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皮影戏 |
释义 | § 简介 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也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皮影戏种类繁多,区别主要在声腔和剧目方面,影人制作和表演技术则大同小异。道具主要为影窗,俗称“亮子”,一般高3尺,宽5尺,最高不过4尺,宽不过6尺,以白纸作幕,以便单人操作。其次为油灯一盏,用以映射影人和表演动作。[1] 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兽皮材料质地上的差异等种种因素影响,皮影戏偶造型风格各地不同。 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中国皮影被世界多国的博物馆收藏,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2] 由于现代影视艺术的冲击,观众和演出市场日益减少,皮影戏面临消亡的危险,亟待抢救与保护。[3] § 历史发展 皮影戏 起源 皮影戏是中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历史悠久,关于它最早起源于何时民间有不少说法。山西晋中一带的皮影艺人,供奉黄龙真人为祖师爷。据传早在殷商时代,黄龙真人与他的外甥剪兽皮成人形在窗前自娱,后人据此剪成纸窗影人,随之才有后来的纸窗影戏。而在陕西的皮影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皮影戏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并认为皮影发源于陕西。但这些民间传说并没有充分的证据。 唐,五代时已有类似影戏的雏形出现,为僧人俗讲之“变文”。“变文”是俗讲之底本,是僧人用说唱的形式演绎佛经故事。讲时有图像,犹如一幅幅连环画,这种佛经画被称为“经变相”。讲解这些图画的文字,有韵文有散文,有吟有诵,可歌可唱。这是唐代向一般民众普及佛教的文艺形式,此与皮影戏艺人传说关于影戏始于宗教相近似。道教也有类似宣传教义的说唱形式,名曰“道情”,它源于唐代的“道曲”。然而,“变文”、“俗讲”、“道情”虽有图画,尚非真正的影戏,其后“生心作意改图像为纸人,又后改为皮人”,便有了皮影戏的雏形。 发展 有文字记载的影戏最早出现在宋代。宋代的影戏已具备了各方面的条件,艺术上日益成熟,北宋时都城汴梁已有影戏的演出。 那时的影戏有手影戏、皮影戏(包括纸影戏)、大影戏,其演出的盛况在宋人的笔记中多有记载。宋神宗元丰年间高承在《事物纪原》中明确地指出了宋仁宗时已有影戏。另有宋人张耒的《明道杂志》中也可以找到宋仁宗时已有影戏的证据。从文献记载可知,当时的影戏内容多以演史为主。 宋代不但有了关于影戏的记载,更重要的有关于皮影艺人名字的记载和专门雕刻影人的行业组织的记载。《东京梦华录》中有“影戏丁仪,瘦吉等弄乔影”的记录。南宋书中关于艺人的记录更多。《武林旧事》卷六《诸色技艺人》记载影戏人二十二人,其中王润卿是已知的最早的影戏女演员。宋代已有了专门雕刻影人的行业组织“绘革社”,《武林旧事》也记有“绘革社”必以影人彩饰雕镂之工自炫。宋代影戏已经发展为成熟的戏剧形式,并对早期戏曲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 元代,随着蒙古军队的西征,中国的影戏传入了中亚、阿拉伯、土耳其、埃及等地区,随后又传入了东欧的一些国家。[4] 兴起 皮影戏 明清影戏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些新的发展,明代开始各地影戏蓬勃兴起,从此形成了带有地方特色之流派,并冠以地方的名称,以示彼此在音乐(唱腔)、美术(影人和布景造型)、表演(耍人的技巧)上的不同,如河南大影、陕西皮影、晋中皮影、江浙皮影、闽南皮影、湖南皮影、湖北皮影、江西皮影、山东皮影、滦州皮影、辽宁皮影、涿州皮影、北京皮影等等,基本形成了各地影戏之分布格局。[1] 衰落 1949年后,中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 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文革”时,皮影艺术遭“破四旧”的影响,再度衰落。[5] § 皮影人物 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 § 道具制作 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制作材料根据当地的使用兽皮的情况而定。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 皮影的制作从选皮到影人成形上戏,有许多工艺技巧。