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相对技术差异论 |
释义 | 相对技术差异论图表分析相对技术差异论,是指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仍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 § 基本概况 相对技术差异论技术分析 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 中提出绝对成本理论。绝对成本(absolute cost)理论论证了一国只要专门生产本国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产品,用以交换本国生产成本绝对高于他国的产品,就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从而获得总产量的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和节约劳动时间的利益。绝对成本说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这种‘双赢’理论对当代各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斯密的绝对利益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利益(comparative benefits)的国际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建立在生产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假定前提下,他认为,各国之间开展贸易的基础在于,它们生产同一产品或同质(homogeneous)产品的价格差,这种价格差的基本原因是各国生产该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因此,这一理论又可以称为技术差异论(technological gap theory)。 李嘉图形态的比较成本理论把复杂的经济情况高度简化,他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以许多重要假定为前提的,使得该理论在多种要素存在的情形下难以解释比较优势的来源。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ertil Ohlin)和他的老师赫克歇尔(ELI.Heckscher)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production factor-endowments theory),用在生产结构中相互依赖的多种生产要素理论代替李嘉图的单一生产要素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其理论模型即H-O模型。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别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取决于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即相对禀赋差异,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这种理论观点也被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广义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指出,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在商品的市场价格、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的情况下,以及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的前提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等(或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同)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取决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各国的生产结构表现为,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具有相对禀赋优势的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转移时,增加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新古典的H-O要素禀赋理论,从要素禀赋结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在国际间的差异方面来寻找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克服了李嘉图模型中关于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假定的局限,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新古典的H-O定理仍然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条件之上。 在H-O模型之后,贸易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数据收集和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因此而提供的对贸易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的可能性。一部分研究者通过对H-O模型进行改进,引入人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进而在更广泛的基础上来考虑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取得了一定成效。另一部分研究者则通过放弃H-O模型的部分重要假设条件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就是在战后国际贸易分工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吸取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合理因素,创建的新的国际贸易分析框架。这些经济学家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新现象,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产品差异化等概念和思想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模型和分析产业内贸易,得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结论。新贸易理论极好地解释了行业内贸易现象。 其间对偏好(preference)进行专门研究的是林达(Linder)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林达(1961)在其理论中论述了需求偏好相似对国际贸易地理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影响。两国需求结构的相似,使得两国间贸易的可能性越大,而需求结构的相似,究其原因是两国人均收入水平的相同。 杨小凯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则通过引入交易效率系数k(k∈[0,1],k不恒等于1),完成了对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正是由于交易效率(transaction efficiency)的改进,促使国际贸易从国内贸易中产生。 在传统的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都假定没有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同时以各国偏好相同为假设前提。在此后的理论中,交易成本的存在及交易效率差异和偏好差异的存在没有被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尝试着从交易效率、偏好及其相对差异的角度,来探讨交易效率、偏好及其相对差异将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产生何种影响。 § 理论内容 相对技术差异论内容概况交易效率、偏好及其相对差异 交易成本、交易效率、交易效率比较差异 本文采用基于将制度比较分析推广到制度最优化分析的一种定义。其特点是通过将有各种外部约束的均衡状态与最优化资源配置理想状态相比较,将其中资源配置损失部分视为交易费用的核心部分。 交易成本指一个人在购买一单位产品时实际得到其中的k部分,k∈[0,1],损失掉的1-k部分即为交易成本。这些交易成本包括了外生交易费用(exogenous transaction cost)和内生交易费用(endogenous transaction cost)。外生交易费用又分为通常以运输费用形式表现的直接外生交易费用和以执行交易过程中由于垄断性和外部性扭曲等产生的间接外生交易费用。内生交易费用包括广义的内生交易费用和狭义的内生交易费用。广义的内生交易费用是指在所有的参与者都作出了决策之后才能确定的交易费用,它是个体自利决策交互作用的结果。