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瘤足蕨属 |
释义 | § 概述 属中文名:瘤足蕨属 属拼音名:liuzujueshu 属拉丁名:Plagiogyria 中国植物志:02:85 § 简介 瘤足蕨属——Plagiogyria Mett. Mett. Farngat. II, Plagiogyria in Abh. Senkenb. Naturf. Ges. II (1858) 275. 陆生中形蕨类植物。根状茎短粗直立,圆柱状,辐射对称式,不具鳞片或真正的毛。叶簇生顶端,二型,叶柄长,基部膨大,三角形,呈托叶状,腹部扁平,背面中部隆起,两侧面各有1-2个或成一纵列的几个疣状凸起的气囊体,有时上升至叶柄或叶轴,叶柄基部以上或为三角形(下面为龙骨形)或为四方形(下面圆形),幼时通体有粘质腺状密绒毛复被,但不久脱落,极少残存,两侧有边,上升达叶轴,基部横切面有一个V字形的维管束,两侧反向张开,或者分裂为三个维管束;叶片一回羽状或羽状深裂达叶轴,顶部羽裂合生,或具一顶生分裂羽片;羽片多对,分离或合生,有时基部上延,披针形或多少为镰刀形,全缘或至少顶部有锯齿。叶脉分离,从中肋两侧达于叶边或锯齿,单脉或分叉,通常两面明显。叶为草质或厚纸质,少为革质,光滑,在许多种类的基部下方,有一个明显的疣状气囊体。能育叶直立于植株的中央,具较长的柄,通常为三角形,羽片强度收缩成线形,一般宽2-3毫米。孢子囊羣为近叶边生,位于分叉叶脉的加厚小脉上,幼时分离,成熟后汇合成片,满复羽片下面,幼时为特化的干膜质的反卷叶边所复盖,但以后被成熟的孢子囊羣推开;孢子囊为水龙骨型但有完整而斜生的环带,由20-24个加厚细胞组成,具长而粗的柄,由5-6纵列的细胞组成;孢子每囊68个,四面型,具四个凸出的棱角,光滑透明。 约有50个在形体上相近的种;其中约有9种产热带中部美洲,1种产澳洲东北部昆斯兰特,其余的种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向西达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而以中国西南部山区为其发展中心,已发现20多种,全国现有32种。 § 所有物种: 大耳形瘤足蕨 大理瘤足蕨 大瘤足蕨 大叶瘤足蕨 倒叶瘤足蕨 滇西瘤足蕨 短叶瘤足蕨 峨眉瘤足蕨 峨眉瘤足蕨(原变种) 耳形瘤足蕨 耳形瘤足蕨(原变种) 粉背瘤足蕨 弓叶灰背瘤足蕨 贵州瘤足蕨 海南瘤足蕨 华东瘤足蕨 华南瘤足蕨 华中瘤足蕨 华中瘤足蕨(原变种) 灰背瘤足蕨 灰背瘤足蕨(原变种) 尖齿瘤足蕨 缙云瘤足蕨 景东瘤足蕨 镰叶瘤足蕨 两广瘤足蕨 岭南瘤足蕨 瘤足蕨 瘤足蕨属 怒江瘤足蕨 披针瘤足蕨 全叶瘤足蕨 绒毛瘤足蕨 台湾瘤足蕨 桃叶瘤足蕨 尾叶瘤足蕨 武夷瘤足蕨 西南瘤足蕨 狭叶瘤足蕨 小瘤足蕨 镇雄瘤足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