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秦汉萧关
释义

§ 秦汉萧关

萧关,为古代西北边地著名关隘。秦汉帝王出巡,汉唐文人出塞,都与萧关有缘。萧关方位在何处,向有争议,但在宁夏固原县东南这一大略方位是没有争议的。

秦汉萧关,应该是指三关口至瓦亭峡这一险要的地带,这里虽非绝壁,却险峻雄奇。处在这一防御地带上的瓦亭,地处六盘山东麓边缘,实质上是萧关的重要屏障。这里不但雄峰环拱,深谷险阻,易守难攻,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而且有泾水南出弹筝峡三关口,是萧关由南向北天然形成的一个防御体系。而今,这里四季泾水涌动,潺潺生辉。春来野桃花遍野满山,夏秋山色滴翠,黛墨远映,伴以高架桥涵,火车出入,天堑通途,也是游人观览的去处。

§ 简介

萧关,是历史上著名的关隘,地当固原东南,是三关口以北、 萧关

古瓦亭峡以南的一段险要峡谷,有泾水相伴。

汉代的萧关原本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北宋时,政府为了防御西夏,又在汉代萧关故址以北200里,重筑萧关,位置是今宁夏同心县南。

§ 历史沿革

《史记·年表》入都关中索隐注曰:“东函谷,南崤武,西散关,北萧关”为关中4大关隘。4关之一的北萧关,亦称汉萧关,就在环县境内的秦长城与萧关故道的交汇点上,《 萧关景色

庆阳府志》云:“萧关在城西北二里”。

萧关地处环江东岸开阔的台地上,是关中的北大门。出关达宁夏、内蒙及兰州、河西等地;入关经环江、马莲河、泾河直抵关中。

自战国、秦汉以来,萧关故道一直是关中与北方的军事、经济、文化交往的主要通道。旧《环县志》载:“其疆域西北与宁夏固原势若唇齿,东北一带花马池、定边出入之要津。自灵州而南至郡城,由固原迤东至延绥,相距各四百余里,其中唯此一县襟带四方。实银夏之门户,彬宁之锁钥也。”战国秦长城由西而东,横跨环江,越过萧关故道,沿河设塞,筑城建关,建在此交叉点上的萧关,即是在长城上建的关口,也是长城史上最早的关口之一,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萧关不是一个独立的关塞,它与秦长城的战略地位是密切相关的。秦长城以及在环县境内沿长城修筑的城镇堡寨,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另外,县城周围的果儿山、玉皇山、城东塬三大烽燧及城子岗、沈家台、城东沟口的城障,将县城团团围在中央,构成牢固的人工屏障。三大烽燧筑在萧关的制高点上,既可遥相呼应,又能俯瞰环江、城西川,城东沟三水交汇的所有地域,关内、外5平方公里的河谷、山川、道路、村舍等尽收眼底,高下纵横形成立体防御体系,其设计之精心,布局之巧妙,令世人叹为观止。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范韩祠的石碑文中,对环县和萧关的战略地位,亦有类似的记述:“... ...盖似鹿阝延、环庆、中原之咽喉,西夏必争之地也,若非范韩二公出奇制胜,势相联属,则鹿阝延未知,而环庆危矣,环庆危而关中随之。”

萧关故道亦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对于陇右人民安居乐业、发展经济、交流文化、繁荣商贸、方便交通皆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文化史上一条极为重要的文化带,那么,萧关亦是这一文化带上璀璨的一环。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用智慧、信念、血肉筑成的。它始终服务于中华民族,服务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保护先进,保护和平,反对侵略,反对战争。它不止一次地防止或缓解了历史上可能出现的倒退行为。它的这种历史光辉,是永远不会泯灭的。唐宋以来,世人以它的名子命名的各种萧关就有十几个。.

§ 历史作用

汉代的萧关原本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北宋时,政府为了防御西夏,又在汉代萧关故址以北200里,重筑萧关,位置是今宁夏同心县南。

