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皇家上尉的宝藏
释义 皇家上尉的宝藏

* 皇家上尉

1773年12月16夜,一艘巨大的商船驶离菲律宾群岛中的巴拉望岛港口。天色阴霾,高耸的桅帆在暗夜里犹如一张深色的剪影,在漆黑的海上缓缓前移。这是“皇家上尉”号,一艘860 吨重的英国商船,隶属英国东印度公司,船长名叫爱德华. 泊尔如。大约一年前,“皇家上尉”号从伦敦开始了它的第一次航行,漂洋过海,抵达中国广东,在那里,售出了从英国带来的布匹和其他货物。此时,它正满载着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返航伦敦。漫长的9,500英里航程,他们这才走了三天。

“皇家上尉”再没能返回伦敦。17日凌晨2:30,106名乘客和船员被一声刺耳的冲撞声惊醒:船撞到了地图上未曾标明的浅滩暗礁,搁浅了!

人们好一会儿才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几名船员乘坐救生艇,围绕船身仔细查看。不久,他们带回了令人安慰的消息:船的确是搁浅了,不过船的后部和右舷离深水区十分接近。之后的两个半小时中,船员们反复地起锚、抛锚,试图将船拖出浅滩。可是,他们一次次的努力似乎徒劳无益。

天色渐亮。上午10点左右,海潮暗暗涌来,这是个绝好的机会。终于,趁着上涨的潮水,船员们将船驶出浅滩44米的距离。然而,还没等他们驶离更远,船身再一次搁浅。下午1:30,第二次摆脱困境的努力又失败了。

待到日落时分,“皇家上尉”的船舱已经大量积水,伯尔如船长下令弃船逃生。大部分乘客和船员在船长的指挥下,安全地登上“皇家上尉”号上配备的3条救生艇,只剩下3名船员,拒绝离开“皇家上尉”,他们个个喝得烂醉,最后,被一艘路过的英国单桅船队救起。

等到人们再次返回,抢救“皇家上尉”和它盛载的货物时,这艘巨船早已经沉入茫茫深海。

“皇家上尉”和它满载的宝藏,静静地隐匿在海底某处,200多年来,一直是个谜题,直到法国考古学家弗兰克. 高地奥发现了它的残骸,“皇家上尉”的故事才又一次轰动。

* 令人垂涎的东方贸易

返回伦敦,“皇家上尉”的灾难被描述成一个小事故。对于势力雄厚的东印度公司来说,这点损失对其利益并没有多大影响。东印度公司在1600年被英国女王伊丽沙白一世特准为皇家公司,作为英国的世界贸易竞争先锋,与当时的商业巨头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东印度公司存在了250年,鼎盛时期,它一度占有半数以上的世界贸易份额,最终成为控制世界4/1人口的强大的殖民政体。

东印度公司最宝贵的资产是它对印度的控制,但对华贸易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然而,这种贸易关系的建立缓慢而艰难。1596年,英国女王伊丽沙白一世尝试与中国皇帝联系,希望建立贸易关系,但英国使者的船只尚未来得及呈上女王的信件,就在中国附近海域沉没了。17世纪初期,英国商人开始在日本和爪哇岛附近,与中国的舢版进行贸易往来,他们用羊毛和棉花交换回中国陶器。这之后,几乎过了一个世纪,英国商人才得到允许,直接进入中国境内开展贸易。中国政府对于国际贸易十分谨慎,常常用怀疑的态度审视外国商人;同时,早已经与中国建立贸易关系的葡萄牙人,贿赂中国官员,将英国人排斥在中国口岸之外。

1699年,东印度公司的“麦克利思费尔德”号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广东港口的英国商船。它从伦敦带来了价值2,500英镑的布料、线和羊毛制品,在广东全部售出。随后,“麦克利思费尔德”号又满载着生丝、瓷器、麝香、平纹皱丝织品等东方特产顺利返航。

英国女王伊丽沙白一世对精美的中国瓷器情有独钟。18世纪早期,中国瓷器作坊开始制造欧洲设计风格的餐具、小雕像、茶壶等。事实上,瓷器进口仅仅是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一小部分而已。中英贸易中占比重最大的不是茶壶,而是茶叶本身。截止1750年,东印度公司每年从中国进口的茶叶达250万磅,(即100万公斤),其在伦敦市场的销售价格是每磅5先令,这个价格是东印度公司在广东购进价格的2倍。到了1800年,东印度公司与中国的茶叶贸易额已经超过了公司在整个对印(度)贸易中的总收入。

