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头鹤
释义

§ 形态特征

白头鹤白头鹤是大型涉禽。全长约100厘米,体重可达3.7千克,翼宽1.87米。体羽主要为暗石板灰色,并缀有褐色。两眼前方、额和前顶都有密集的黑色刚毛;头顶皮肤裸露部为朱红色;头部其余部分及颈部的三分之二为白色。飞羽灰黑色,次级和三级飞羽延长弯曲成弓状,尾羽黑色。嘴黄绿色,脚灰黑色。

§ 习性

栖息于河口、湖泊及沼泽湿地,食鱼类、甲壳类、多足类、软体动物、昆虫以及小麦、莎草科植物等。主要在中国长江下游各省和日本越冬,迁徙时经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和朝鲜半岛。

§ 繁殖

白头鹤白头鹤在苏联西伯利亚的维柳伊河 流域及乌苏里江流域的比金河一带繁殖。据文献记载,有少量的白头鹤在中国满洲里一带和松花江流域繁殖,但末发现巢和卵。

白头鹤在广阔的生满苔藓的沼泽地营巢,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产卵,6月初孵化。乔治•阿其波尔德博士(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研究了白头鹤的行为,发现其配偶仪式为婚舞与对唱。雄鹤叫声为两长一短,雌鹤为一长一短。在对唱时张开三级飞羽,头颈反复伸长,这种鹤每巢产两枚卵。孵化主要由雌鹤担任,雄鹤只在早晚替雌鹤孵40分钟至1小时。5月下旬小鹤相续孵出,叨壳经24小时,雏鹤重85-93.5克,孵出3天雏鹤可离巢30米活动,雄鹤带一只散步,雌鹤照看巢内的另一只。第五天两只雏鹤可跟双亲离巢走250米,第7天能在6平方公里范围内觅食。8月下旬到9月底离开繁殖地南迁。

白头鹤在繁殖地吃大量的山酸果蔓,特别是沼泽中的一种植物越桔,对白鹤胃检还有蚊的幼虫和绒状水生植物。夏天还吃昆虫、蛙和鲵,但主食物仍为植物性食物。在越冬地主要吃稻、小麦、大麦等谷物,也吃软体动物和昆虫。白头鹤有时与灰鹤在同一地区营巢,又共同迁徙,尽管有生态隔离现象,仍可见到杂交。1965年在日本出水市白头鹤越冬地,看到1只雄性灰鹤和1只雌性白头鹤杂交,据1968-1975年连续8年的观察,它们已有7批杂交后代。

§ 分布

白头鹤繁殖于西伯利亚北部及中国东北,在日本南部及中国东部越冬。

中国分布

主要分布省份: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福建、江西、河南、湖北、贵州、云南。

分布区域:升金湖、豫北黄河故道湿地、草海、会山、北戴河、洪河、凉水、兴凯湖、龙感湖、沉湖湿地、东洞庭湖、查干湖、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海、兴隆沙、鄱阳湖、凤凰山、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双台河口、达里诺尔鸟类、达赉湖、科尔沁、荣成天鹅湖、南洞庭湖湿地、黄河三角洲、菜子湖、瓦埠湖、万子湖。

§ 致危因素

栖息地破坏: 湿地受到破坏,人类活动破坏了其栖息环境。

§ 物种保护

濒危信息

CITES濒危等级:附录I 生效年代:1997

IUCN濒危等级:易危 生效年代:1996

IUCN濒危等级:VU C1 生效年代: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 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 生效年代:1996

生存状况

野生数量7000多只,已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是中国一类保护动物。

§ 保护措施

已采取措施

列入濒危名录:数量稀少,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和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对濒危野生雉类进行本地调查和生态生物学研究是对濒危雉类实施有效保护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其中包括栖息地现状调查、种群数量调查、繁殖生态调查、取食生态调查、种群生存力分析和行为学研究等。

主要方法

一是就地保护,在它们的原产地建立自然保护区,有效地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它们在自然状态下休养生息,恢复发展。