传统的制作工序可分为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个基本步骤。 选皮 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一般选用六岁左右的秦川黄牛皮。 制皮 牛皮的炮制方法有两种:一是“净皮”,另一种是“灰皮” 。 画稿 制作皮影时所用的画稿称为“样谱”,是历代艺人们相传的设计图稿。 过稿 用钢针笔达把各部件的轮廓和设计图案纹样分别拷贝、描绘在皮面上 镂刻 雕刻刀具艺人员们十分讲究,艺人雕刻的口诀如下:樱花平刀扎,万字平刀推,袖头袄边凿刀上,花朵尖刀刻。 雕刻线有虚实之分,还有暗线、绘线之分。虚线为阴刻,即镂空形体线而成,皮影多为这种线法。暗线则用刀划线而不透皮,多在活动关节处。绘线是以笔代之,以表现细致的物体。 敷彩 老艺人大都自己用紫铜、银朱、普兰、荔子等矿和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 发汗熨平 敷色后还要给皮影脱水发汗,这是一项关键性工艺。目的是为了使敷彩经过适当高温吃入牛皮内,并使皮内保留的水分得以挥发。 熨平办法有很多,如用薄木板夹住皮影部件,压在热炕的席下;也有的用平布包裹皮影部件,以烙铁或电熨斗烫;另一种办法用土坯或砖块搭成人字形,下面用麦秸烧热,压平皮影等。 合成 为了动作灵活无碍,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十一个部件。用楔子相连,演出时插入卡口内,不用时则卸下保管。 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都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叫做 “花轮”或“空花”,老艺人则称“骨缝”以避免肢体叠合处出现过多重影。连接骨缝的点叫“骨眼”,骨眼的选定关系到影人的造型美感,选择恰当会有精神抖擞之相,反之则显得佝偻垂死,委靡不振。选好骨眼后,用牛皮刻成的枢钉或细牛皮条搓成的线缀结合成。 为了表演的需要,还要装置三根竹棍作操纵杆,也就是签子。文场人物在胸部的上前部装置一根签子,铁丝连接之,使影人能反转活动,再给双手处各装置一根签子,便于双手舞动。而武场人物胸部签子的装置位置在胸后上部(即后肩上部),以便于武打动作。[1] § 表演形式 皮影戏道具 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 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所以戏班流动演出的优势很强。所以这也是皮影戏是广泛流传、普及于民间的原因之一。 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较繁多。 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 、《拾玉镯》、《西厢记》 、《秦香莲》、《牛郎织女》 、《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 《封神榜》等等。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到解放后,新发展出的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兄妹开荒》、 《白毛女》 、《刘胡兰》、《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红灯记》、 《龟与鹤》、《两朋友》、《东郭先生》等等。[3] § 唱腔特色 皮影戏艺人 由于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其音乐唱腔的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在秦、晋、豫一带的各路皮影流派中,有弦板腔、阿宫腔、碗碗腔、老腔、秦腔、南北道情、安康越调、商路道情、吹腔等十多种,曲牌甚多。演唱时,还常用和声接腔、帮腔和鼻哼余韵的唱法,拖腔婉转悠扬,非常动听。 而河北、北京、东北、山东一带的皮影唱腔,虽同源于冀东滦州的乐亭影调,但各自的唱腔分别在京剧、落子、大鼓、梆子和民间歌调的滋润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畅的平调、华丽的花调、凄哀的悲调不一而足。而其中唐滦地区的掐嗓唱法十分独特。 其他如湖南、湖北、江浙、福建各地,皮影戏音乐及唱腔也都带有本地地方特色。 § 主要流派 皮影戏道具 由于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风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各地皮影的音乐唱腔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 沔阳皮影戏 沔阳皮影戏,俗称“皮影子”,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以玲珑剔透造型生动的影像,优美抒情的唱腔、妙趣横生的台词,优雅动听的伴奏而独具一格, 沔阳皮影戏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是江汉平原众多民间艺术中一朵绚丽的奇葩。