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童试
释义

§ 历史

校士馆(科举童试). 童试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於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於门第出身。於是造成上品无寒、下品无世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明朝的科举在宋代的基础上继续改良发展,制度已非常完善,规模也更大,参加科举的人数大增;考核的内容却开始僵化。明朝二百七十七年开科八十九次,取进士一万七千人。

清朝科举基本承袭明制。清开国初时曾在顺治年间两次分满汉两榜取士;之後改为只有一榜,但不特别鼓励满人、蒙古人参加,把科举入士之途留给汉人。满人、蒙古人虽参加科举虽然有较易考中的捷径,但最後殿试头三名习惯只授予汉人,即所谓旗人不占鼎甲。清朝二百六十七年间开科一百一十二次,进士二万六千人;进士前三名中只有三人是满人,其中两人是顺治分榜时所取,蒙古族只有一位阿鲁忒·崇绮在同治乙丑(1865年)考中状元。

明清时,正式由国家举行的科考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因为明清的科举与学校结合,故此在参加正式科考以前,考生先要取得入学的资格,即成为生员。入学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称为童试的县、府、院三级考试。这是大部分士子所用的方法,被认为是入士的正途。另一方法是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监生中有皇帝恩准的恩监;因长辈曾为国建功而特准的荫监;和最常见的方法:透过捐献金钱财物而成的捐监。监生虽然亦可应乡试、会试;但一般被认为是杂流,就算能考中进士,地位也较为低。

§ 简介

童试亦称童子试,分为县试、府试及院试三个阶段。童试

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清朝时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通过後进行由府的官员主持的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

清朝的院试是每三年举行两次,由皇帝任命的学政到各地主考。辰、戌、-(丑)-、未年的称为岁试;寅、申、巳、亥年,称为科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生员获得入学的资格後,可以到官办的府、州、县学读书。不过明清的入官学基本上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多少真正的知识传授。入学後经过学政的选拔,便可以参加下一级乡试。成绩特佳的生员,有机会被选为贡生,成为国子监的学生。与国子监其他监生不同,贡生是正途所出,属一种荣誉。

有些读书人要多次尝试才能通过最基本的县、府试成为童生。亦有人得到童生的身份後,院试多次落第,到了白发苍苍仍称童生者大不乏人。清道光年间广东曾经多次有百岁童生参加院试的纪录。

童试,即科举时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在唐、宋时称州县试,明、清称郡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县试一般由知县主持,本县童生要有同考者五人互结,并且有本县廪生作保,才能参加考试。试期多在二月,考四到五场,内容有八股文、诗赋、策论等,考试合格后才可应府试。府试由知府或直隶州知州、直隶厅同知主持,考试内容和场次与县试相同,试期多在四月。府试合格方可参加院试。院试又叫道试,由主管一省诸儒生事务的学政主持。院试合格后称秀才,方可进入官学和正式参加科举考试。 《促织》中言“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即未取得秀才资格,没有功名,还算不得读书人。

§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示意图

清代科举制度包括四部分,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童试是清科的第一部分,也是科举必走一步。陈独秀先生生于1879年,算是晚清人物。其自传《实庵自传》记载了他参加科举考试的经过。其中有相当笔墨记述了清代童试。虽然篇幅不长,但无妨对清代童试有一个大体了解。

“县考府考自然很低,到了院试”。⑴称先生说的是清朝童试。清朝童试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明朝,与明朝童试相仿。考生是还没有进入官方学校的学生。他们参加童试仅为考取一个官方学校生员资格,以求进入官方国有学校。这些考生被称为“童生”。他们的考试被称为“童试”。童试有三部分组成——县试、府试、院试。清朝童试三年两试,一为岁试,一伪科试。逢寅、审、巳、亥年举行“科试”,丑、未、戌、辰、年举行“岁试”。童生可在三年内参加一次科试和一次岁试。经科试和岁试,他们依次参加县试、府试、 院试。县试多在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县试一般考四场或五场。第一场通过者就可参加府试。府试由知府主持。府试通过者方可参加院试。院试是童试的最高一级,它由学政主持。院试通过者才可进入官方学校,成为一个地方生员。陈独秀先生1896年参加县试。1896年恰是丙申年,为科试年。