二是迁地保护,通过人工驯养和繁殖,扩大濒危雉类的种群数量,保存濒危物种的基因,形成人工种源。在适宜的条件下,将人工繁殖群体释放到该物种的原分布区内,使之重新适应野外环境并存活下来的再引入工作,是恢复和扩大濒危物种的野外自然种群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三是严格控制野生雉类的滥捕乱猎和市场交易。

四是对当地居民进行素质教育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

§ 生活月历

白头鹤1月,白头鹤在日本的鹿儿岛、中国的长江中下游、韩国的顺天湾越冬。这时是统计数量的好时机。全球白头鹤的总数量为7100只的结果,就是通过在越冬地数量调查得出来的。其中80% 以上的个体集中在鹿儿岛。

2月,已经有北迁的冲动,开始为回到繁殖地做准备。白头鹤的婚配是一雌一雄制。虽然它们在越冬地也是形影不离,但没有在越冬地交配的记录。偶尔的舞蹈和不同家庭的成员相互驱逐,维系着稳定的配偶关系。

3月,陆续离开越冬地,经过朝鲜半岛、华北、东北等地,并在辽宁獾子洞、吉林莫莫格等重要停歇地短暂休息、恢复体力。此时,成鸟依旧带领着上一年繁殖出来的幼年个体。他们面临着偷猎、农药等威胁。

4月,参与繁殖的白头鹤到达繁殖地,开始占据领域、驱逐其他同类个体(包括被成鸟带回繁殖地的上一年的幼鸟)、交配、筑巢、产卵;不参与繁殖的亚成体组成大小不等的群体,在繁殖地边缘或迁徙路线上的合适地点游荡。

5月,繁殖对以孵卵为主要任务,月底陆续有小鸟出壳。当第一只雏鸟出壳后,常有乌鸦前来“贺喜”。乌鸦们的真正目的是捡食带有尿囊的卵壳。当然,如果成鸟的警戒度不够,说不定会有“顺手牵羊”的事情发生。

白头鹤6月,幼鸟跟随父母学习采食、躲避敌害等生存本领。这是幼鸟损失最严重的月份。天敌、灾害性天气、人为干扰甚至捕捉都能够造成幼鸟伤亡。一般情况,每只成鸟负责带领一只幼鸟。它们相距不远,相互照应。

7月,食物非常丰富,幼鸟迅速生长,到月底体型可接近成鸟。它们整日随着亲鸟活动。当危险来临时,亲鸟用高亢的鸣叫声示警并飞向空中。幼鸟还是以隐藏、躲避等方式来应对险情。

8月,飞羽基本长齐,在成鸟的引导下,幼鸟开始练习飞行。此时,成鸟常常在远离幼鸟1公里以外,用叫声召唤幼鸟。每当幼鸟飞来时,都能够发现有更多的食物。就这样,不断地强化,幼鸟的飞行本领越来越强。

9月,幼鸟已经能够飞行一定的距离,上一年的亚成体和亲鸟及当年的幼鸟开始混群,在天气适宜时练习编队飞行,渐渐离开繁殖地。

10月,开始在黑龙江林甸等重要迁徙停歇地集群。在大约1个月的时间里,以当地农作物的种子、草籽等为食。最大的集群可达2000只。白天分散成10-50只的小群活动。家庭痕迹明显。

11月,与春季相比,秋季的迁徙显得漫不经心。哪里湿地周边有玉米地就在那里停留。与农民一同“抢收”庄稼。本月,多数个体都能够到达越冬地。有些个体,偶尔飞到台湾、云南以及日本南端北纬27°的“父岛”。

12月,最拖沓的个体也已经来到了越冬地。在越冬地,它们的活动范围很小,而且多集成大群,面临着严寒和疾病的威胁。当地采取投放谷物等方法来帮助这些白头鹤顺利越冬。这使得它们越来越有依赖性。[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9: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