沔阳(今湖北省仙桃市)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的皮影艺术之乡,民间流传“看牛皮、熬眼皮、半夜回家撞鼓皮,老婆挨眉捏闷脾”的歌谣,足见皮影戏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仙桃皮影造型仿效戏剧人物脸谱,用沔阳雕花剪纸的技艺雕刻而成,雕刻精美,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在形制上,皮影影子长70厘米至80厘米,属“门神谱”类大皮影,造型较为写实;内容丰富(多来自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有楚汉相争、三国、隋唐、水浒、西游等300多个剧目,情节起伏,悬念迭出;以渔鼓调演唱,语言诙谐幽默,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广泛流传于仙桃城市和农村,乃至江汉平原。沔阳皮影戏 沔阳皮影戏的唱腔以渔鼓腔、歌腔为主,配打击乐伴奏,以一唱众和的形式进行演唱。渔鼓皮影以沔阳渔鼓调为主腔,高亢豪放,活泼欢快。沔阳渔鼓唱腔分为【平腔】、【悲腔】、【鱼尾腔】、【琵琶腔】、【杂花腔】五大类,共50多种。因流行地域不同,又分为上路子、中路子、下路子。上路子腔借鉴民间小调如薅草歌、打硪歌和鸡鸣腔等,中路子腔融入了汉剧、楚剧等唱腔,下路子腔曲调婉转悠扬,是沔阳渔鼓腔的正源。 沔阳皮影戏的道白有散白、韵白两种,以地道的沔阳话,夹杂民间俗语、谚语、歇后语、方言土语等,幽默风趣诙谐,充满乡土气息和民俗风味,使听众极具亲切感。唱词一般为“五五七五”字句、七字句和十字句三种句式,也有三四字垛板句。大段唱词有一韵到底和每段一韵两种。所用韵目分为“光、消、板、修、歌、麻、洋、于、亲、乖、为、克、四、中、福”。沔阳渔鼓皮影唱词“十五韵”和诗词韵字“十三辙”相同。艺人演唱渔鼓皮影,必须通晓音韵,尤其是自编自唱“浩水词”时,一定要做到出口成章、压韵合辙。 早期渔鼓皮影戏无管弦乐伴奏,只有渔鼓筒和云板打板眼,鼓、钹、大锣、小锣、马锣打闹台、间奏和唱腔过门。开始皮影戏班由三至四人组成,两人掌影子兼演唱,一人操渔鼓、云板、一人“打夹手”(锣鼓等)。后来引进民族器乐伴奏(扬琴、二胡、京胡、笛子、唢呐等)和增添女艺人唱女词,皮影戏班人数增至五至八人,进一步增强了皮影戏唱腔的艺术效果;沔阳皮影戏在舞台美术、灯光布景、特技效果、唱腔音乐、皮影操作等方面不断革新,使皮影戏极富艺术感染力。 沔阳皮影戏代有传人,新中国建立后演唱人员增多,1951年,仙桃还成立了湖北省第一个皮影艺术团,并应邀列入祖国慰问团,4位皮影艺人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鼓励将士们英勇杀敌,保家卫国。雕刻精美,唱腔高亢的沔阳皮影曾给仙桃人带来不少欢笑和荣耀。1953年,皮影艺人龚本槐创作、演出的《武松打虎》在全省和中南局获得一等奖。1955年3月,赴省会演,沔阳皮影戏《武松打虎》荣获会演一等奖;1957年皮影戏《造车记》,由湖北广播电台录音,中国唱片社向全国发行,1988年,西德国家皮影代表团在沔阳观看了皮影戏后,索取两个皮影像带回国内,并陈列在该国博物馆内;1981年5月,中央文化部及全国木偶皮影协会的的领导同志到沔阳,观看了皮影戏《火焰山》后,对该剧的唱腔极为赞赏。省电视台也前往拍摄了一组介绍沔阳皮影戏的纪录片。2007年,仙桃市是省政府命名为“湖北皮影艺术之乡”。 现在仙桃市共有皮影艺术团15个,皮影艺人近300人,常年活跃在街头、乡里,往日的“五里三台唱花鼓,村村垸垸演皮影”的盛景,又在仙桃大地重现。 唐山皮影戏 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通常认为滦州影戏初创于明代末期,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唐山皮影戏的剧本又称“影卷”,现存至少500多部。其中“连台本”有130多部,单本剧也很多。剧目有《五锋会》《二度梅》《青云剑》等。唐山皮影以乐亭方言为基础,以唱功见长,风格独特,为板腔体。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凄凉调、悲调、游阴调、还阳调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赶七等各种腔调。 冀南皮影戏 冀南皮影主要流布于河北邯郸多个县区。冀南皮影戏据传是北京宫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主要分布于河北南部,并影响到冀中、冀北等地区。