陈独秀先生在院试中提到“经古”和“提堂”,“幼童”。“经古”是院试考前的一个测试。“经古”题目最初为经解、史论、诗赋。咸丰时增加性理、孝经论。同治十年增加算术。光绪二十三年增加时务。考生只须选其中一门考试即可。同时,清朝科举制度规定,十五岁以下的考生为“幼童”。(洋务运动中的留美幼童或源于此吧?)幼童不须考“经古”,他们考默经或背经。经文由学政指定,并且要由学政监考。学政看陈先生幼小,所以问为何不考幼童。当然,学政考过的幼童他都记着,看到陈先生之后才发现他未考幼童。陈先生年以十七,不是幼童。所以考“经古”不考幼童。陈先生说他“经古”考取“提堂”什么意思呢?清朝科举制度规定县试第一场为正场,考前二十或三十名者提考于县大堂。他们被称为“堂号”,由知县面试。县试最后一场考前十名者,他们府试时试卷要加盖“堂”字,其考场设于大堂。这被称为“提堂”。府试“提堂”与县试类似。院试时,府试的“提堂”和“经古”考试通过者要提考于学政大当堂前,也就是说他们的考场在学政大当堂前。陈先生说“经古”考取“提堂”,也就是说“经古”考试名次靠前(一般是前十名)。既然“经古”考取“提堂”,那就要提考于学政大当堂前。当然,他们的试卷上盖有“堂”字。陈先生也是通过其试卷上的堂字知道其考取“经古”考取“提堂”的。清朝府试、县试的第一名要在学政面前面试,“经古”考取“提堂”也要面试。陈先生既要面试又要提考于学政大当堂前,所以学政会“便当”的来收他的卷子。

§ 科考内容

童试试卷

顺治八年(1651年)定童试考满洲、蒙古翻译,由礼部会同学政在顺天贡院考取,十四年(1657年)停止。雍正时复行考试,考满文翻译者无论满洲、蒙古、汉人都可参加。考蒙文翻译者仅限蒙古人。三年一次,每次两考,岁考在八月,科考在五月,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曾改为三年一考,嘉庆四年(1799年)仍恢复三年两考之例。

应试士子,于考试前一日午后点名,搜检入场。考满洲、蒙古翻译者分编号舍,士子照卷面印号归坐。考试内容为满洲翻译试题的,清初自汉文《四书直解》中选二、三百字,译成满文,乾隆以后改自汉文《性理》、《小学》内出题翻译或作满文论二篇;考蒙古翻译试题,初从满文《日讲四书》内出题译成蒙文,乾隆以后改于满文《性理》、《小学》内出题翻译。试题由皇帝钦命,考试日黎明发给士子。岁考、科考均一日考毕,不准给烛。

试卷评阅后,将取中士子,在聚奎堂严加复试。阅卷大臣酌拟名次,卷面粘贴黄签,并于卷尾用墨笔填写名次进呈钦定。复试试卷要另行封送奏事处以便和原卷进行审对。审对后,交礼部拆号填榜,张挂于顺天府门前。

翻译乡试、会试,清初规定均考试三场,后来改为乡试一场,会试二场,地点在顺天贡院。雍正元年(1723年),定翻译科的乡试和会试三年一次,雍正二年十一月举行翻译乡试,然而会试一直没有举行。乾隆四年(1739年)八月,以乡试已考六科,举人已集一定数额,始行会试,考中满洲翻译二十名,蒙古翻译两名。因人数太少,诏免殿试,俱赐进士出身。此后均照此例,不再举行殿试。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以翻译科大率寻章摘句,无关翻译本义,诏停。”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复行会试,次年会试。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改翻译乡、会试五年一次,嘉庆八年(1803年)仍改三年一次,遂为常例。

乾隆十九年(1754年),翻译科会试曾一度与文闱合并,后来又改为文闱揭晓后举行。清代理藩院等重要机构的满、蒙文人才基本上依赖翻译科考试供给。翻译科中式的生员、举人、进士大都被任用为阁、部、院的满、蒙文中书、笔帖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8: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