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二八”淞沪抗战 |
释义 |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又称第一次淞沪抗战,它是继陈化成抗英百年之后,上海爆发的第二次空前壮烈的反侵略战争。 70年前的这场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的,是日本侵华总战略中的重要一环。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逐步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到了1927年,独占中国称霸世界已成为日本的既定国策。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随后侵占了中国东北。为了扩大侵略,转移视线,日本开始有意地制造事端,以便挑起淞沪之战。日本学者信夫清三郎在其《日本外交史》中指出:“上海事变是为了把各国的注意力从满洲转移到上海,以完成对满洲的侵略而发动的一种策略。由于事变的爆发,世界的关心转向各国权益交错的上海,关东军乘此时机一步步地推进了满洲建国的计划。” 当时的上海已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金融中心和贸易港,是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因此将战火引向上海,不仅会吸引国际社会的注意力,而且势必给南京国民政府造成直接威胁,使其对东北问题难以顾及。其实在上海挑起战火,对日本来说不仅是个策略问题,也是它想扩大在上海势力范围的一贯需求。再说在上海动武也有相对方便之处,即有公共租界可作掩护,又有驻沪海军陆战队、在乡军人团可作为先锋力量。 1932年初,上海的局势骤然紧张。1月上旬,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大佐在东京向裕仁天皇及参谋本部报告侵略中国东北的情况之后,即电示驻华公使馆陆军武官、上海特务机关长田中隆吉少佐:“满洲事变按预计发展,……请利用当前中日紧张局面进行你策划之事变,使列强目光转向上海。”田中心领神会,不久就策划制造了日僧事件和三友实业社事件。与此同时,日本军舰“能登吕”号航空母舰、“大井”号巡洋舰等及新增派的海军陆战队开始向上海集积。 1月28日深夜11时许,一小队日军突然袭击并占领了中国军队防地天通庵车站。11时50分,日军在沪最高统帅、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少将下令全线出击,于是在鲛岛具重海军大佐的具体指挥下,千余名海军陆战队兵分三路,正式向闸北发起了进攻。由此,“一二八”淞沪之战正式爆发。 日军的进攻,遭到中国守军的奋起抵抗。当时驻守淞沪地区的是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率领的十九路军,这是国民党军队中具有爱国精神和较强战斗力的一支部队。十九路军的前身是粤军第一师第四团,后来发展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这支部队曾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和北伐立下过战功,也曾参加过对中央苏区的“围剿”。“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部宁粤双方趋于妥协,于是调派十九路军驻守沪宁一带,以保障粤方代表的安全。十九路军一部进驻上海后,面对日军的不断挑衅,又深受上海抗日救亡命运动的影响,抗战情绪骤然高涨。 驻守闸北的一五六旅第六团及地方治安部队先后击退了日军的三次进攻。29日凌晨,日军增派了兵力并出动了飞机,但仍未奏效。当天上午,日军将进攻重点指向北站,附近的民居、工厂、商店、学校等待遭到狂轰,著名的商务印书馆几成废墟,收藏丰富的东方图书馆毁于一旦。 战斗打响后,十九路按原定部署将后方部队迅速向上海推进。由于日军侵略,造成战火纷飞,这对西方列强在沪利益构成了威胁。当晚,英美领事出面调停,要求双方暂时停战。但停战期间,日军仍不断向闸北实施轰炸,同时加紧调兵遣将。1月31日,大批日本军舰和陆战队抵沪增援。2月2日,日本内阁正式决定派遣陆军参战,并将长江一带的军舰和新增派的军舰编为第三舰队,由野村吉三郎中将任司令官,统一指挥海陆军。 2月3日,日方撕毁停火协议,利用其海空优势又向吴淞发起攻击。2月6日,野村乘旗舰“出云”号抵沪,紧随其后,由佐世堡赶来增援的混成第二十四旅团在吴淞登陆。鉴于以往攻势的失败,该月中旬由广岛赶来的第九师团又在汇山码头及吴淞登陆。此时,日军侵沪兵力已达3万以上,由植田谦吉中将为最高统帅。日本一再增兵,使淞沪之战愈加扩大化。 在十九路军的请求下和全国舆论的支持下,2月14日,南京国民政府决定派张治中率领新编第五军增援淞沪抗战。第五军负责左翼作战,十九路军负责右翼作战。2月20日拂晓,植田下令全线出击,重点指向江湾、庙行,企图“中间突破”,切断第五军与十九路军的联系,然后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4天内日军先后发动了两次总攻,但在中国军队殊死抵抗下进展甚微,损失惨重。此时国际舆论普遍对日军的侵略暴行加以遣责,但东京方面仍一意孤行,决定再增派第十一、第十四两个师团,组成上海派遣军,并第四次撤换统帅,由白川义则大将任司令官,采取包抄战术,以达到速战速决、扭转被动局面的目的。2月29日,白川乘“妙高”号巡洋舰抵达长江口。3月1日拂晓,第十一师团由飞机掩护登陆浏河口,随即占领浏河镇,同时第九师团绕过江湾,攻占了大场镇。 由于后援不济,腹背受敌,苦战多日的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决定退守黄渡、嘉定、太仓一线。