巨额的茶叶贸易,并没有拉进中英两国的贸易关系,相反,倒成了18世纪两国关系紧张的导火锁。当时,中国清政府向英国人开放的仅有广东口岸,英国商人只能在广东口岸购买茶叶以及其他货品。负责出进口贸易的政府机构---广东商会,内务腐败,籍此机会,常常擅自向外国商人征收附加税。除此之外,还大肆收受贿赂---有时候,一艘商船的贿赂额竟相当于其装载货物价值的10%。而英国方面,大量贩卖鸦片,令中国政府强烈不满。1729年,中国政府下令禁止毒品交易,之后,又多次颁布禁令、采取硝烟行动。但是,东印度公司表面上责令其商队不得贩卖毒品、走私鸦片,而实际上,却是睁一眼闭一只眼,放任纵容鸦片贸易的泛滥。

终于,1840年,中英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中国战败,被迫对英开放沿海的几个主要通商口岸,屈辱地接受“英国商人贩卖鸦片为合法”,同时,还付给英国大量赔款。1857-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再次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无能的清政府又做出进一步丧权辱国的让步。

尽管两次战争的得势,东印度公司却因机构庞大,人事复杂,而变得效率低下。1858年,英国皇室宣布取消其“皇家公司”的封号,东印度公司正式瓦解了。

漂浮的货栈与堡垒

在17、18世纪,往返于英国伦敦--中国广东之间的19,000公里航程是艰难和危险的。这样的航程只有当船只载满大量的货物时才有利可图。与此同时,航程中还可能遇到海盗或者其他对手国的船只,因此,一艘商船同样需要有完善的武器装备。

英国与荷兰率先拟划了解决之道,他们设计了“东方大商船”。

“东方大商船”的特殊之处是其巨大的体型,有些甚至重达1400吨。“皇家上尉”号的体型在这些大商船中尚属于轻量型的,仅重860吨。设计师将“东方大商船”大部分庞大的躯体安排在水线以下,一小部分:甲板、桅帆等浮出水面。宽阔弯曲的船体,可深达4米,有足够的空间塞进大批的羊毛制品、棉制品、丝绸、以及瓷器等。船身设计较小的大商船则有适合运载鸦片。“东方大商船”上都设计有3根高耸坚固的桅杆,层层叠叠的挂帆,可以轻松地推动船只在港口间长距离航行。

一艘“东方大商船”犹如是一个漂浮的货栈,但它更是一座坚固的堡垒。船身那些华美的装饰、精致的雕刻下面,是安排周密的武器装备,其武力设计绝不亚于一艘战舰。一艘大商船通常可以装载30-50架大炮。一般来说,“东方大商船”上配备的船员都超过100人,因此,一旦发生海战,会有足够的人手投入战斗。

无论船体的大小,生活在“东方大商船”上都不是件舒服的事情。为了装载更多的货物,为船员设计的生活空间都十分狭小。船员们生活在只有1.8米高的船舱内,睡在双层通铺或吊床上。通常船舱都没有设计窗户,空气无法流通,闷热而潮湿。长达1-2个月的航行,不可能有多少新鲜的食物。船员的食谱大部分是干燥坚硬的小点心,腌牛肉或猪肉,食用时最多用盐水煮一煮。尽管这些食物易于存储,却缺乏基本的营养。

日复一日,面对茫茫海洋,没有可口的食物、没有娱乐、没有舒适的休息环境,航海生活并没有普通人想象的浪漫,相反,长期的漂泊让人厌倦。唯一能够缓解这种情绪的就是酒精。船员们喜欢饮用一种叫“格罗格”的酒,是用烈性的浪姆酒和其他酒精混合而成的,他们一喝起来,就常常毫无节制。“皇家上尉”号上那3名拒绝弃船的船员就是因为酗酒而神智不清,差点荒唐地送了命。

一艘“东方大商船”的造价也蔚为壮观:例如“皇家上尉”号,造于1770年,耗费约5,000英镑,尚且属于中小型大商船。不过,造价虽高,却非常胜任东方??务达200年之久。

然而,新的设计还是最终取代了它。19世纪末,随着蒸汽机船的诞生,“东方大商船”成了博物馆里的历史见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8: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