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矮行星 |
释义 | § 术语简介 矮行星 在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大会中确认了矮行星的称谓与定义,决议文对矮行星的描述如下:1、以轨道绕着太阳的天体;2、有足够的质量以自身的重力克服固体应力,使其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的形状(几乎是球形的);3、未能清除在近似轨道上的其它小天体;4、不是行星的卫星,或是其它非恒星的天体。 在行星的基本定义上,科学家们大致上认同这样的说法:直接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具有球状外形,但是也不能大到足够让其内部发生核子融合。 矮行星是太阳系外围较小的天体,或称为小行星。在行星的基本定义上,科学家们大致上认同这样的说法:直接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具有球状外形,但是也不能大到足够让其内部发生核子融合。 但是实际上,最终的定义会比这复杂得多,有的天文学家倾向于把太阳系外围较小的天体称作“矮行星”,而另外一些人则愿意把它们叫做“小行星”,或者“柯伊伯带行星”,还有一些人则根本不想用到行星这个词。 相信矮行星的数目会很多,随着观测的不断进步,会越来越多。在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协会第26次会议上,国际天文学协会术语委员会已正式决定以后不再称冥王星为“行星”,而是称其为“矮行星”。[1] § 家族成员 冥王星 矮行星 冥王星曾被认为是离太阳最远的一颗大行星,它绕太阳运行一周历时248年之久,平均速度每秒只有 3.0英里.它距离太阳大约40天文单位,其表面温度大概是-348摄氏度。关于冥王星的直径大小问题尚未定论,尽管已经估计其最大值为3600英里(有人也测定它并不比月亮大,即在2170英里以下).这一估计的依据是冥王星的细小视圆面在天空中运行时对恒星的掩食情况。大小是地球的6分之一与5分之一之间,质量只有地球的2000分之一。 卡戎星 卡戎星是1978年华盛顿美国海军天文台的天文学家詹姆士'克裏斯蒂发现的。直到现在,它仍被看成冥王星的一颗卫星。在冥王星赤道上空约1.9万公里的圆形轨道上运转,其运行周期与冥王星自转周期相等。近年来的观测表明,“卡戎”其实与冥王星构成了双行星系统,同步围绕太阳旋转。另外,“卡戎”的直径超过1000公里,质量约为190亿亿吨,大约是冥王星的一半,其密度与冥王星相似。有专家推测,远古时冥王星与一颗庞大天体发生了碰撞,导致一大块碎片从中分离出来,最后形成了“卡戎”。 齐娜星 相对于200多年前发现的谷神星和近30年前发现的卡戎,齐娜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新来者,她是在2003年被发现的。齐娜的公转轨道是个很扁的椭圆,它公转一周需要560年,离太阳最近的距离是38个天文单位,最远时为97个天文单位。天文学家目前认为,齐娜的直径约2300公里至2500公里,只比冥王星略大。科学家说,齐娜的大气可能由甲烷和氮组成,现在它离太阳太远,大气都结成了冰;当它运动到近日点时,表面温度将有所升高,甲烷和氮会重新变成气态。至于其内部结构,现在还只能猜测,有可能是冰和岩石的混合物,与冥王星类似。齐娜有一颗卫星,科学家暂时称之为加布里埃尔,他是好战公主齐娜的随从。这些非正式的名字最终都将被正式名称取代。 谷神星 谷神星(1 Ceres)是人们最早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由意大利人皮亚齐于1801年1月1日发现。其平均直径为952公里,是小行星带中最大最重的天体。谷神星4.6个地球年才绕太阳公转一周。[2] § 基本特征 冥王星惨被降格为矮行星 矮行星它们的特点是外幔和表面由冰冻的水和气体元素组成的一些低熔点的化合物组成,有的其中混杂着的一些由重元素化合物组成的岩石质的矿物质,厚度占星体半径的比例相对较大,但所占星体相对质量却不大,内部可能有一个岩石质占主要物质组成部分的核心,占星体质量的绝大部分,星体体积和总质量不大,平均密度较小,一些大行星的卫星也具有这种类似冰矮星的结构。 像木卫二、三、四,土卫一、六等,对于行星级的冰矮星来讲,最大的是齐娜,直径大约2400公里,最小的卡绒,直径约800公里左右。像谷神星这样的距太阳较近的行星,表面的冰物质主要是水,而冥王星和卡绒的表面冰物质主要是水和熔点更低的甲烷、氮、一氧化碳等物质。过去曾将这些矮行星算作小行星中的一类,直到2006年才将它们从一般小行星中分离出来,划作单独的一类,称为矮行星,并把冥王星和冥卫一归入其中。 矮行星的这种星体结构和它产生的地处太阳系外围的低温环境和自身的质量有关,一方面,太阳的温度不足以将它们的由气体元素组成的低熔点物质驱散,另一方面,它们自身原始质量较小,星体本身不能将氢氦等较轻的轻元素气体束缚住。 