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秦直道 |
释义 | § 简介 秦直道 秦直道又名直道,秦驰道之一,为秦朝修建的军事交通工程。秦始皇为了抗击匈奴命蒙恬率领10万工人从秦始皇三十五年开始修筑,历时两年半。从咸阳(起点为现咸阳淳化县)到九原郡(现包头附近)。全部用黄土夯实,全长736公里,它的平、直、宽,都符合现代高速公路的特征,其主干道可并排行驶十二辆大卡车,被称为天下第一道。到了汉朝,秦直道得到更广泛的沿用。一直到唐朝以后,由于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这条著名的高速公路中的个别路段才逐渐荒废;到了北宋,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秦直道才和北方丝绸之路一起逐渐衰落。 [1] § 修筑时间 关于秦直道的始筑时间,《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六国年表》皆有明文记载。《史记·卷006·秦始皇本纪》载有 “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眼堙谷,直通之”。 秦直道完工时间,史籍语焉不详。 § 路线 秦直道 司马迁虽然明确地记载了秦直道的起讫地点和里程,但未记录云阳与九原之间具体经由地点,这为后人留下了一桩千古遗案。 据唐代初年成书的《括地志》记载,庆州华池县(今甘肃省华池县东华池镇)西45里子午山上有秦时的故道。唐中后期的李吉甫所撰的《元和郡县图志》中也说: “秦故道,在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始皇三十年(引者按:当作三十五年),向九原抵云阳,即此道也。” 1980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制的百万分之一0·N·C(Operational Navigation Chart)片上,显示出陕甘两省交界的子午岭山脊上确有古道路存在,这应是《括地志》和《元和郡县图志》所说的“秦故道”,亦即秦直道。经过多年来历史地理学者和考古工作者的多次实地调查,秦直道的具体走向和经由路线已基本清楚。但在细节上仍存在争议。[2] § 功能 秦直道 秦直道的修建,主要是为了加强秦朝中央与北疆边陲的联系,快速驰援北方、有效地遏制匈奴的侵扰,巩固北方的统治。 “直道”修建在鄂尔多斯草原中,特别是还行进在子午岭主脉上,子午岭处于洛河流域河谷大道和泾河支流马莲河流域河谷大道之间,因为它居高临下,对其两侧的河谷大道有扼控作用,子午岭的地理位置决定“直道”在防御匈奴族和北方少数族奴隶主入侵中具有很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秦朝灭亡以后,直道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唐朝建都于长安,强大的突厥族雄峙于漠北,频繁南侵关中。唐太宗时期,突厥一次进犯,十万铁骑直达渭河岸边,兵锋威逼长安。 后来唐王朝转守为攻,再夺河南地,设置东、中、西三个受降城控制阴山防线(《元和郡县图志》卷四),直道联系北边诸军要镇的作用仍显而易见。 一直到了明代,直道仍旧是一条通途,清朝初年才渐趋湮塞。据乾隆《正宁县志》: “此路一往康庄,修整之则可通车辙。明时以其道直抵银、夏,故商贾经行。今则塘汛废弛,通衢化为榛莽。” 不过又据正宁刘家店子林区和旬邑石门关的当地老人回记说,数十年前,刘家店子林区的古道一直通向定边,平时驴驮马载,络绎不绝;石门关至马莲河一段子午岭的主脊凤子梁,正是关中棉花向北运输的必经之路。每当运花季节,梁上路旁的灌木枝上,粘花带絮,一路皆白。 解放战争前,石门关为陕甘宁边区后期部队所在地,设有大型储粮仓库,凤子梁更成为转运军需粮草的大路。这些事实说明,自唐代以后,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西北地区的交通格局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直道仍在沟通陕、甘、宁、内蒙诸省区的经济交流方面发挥着作用。历代断断续续地加以开发利用,这也正是秦直道遗迹得以保留至今的主要原因。 § 现状 其道历经2000年风雨,大部分路面仍保存完好,多处坚硬的路基上只有杂草衍生,竟未长乔木,尤其是甘泉县境内的方家河秦直道遗迹,跨河引桥桥墩依然存在,夯土层十分清晰。清嘉庆年间文献记载: “若夫南及临潼,北通庆阳,车马络绎,冠盖驰驱……” 表明秦直道的荒废仅是近几百年的事。如今,部分完整的秦直道已被列入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的热潮,秦直道的考古、探险、观光,正在成为延安旅游业的新热点。[3] § 价值研究 秦直道 秦直道遗迹以及沿线的古城遗址,对于现代人研究秦汉北方地区的历史,特别是与匈奴的战争史、交通、通讯史和民族关系史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秦直道沿途的巨大冲沟,不仅展现了本地区两千年来水土流失的情况,而且断面上路基垫土层下压着的秦代原生地层,也真实地记录了这里秦代当时的地貌情况。因此,秦直道遗迹也是研究直道沿途地区秦代以来地理变化、地貌变迁、水土流失的重要资料。[4]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