冀南皮影戏是宋代中原皮影戏重要的嫡脉,它与河南皮影有着重要联系。 冀南皮影造型古朴,雕绘结合,造型体制简练,体现着皮影戏的早期风貌。冀南皮影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起来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冀南皮影的道具主要有皮影造型、表演幕窗、伴奏乐器。乐队配有板胡、二胡、闷笛、三弦、唢呐、笙等乐器,现代配上了电子琴。武场配有板鼓、战鼓、大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马号、梆子等。冀南皮影戏班社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习俗,基本上体现了原生态皮影戏的表演形式。 孝义皮影戏 孝义皮影戏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有班规、雕簇者存在,说明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发展成熟。孝义皮影是我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 明清时为孝义皮影的鼎盛期,孝义境内皮影班社多达60多家,随后逐渐衰落。1956年成立孝义市木偶皮影艺术团,“文革”时期撤消。1978年恢复皮影戏演出,曾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赴英国交流访问演出。孝义皮影剧目丰富,收藏有200余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极具学术价值。对孝义皮影戏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探讨中国戏曲发生和演变的内在规律,了解皮腔原生态的唱腔结构。 复州皮影戏 复州皮影戏是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由陕西来东北戍边的士兵传来的。复州皮影戏真正活跃和盛行的时间是在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1)。从1932年开始,复州皮影戏被迫停止了演出,抗战胜利后,复州皮影戏恢复。全国解放后,瓦房店地区的皮影非常活跃,最兴盛时,全县有皮影戏班43个,在群众中影响较大的皮影艺人有20多位。 复州皮影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传播文化知识,保留、传承民间有价值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人物掌故等方面,起到了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从复州皮影戏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它涵盖了社会生活,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海宁皮影戏 海宁皮影戏自南宋传入,即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风音乐。同时将唱词和道白改成海宁方言,成为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的常演节目。再则,海宁盛产蚕丝,民间有祈求蚕神风俗,皮影戏也因长演“蚕花戏”,称作“蚕花班”。 江汉平原皮影戏 江汉平原皮影戏是指流行在湖北省中南部的沔阳(今仙桃市)、潜江、天门、监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县(市),具有相同艺术特征的皮影戏。虽然其源头尚无法考证,但早在明末清初这一带凡举办谢神会事,逢年过节都有唱皮影戏的习惯,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雕镂特色。 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唱腔以歌腔、渔鼓腔为主。歌腔皮影中的“鸡鸣腔”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四面楚歌》,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活化石”。渔鼓腔出自旧时艺人的乞讨唱曲,调式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江汉平原皮影戏演唱的剧目多达300多个。这些“剧本”实际上只有剧目的条文,在表演时全靠艺人根据历史故事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唱、做、念、打浑然一体,其口头文学艺术形式是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又一主要特征。