但星体收缩产生的热量也不能将较重一些的气体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水和碳氢化合物等完全驱散,而会保留下一部分,同时它的足够的引力又使它足可以形成分层的物质结构,使较轻的物质浮于较重的由重元素组成的岩石质物质的表面,并随着星体以后的冷却,在表面上凝固下来,因此,会形成具有这种物质结构的星体。 § 界定标准 矮行星 名称 分类 直径 质量 2005 FY9(Easterbunny) 类QB1天体 1600–2000公里(?) 不详 Orcus 类冥天体 840-1880公里 6.2-7.0×1020千克 塞德娜 黄道离散天体 1180–1800公里 1.7-6.1 × 1021千克 2003 EL61(Santa) 类QB1天体 约1500公里 ~4.2 × 1021千克 夸欧尔 类QB1天体 989-1346公里(?) 1.0-2.6 × 1021千克 2002 TC302 黄道离散天体 ≤1200公里 不详 伐楼拿 类QB1天体 ~936公里 ~5.9×1020千克 2002 UX25 类QB1天体 ~910公里 ~7.9×1020千克 2002 TX300 类QB1天体 <900公里 不详 伊克西翁 类冥天体 <822公里 不详 在过去,查龙(冥卫一)一直被视为冥王星的卫星,因为到现在都还没有明确的规范来区分“双星”(这里指的是两颗行星、矮行星或小行星)与附属卫星。在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会员大会原来的决议草案(5)中,查龙可能成为矮行星,原因是: 查龙的大小与形状满足成为行星的条件。(在最后决议中,皆成为矮行星的必要条件) 查龙与冥王星的质量比,使得两者的质心位置落在两者之间的空间中,而非在冥王星表面内的一点。 然而,这个定义在最后决议文本中并未被保留,在未来也不知是否会被加入。若相似的定义被采纳,查龙将成为矮行星的一员。 第二、第三和第四大的小行星(4号灶神星、2号智神星与10号健神星)也都可能成为矮行星,只要它们能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椭球体)。但目前还没有足够佐证资料。 大小与质量 矮行星质量和大小的上下限,在国际天文联会会员大会的5A决议案中并没有规范,没有严谨的上限,即使一个比水星还大的天体,若未能将邻近轨道的小天体清除掉,也许仍然会被归类为矮行星。下限则是以能否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概念来规范,但是对这类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尚未定义完成。在国际天文联会的5号决议案原先建议的是质量大于5×1020公斤,直径超过800公里,但是在最后决议的5A案中未予以保留,因此以观测经验为依据提供的建议是要根据对象的历史变化和构成来作认定。根据部分天文学家的说法,新定义可能会使矮行星的数量增至超过45颗。 用行星指数界定矮行星 把行星指数28.18348 § 命名时间 矮行星 200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对太阳系的成员做了定义,将“矮行星”定为新的天体分类,当时列有3颗,分别为谷神星神星、冥王星及Eris(2003 UB313)。2008年分别又增列了Makemake(2005 FY9)及Haumea(2003 EL61),目前计有5颗矮行星(2008/12/11)。 谷神星神星是西元1801年义大利的天文学家Piazzi所发现的,过去一直都被列为小行星,且为小行星群中体积最大的1颗,本体直径为960 × 932公里,绕日公转週期为4.60年,2006年的新行星定义之后改列为矮行星。 冥王星是西元1930年美国罗威尔天文台的天文学家C.W.Tombaugh所发现的,在过去一直被视为9大行星之一。它在行星中是最小的1颗,比我们月球还小,另其公转轨道面相对于黄道的倾斜角17.1度远比其他行星大,再加上公转椭圆轨道偏心率为0.249,使得其近日点在海王星的轨道之内,因此数年以来冥王星算不算是行星的问题不断被提出来讨论,2006年的新行星定义之后将其改列为矮行星。 Eris(2003 UB313)于2003年由美国Palomar天文台的天文学家Mike Brown等所发现的,本体直径约为2400公里比冥王星还大一些,因此发现后使得大家重新评估行星的定位问题。2006年的新行星定义之后将其列为矮行星之一,是目前体积最大的矮行星。 Makemake(2005 FY9)于2005年3月31日由美国Palomar天文台的天文学家Mike Brown的团队所发现,被国际小行星中心编为第136472号小行星。2008年7月11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将其列为矮行星的第4颗。 Haumea(2003 EL61)于2005年7月29日由西班牙Sierra Nevada天文台天文学家J. L. Ortiz及其研究团队在分析2003年过往资料时所发现。2006年9月7日被国际小行星中心编号为136108号小行星。2008年9月17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此小行星归类为第5颗矮行星,并以“Haumea”命名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