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立枯病
释义

§ 基本资料

寄主范围广,除茄科、瓜类蔬菜外,一些豆科、十字花科等蔬菜也能被害,已知有160多种植物可被侵染。

§ 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从立枯病不产生絮状白霉、不倒伏且病程进展慢.可区别于猝倒病。

§ 发病条件与规律

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中越冬,可在土中腐生2-3年。通过雨水、喷淋、带菌有机肥及农具等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0-24℃。刚出土的幼苗及大苗均能受害,一般多在育苗中后期发生。凡苗期床温高、土壤水分多、施用未腐熟肥料、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徒长等均易诱发本病。

§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方法参见猝倒病。药剂防治可于发病初期开始施药,施药间隔7~10天,视病情连防2~3次。药剂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井岗霉素水剂 1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进行喷雾。若猝倒病与立枯病混合发生时,可用72.2%霜霉威水剂 8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喷淋,每 lm2苗床用对好的药液 2~3 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