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皇带鱼 |
释义 | § 历史记载 皇带鱼 亚里斯多德在公元前四世纪所著的《动物史》中写道:“在利比亚,海蛇都很巨大。沿岸航行的水手说在航海途中,也曾经遇到过海蛇袭击。”其实这种传说中的巨兽并不是什么海蛇,而是一种深海巨型带鱼,科学家叫它“皇带鱼”——海洋中最长的硬骨鱼。因为这种长达18米的巨型带鱼一直生活在深海水域,难以捕捉和观测,人们对它知之甚少,几千年来,都充满了神秘。[1] § 体态特征 本鱼体侧扁,延长呈带状。头小,似马头状。体裸露,无鳞,体侧各有5至6行瘤状突起。背鳍1,无鳍棘。背鳍基底长,前1至5背鳍鳍条颜常呈丝状。腹鳍变为一对丝状长鳍条,末端膨大呈柳叶状。无臀鳍。尾鳍不与背鳍相连。鱼体全身银灰色,具蓝黑色斑纹。头部呈蓝色,各鳍为红色。 § 生存法则 皇带鱼 皇带鱼主要有勒氏皇带鱼和鲱王皇带鱼两种。不过皇带鱼只生活在800米以下的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温暖海域深处,来到海面的皇带鱼都是生病或者将死的。它们是世界上最长的硬骨鱼。皇带鱼属于肉食性鱼类,它们性情凶猛捕食能发现的一切海洋动物,并且还有同类自相残杀的行为。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皇带鱼之所有如此凶残的举动都源于它们所生活的深海其他鱼类稀少,食物匮乏,为了生存,经过长久的进化而来。 也有科学家相信它们的生命力很强,即使只剩下前半个身体仍旧能活下去。许多人认为古代航海者传说中的大海蛇就是来自皇带鱼的形象。[2] § 生长习性 捕食 皇带鱼 皇带鱼有着长长的嘴,它们通常在捕食时头朝上,像条带子一样垂直于海底不动,等到食物从嘴边游过时,它会迅速伸长嘴,将食物吸入嘴中。 繁殖 11月中旬,是皇带鱼交配繁殖的季节。每年的这个时候,无数的皇带鱼便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南太平洋萨瓦伊岛附近进行集体交配。 科学家经过观察后发现,雌皇带鱼在繁殖期间会连续2周不定时的产下总共大约10万枚鱼卵。而它每产一次卵之后,周围的数条雄性皇带鱼便争先恐后的排出自己的精子。 雄性皇带鱼在完成交配之后,为了引起不必要的自相残杀,都迅速的离开。但事实上,科学家们也没有在皇带鱼繁殖的水域发现其有自相残杀的事件发生。经过推断,科学家们认为皇带鱼繁殖季节可能体内会分泌一种特殊的酶来抑制住这种自相残杀的冲动。 § 捕获纪录 皇带鱼 历史上有关捕获皇带鱼的记载甚少,坊间更流传着生活在深海水域的皇带鱼除非因为地质出现大变动,例如发生地震,否则鲜有游到浅水的海域,改变栖息环境,因此被捕获的机会极微,亦因为这样的生活特性,才会被称为“地震鱼”,相传皇带鱼会因地震而受惊游至浅水避难,所以它的出现即预示了会有大地震的发生。 东南亚更流传食用皇带鱼的人都会死于非命。而被捕获的记录亦不多,例如在2010年5月一条长3米的死亡个体在瑞典离岸被发现,而在此前最后一次瑞典水域的记录是在1879年。在2001年亦首次在香港水域附近,湛江以东误捕一条皇带鱼。台湾捕获的纪录为苗栗渔民于2011年4月在竹南近海处捕获1条长约3米5的皇带鱼;2011年9月底成功镇渔民在三仙台附近海域捕获了一尾长达463厘米,重量约有80公斤的皇带鱼,巧合的是花莲22日发生芮氏规模5.2的有感地震!太鲁阁及合欢山地区都能感受到4级震度,震中就位在花莲近海。[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