狭义的内生交易费用是指市场均衡同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之间的差别,即由于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使分工的好处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或使资源分配产生背离帕累托最优的歪曲。以(1-k )表示交易成本系数,则为交易效率系数。k代表交易的条件,它同运输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城市化程度以及一般性的制度环境等有关。交易成本和交易效率是负相关的。随社会的发展,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效率不断提高。 如果一国国内各种产品的交易效率相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交易效率,则称为两国有交易效率差异。假定国家1、2的交易效率系数分别为k1,k2,k1≠k2。如果k1>k2,那么,称国家1有交易效率优势。另一种情况是,各国内不同商品的交易效率不同。假定国家1、2对X、Y商品的交易效率系数分别为k1x,k1y和k2x,k2y,如果k1x/k2y>k2x/k2y,则国家1对产品X有交易效率的比较优势。 偏好、偏好差异 偏好是个人源于对自身幸福和满足的追求而表现出来的对不同商品的不同需求程度。在确定的约束条件和一组观测的价格以及确定的商品条件下,满足效用最大化的消费需求对总效用贡献的程度即显示消费者行为合理化条件下对商品的偏好程度。偏好受国别、民族、时代、政治、文化、经济、个人情况等影响。偏好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偏好差异是一个相对概念,其相对二字包括两层意思;以一个国家为单位,偏好差异首先表现在一国居民对不同商品的偏好不同。例如;有X、Y两种商品,设效用函数为u=xθy1-θ,则该国居民对X、Y两种商品的偏好由偏好指数θ和(1-θ),θ∈(0,1)表示,θ≠(1-θ),表明该国对X、Y两种商品的偏好存在差异。由于,因此可度量一国对两种商品的任何程度的偏好差异;不同国家对不同商品的相对偏好存在差异。例如,在国家1、2中,各自不同的收入水平约束下,假定θ,(1-θ),θ∈(0,1)分别代表国家1对X、Y商品的不同偏好,ψ,(1-ψ),ψ∈(0,1),分别代表国家2对X、Y商品的不同偏好,如果称国家1、2对商品X、Y存在偏好差异。如果,称国家1对X产品有相对较强的需求偏好。 § 影响分析 相对技术差异论影响以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在既有李嘉图外生比较技术差异又有H-O外生比较禀赋差异的情况下,利用一国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的方法,通过相对价格高低的比较,来分析交易效率和偏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为单独讨论交易效率和偏好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偏好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假定国家1、2,生产两种产品X、Y,分别有资本和劳动两种投入。对国家1、2,均有初始资源量约束。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形式[此生产函数有不变规模报酬的特点且具有强要素密集型假定,在此不讨论要素密集逆转(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情况的发生]。在自给自足时,国家1、2中各自的代表性消费者的决策问题是使其效用最大化,但同时受其收入的限制。在既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国家1、2中生产两种产品的代表性企业将使其利润最大化,并同时满足市场出清条件。 设国家1以Y商品表示的X商品的价格为p,国家2以Y商品表示的X商品的价格为P。利用以上条件,可分别求得两国国内一般均衡时X商品的相对价格p和P。通过p和P的比较,可确定国际贸易的结构。只要p/P≠1,国际贸易的基础就存在。国际贸易中,X商品的价格在p和P之间。某产品相对价格低者出口该产品,同时,该国另一产品的相对价格就高,进口另一产品。通过计算得知;p/P 的大小与两国的外生比较技术差异、外生比较禀赋差异和两国对X、Y商品的偏好差异有关;一国某产品的相对比较技术优势有导致该产品出口的作用,即李嘉图的比较技术优势论;一国某产品的相对比较禀赋优势有导致该产品出口的作用,即H-O比较禀赋优势理论;如果没有比较技术差异和比较禀赋差异存在,只要两国对两种商品的偏好不相同,仍有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此时,某国对某产品的相对较强偏好有导致该产品进口的作用。 在以上分析条件下,一国贸易结构的确定是由本国的外生比较技术优势、外生比较禀赋优势和对X、Y商品的相对贸易国较强偏好这两类导致进出口作用相反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如果导致进口的因素作用大,则进口,反之,则出口。在有相对比较偏好差异存在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李嘉图比较技术优势和H-O比较禀赋优势定理的不成立。这就是由于偏好差异存在对国际贸易结构的影响作用产生的。如果某国对某产品既有外生比较技术优势又有外生比较禀赋优势,同时该国对该产品相对贸易国有非常强烈的偏好,且前两者的作用之和不敌后者,则该国反而会进口该产品。此时,根据李嘉图的比较技术优势论和H-O的比较禀赋优势理论无法对国际贸易的结构得出正确的预见。说明两国偏好的差异是决定国际分工结构不可或缺的要素。而李嘉图和H-O理论没有考虑偏好的差异,其理论中包含各国、各民族偏好一致的前提条件,而各国、各民族对不同商品存在偏好差异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有些偏好差异甚至非常大,例如汉族和回族对猪肉的不同需求。 美国资本相对充裕,而劳动力相对短缺,按照传统的H-O理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这与里昂惕夫验证的结果正好相反。究其原因,H-O理论的假定前提是两国对不同产品的相对偏好相同,而实际上,由于美国的经济发达,国民收入较高,受经济和收入影响,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偏好相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偏好相对他国更强,而在其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技术优势、比较禀赋优势都存在的情况下,二者的共同作用仍不敌由于对资本密集型产品偏好强烈产生的强大的需求从而促进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的作用。因此会出现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情况。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没有其他导致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存在的情况下,相对偏好差异的存在还可以独立导致国际贸易的发生。相对偏好差异也是决定国际贸易发生和国际分工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世界各国人民生活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不同,特别是世界经济经过历史的不平衡发展,各国经济和国民收入水平出现了较大的差距。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需求结构差别化、需求层次多样化,这和李嘉图及赫克歇尔—俄林所面临的时代有了很大的差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来分析国际贸易形势,偏好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作用将不容忽视。当代国际竞争理论权威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认为,是竞争优势决定了企业、进而国家在国际市场上能否获利和获利多少的关键因素。许多学者据此提出了旨在增强本国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的大量观点和方法,以期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有序地提升出口产品结构,促进出口产品顺利地从劳动密集型初级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的过渡,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竞争优势是由一国的高级要素所决定,比如,高科技、熟练的劳动力、适宜创新的社会机制、相关和支撑产业发展状况、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其中也包括高质量的国内需求。各国不同的国内需求偏好形成国与国之间的需求偏好差异,因此,偏好差异将成为当代分析国际贸易形势,进而决定本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时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 § 参考资料 [1] 杂志网 http://qkzz.net/magazine/1002-5863/2006/05/326054_2.htm [2] 考试网 http://www.91acc.com/data/2006/0904/article_9811.ht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