皮影戏 陆丰皮影戏 陆丰皮影戏是潮州皮影的惟一遗存,陆丰市皮影剧团是广东省惟一的专业皮影剧团。陆丰皮影戏一直在民间生存、发展,有古代闽南语系的基因,又得海陆丰民间习俗的孕育,唱腔音乐丰富,地方特色浓厚,绘画、雕刻精致,表演生动逼真,优雅可观。 1975年之后,多次赴京参加及演出,所演剧目如《战恶兽》、《鸡与蛇》、《龟兔赛跑》 、《飞天》、《鸡斗》、《哭塔》等广受好评。陆丰皮影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 华县皮影戏 华县碗碗腔皮影戏(曾名时腔),形成于清代初叶。因其主要流传于关中东府渭南二华、大荔一带,所以也称其为东路碗碗腔。该剧种唱腔板式齐备,伴奏乐器很有特性,细腻幽雅、婉转缠绵,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清乾隆、嘉庆年间,戏剧家李芳桂等文人、举子,为碗碗腔皮影著有《十大本》等许多传统剧目,至今流传。 华阴老腔 华阴老腔系明末清初,以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皮影戏曲剧种。长期以来,久为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 落音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阿宫腔 阿宫腔系陕西关中中北部地区(礼泉、咸阳、泾阳、高陵、临潼、耀县、富平等市县)皮影戏中独具特色的一枝奇葩。其唱腔旋律不沉不躁、清悠秀婉;行腔中的“翻高”、“低遏”、“一唱三遏”为其特色。 阿宫腔音乐长于刻画、抒发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如《王魁负义》中焦桂英唱段的凄楚哀怨、热耳酸心;《白蛇传》借伞中许仙与白素贞对唱婉转情切、缠绵悱恻;《杜鹃山》中雷刚哭大江则高亢激越、荡气回肠。中国建国后,阿宫腔从皮影搬上舞台是一次发展和革新。[3] 弦板腔 弦板腔皮影戏流传于关中乾县、兴平、礼泉、咸阳等地。弦板腔又称“板板腔”,由主要伴奏乐器“二弦子”和敲击乐器“板子”而取名。 环县道情皮影戏 环县道情皮影是“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形成了环县独特的道情皮影戏,与当地人民的习俗信仰水乳交融,形成了以环县为中心,延伸至周边的华池、庆城及宁夏盐池、陕西定边等县在内区域的播布现状。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优美独特的道情音乐唱腔和精湛的皮影制作及表演上。 道情音乐为微调式,分为“伤音”、“花音”,以坦板、飞板两种速度演唱,曲牌体与板式体并存。其伴奏乐器中的四弦、渔鼓、甩梆子、简板均为自制,音色独特。传唱的180余部剧目中,还保留着“图”、“卷”等古老文化符号。现馆藏及民间流存的数千件清代皮影原件,有极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2] 凌源皮影戏 凌源皮影属中国北方皮影戏的一个重要支脉。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影人雕镂玲珑剔透、操纵表演惟妙惟肖、掐嗓演唱独具特色。1996年,中国文化部命名凌源市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皮影艺术)”。 凌源皮影曾多次在省市皮影戏调演中夺冠,并为中央领导和国际友人专场演出。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曾在凌源拍摄了《苦皮影》、《走马凌源访皮影》、《影卷迷》和话剧包装皮影戏《火焰山》等多部电视作品,其中,电视专题片《灯与影的魅力》被选送驻外使领馆,《影之舞》被选送参加了2004年的中法文化交流活动。[4] § 保护状况 皮影戏 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最大的障碍。 2003年,甘肃的环县道情皮影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试点之一。 2005年,环县道情皮影保护中心成立,政府与民间合力参与文化保护。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8日,湖北省云梦皮影艺术团和山东省泰安市范正安皮影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2011年11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6届会议决定,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