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相对价格 |
释义 | § 相对价格 概念的提出 相对价格概念起源于19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D.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在国际贸易中,按同一种货币折算,各国之间产品价格有所不同:某国生产的甲产品成本低,乙产品成本高;而另一国生产乙产品成本低,甲产品成本高,这样两国就可以通过贸易,用各自生产的优势产品去换得自己生产的劣势产品,从中得到利益。所以在国际贸易中,每个国家对某种商品都拥有一种比较利益,并通过商品交换获利。国家间的商品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反应了生产成本的不同。相对价格反映的交换关系促成国际贸易,使世界生产的实际资源成本最小化,或使世界资源的实际产值最大化。 计算 相对价格的计算方式是:以某国出口粮食、进口照相机为例,两者的比例关系为:照相机的相对价格=照相机价格/粮食价格(均按同一货币折算)。它反映出购买一台照相机而必须放弃的粮食数量。如果这种比率关系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变化,那就说明它们在利益分配上发生了变化。 特点 商品相对价格具有以下特点:①多样性。在任何商品经济形态下,市场上每一种商品和劳务都有价格,如果把它们联系起来对比分析,就会得到一个价格比例关系。因此在市场上有工业品对农产品的相对价格、初级产品对加工产品的相对价格、工业品之间的相对价格,等等。②多变性。相对价格是商品之间价格比例关系的动态反映,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它随市场供求关系、运费、关税等限制条件以及各国贸易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各个国家国内各种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价关系,也可以称作相对价格。 § 配图 相对价格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