者居多。

祝寿礼:老人过大生日(一般为六十岁),亲友一般送寿联、寿桃、寿面、滋补品及衣物、生日蛋糕等。

月子礼:生孩子没有满月前,亲友馈赠老母鸡、鸡蛋、面条、糯米、干豆角、孩子衣物等,称“月子礼”。产妇上半月吃婆家亲属的食品,下半月吃娘家亲属送的食品。今送月子礼仍盛行,但产妇分吃食品已废。

建房入宅礼:建亲房,亲友赠红绸、烟、酒等之类贺喜。住时新房时,贺联文“乔迁之喜”。亲友分发米相赠,以示“祝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4: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