3月2日,日军进占庙行,大纵火发泄。3月3日,日军占领真如、南翔,白川发表停战宣言,旨在国际联盟日内瓦大会召开之前作出和平姿态。此后,日军大规模的进攻停止了,但炮击和偷袭行为仍在继续。3月6日,日军占领嘉定,数日后纵火焚城。4月2日,日军再次进犯太仓。直到5月5日《淞沪停战协定》签字后,日军才从侵占区撤军。《淞沪停战协定》分正文和附件两个部分,正文共有5条,附件则有3号。其主要内容为:1、即日起双方在淞沪地区实行停战;2、日军撤回公共租界及虹口越界筑路区,但部分军队可“暂时驻扎”于吴淞、江湾、引翔、闸北的大部分地区; 3、在“常态恢复”前,中国军队须“留驻其现在地位”,即禁止超过安亭镇经望仙桥向西至长江边浒浦口一线;4、设立由中、日、英、美、法、意6国代表参加的“共同委员会”,监督并协助日军撤退和中国警察接管事宜。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丧权辱国协定,是国民党及其国民政府被迫对日屈膝退让的产物。显然,所谓“暂时驻扎”,所谓“常态恢复”,由于没有限定时间,没有“常态”的明确界定,日军实际上可以长期留驻吴淞、江湾、引翔、闸北的大部分地区,中国军队却不能在上海及附近地区驻扎设防。中国的军队不能在中国的领土上自由驻防,有关的执行情况还要外国列强去“监督”共管,这绝对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因此《淞沪停战协定》的内容传出后,立即遭到上海乃至全国各界民众的强烈反对和遣责,甚至国民党内冯玉祥、陈友仁等人也公开表示不满和愤慨。 据南京国民政府统计局初步统计,此次日军侵沪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5。6亿元(不包括嘉定),其中居民财产损失为7。88亿元,工业0。97亿元,商业0。59亿元。受害居民达18。0816万户,81。4084万人,占全市华界总人口的45%,其中死亡6080人,受伤2000人,失踪1。04万人。许多人被迫流离失所,全上海人口较战前减少了81万。 另据调查,当时全市约有 4万学生失学,238所学校毁于战火,仅吴淞地区就有中国公学、同济大学、商船学校、水产学校等7所学校遭到程度不同的损害。战区内共有579家工厂受到破坏,占全市工厂总数的25%。全市失业率达80%,仅棉纺织业就有25万人。战区内共有商店1。29家,其中受害者达到70%。全市银行和钱庄的营业额下降85%,同时进出口贸易也受到严重影响。 闸北至江湾一带10华里,被炮火摧毁的民居达80%,尤其凄惨的是战后的闸北。《时事新报》一位战地记者经实地察访后写道:“由宝山路而至永兴路,几如身涉乱砾丛中,极目四望,但见一片残垣断壁,……闸北全区数万幢房屋,在昨日记者所经之处,完好者可称寻不到一所,其有未经全烧者,亦门户开洞,物件劫掠一空矣。” “一二八”淞沪之战是规模空前也是异常惨烈的一场战争,双方作战总兵力超过了12万。日本动用了飞机、坦克和军舰,派出了日第三舰队、混成第二十四旅团、第九、第十一、第十四师团等共约7万人,中国参战的是十九路军和奉命增援的第五军等共约5万人,而且武器装备落后,缺乏海空火力的有效支援。这场战争不仅是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侵略反侵略的搏斗,而且是落后农业国与先进工业国的抗争。因此,如果以短视的眼光单纯就军事而言,中国军队未能取得这一战争的胜利;但是从大历史和全方位的角度来说,“一二八”淞沪抗战为中国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成功和自信。宋庆龄指出:“人皆以中国此次战争为失败,实则中国在精神上完全胜利,日本所得者仅物质之胜利而已。得精神胜利之人民,必日益奋进于伟大光荣之域,得物质胜利者,只日增其侵略与帝国主义之野心,终于自取覆亡而已。”(《宋庆龄选集》1966年版,第55页) “一二八”淞沪抗战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抵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气慨,是“九一八”事变后第一??战的前奏。它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粉碎了其占领上海的迷梦,改变了当时一部分人的惧日心理,从而促进了中华民族团结救亡运动,振奋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二八”淞沪抗战是爱国军民的共同抗战,上海乃至全国的各界民众为“一二八”淞沪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捐款捐物,配合响应,想方设法支援抗战,有的甚至与战士们并肩作战,从而使上海成了率先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光荣城市,成为三十年代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一二八”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先后发出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号召和关于“一二八”事变斗争的纲领。中共江苏省委发动全市党员、团员和群众团体以各种形式支持和配合抗战。在当时处境困难的情况下,中共为“一二八”淞沪抗战同样作出了贡献。 “不抵抗无以为人,不抵抗无以救国”,当年将士们的誓言至今激动人心,激励我们奋发图强,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努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