自战国、秦汉以来,萧关故道一直是关中与北方的军事、经济、文化交往的主要通道。旧《环县志》载:“其疆域西北与宁夏固原势若唇齿,东北一带花马池、定边出入之要津。自灵州而南至郡城,由固原迤东至延绥,相距各四百余里,其中唯此一县襟带四方。实银夏之门户,彬宁之锁钥也。”战国秦长城由西而东,横跨环江,越过萧关故道,沿河设塞,筑城建关,建在此交叉点上的萧关,即是在长城上建的关口,也是长城史上最早的关口之一,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萧关不是一个独立的关塞,它与秦长城的战略地位是密切相关的。秦长城以及在环县境内沿长城修筑的城镇堡寨,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另外,县城周围的果儿山、玉皇山、城东塬三大烽燧及城子岗、沈家台、城东沟口的城障,将县城团团围在中央,构成牢固的人工屏障。三大烽燧筑在萧关的制高点上,既可遥相呼应,又能俯瞰环江、城西川,城东沟三水交汇的所有地域,关内、外5平方公里的河谷、山川、道路、村舍等尽收眼底,高下纵横形成立体防御体系,其设计之精心,布局之巧妙,令世人叹为观止。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范韩祠的石碑文中,对环县和萧关的战略地位,亦有类似的记述:“......盖似鹿阝延、环庆、中原之咽喉,西夏必争之地也,若非范韩二公出奇制胜,势相联属,则鹿阝延未知,而环庆危矣,环庆危而关中随之。”

萧关故道亦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对于陇右人民安居乐业、发展经济、交流文化、繁荣商贸、方便交通皆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文化史上一条极为重要的文化带,那么,萧关亦是这一文化带上璀璨的一环。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用智慧、信念、血肉筑成的。它始终服务于中华民族,服务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保护先进,保护和平,反对侵略,反对战争。它不止一次地防止或缓解了历史上可能出现的倒退行为。它的这种历史光辉,是永远不会泯灭的。唐宋以来,世人以它的名子命名的各种萧关就有十几个。

距环县城北二里的萧关与早已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长城一样,屹立在广袤无垠的北方原野已达2000余年,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辛勤和智慧,反映了苦难和光辉的过去,艰苦与光荣的历程,它将永远对我们中华民族以力量的启迪。

中央电视台30集大型专题片《走遍关中》,关于萧关的由来、故址和战略地位描述的既形象而恰当,曰:“萧关是一种地名,萧关是一种形态,萧关是一种情节,萧关是一个变数,萧关是一个随着朝代的变化和防御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的战争防御带”。

§ 景色介绍

秦汉萧关所在的这段峡谷地,山势险峻,景色秀丽,山涧河水涌动着流人泾河。春天,瓦亭峡的山峦上野桃花盛开,天夭灼灼;入夏时节,这里的山峦早已被茂密的森林和灌木丛所掩映,郁郁葱葱;入冬时节,泾水凝固成一条白色的带子,山上为雪景所染,白茫茫一片,秋日里那经霜而变成各色样的山峦景象全被雪景取代;如若是遇到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时,又是另一番北国雪原的景象。无论春夏秋冬,当你在萧关峡谷涧沿泾水而行时,总有一种清静绝妙的感觉。

秦汉萧关,指三关口至瓦亭峡这一险要的地带,这里虽非绝壁,却险峻雄奇。处在这一防御地带上的瓦亭,地处六盘山东麓边缘,实质上是萧关的重要屏障。这里不但雄峰环拱,深谷险阻,易守难攻,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而且有泾水南出弹筝峡三关口,是萧关由南向北天然形成的一个防御体系。而今,这里四季泾水涌动,潺潺生辉。春来野桃花遍野满山,夏秋山色滴翠,黛墨远映,伴以高架桥涵,火车出入,天堑通途,也是游人观览的去处。

§ 萧关印象

作为中原自然屏障四塞之一的萧关,汉唐时就是军事要地,统治者曾派重兵驻守,保护古都长安。顾祖禹称萧关为“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每当人们提起萧关,就把它与胡笳羌笛、蒿草满目、白骨累累、野兽出没无常的凄凉景象联系起来,多少忧国忧民的文人墨客,曾亲身经历了萧关道路之险要、环境之恶劣、战争之残暴场面,用手中的笔记载了古萧关过去发生的历史。

汉饶歌在《鼓吹曲》中写道:“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描述了萧关周围山头报信用的烽堠处处皆是,大部队出发迎敌的壮观场面。“贺兰山便是戎疆,此去萧关路几荒。无限域池非汉界,几多人物在胡乡。”作者顾非熊对萧关道路荒芜,城池失陷,多少有名的人物沦为胡人统治的异乡的情景做了描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心情。李昌符到前线之前,想象萧关一带群众妇孺皆兵,共同抗击外敌时写到:“渐绝风沙暗,萧关欲到时。儿童能探火,妇女能缝旗。川少衔鱼鹭,林多带箭麋。暂来戎马地,不敢苦吟诗。”“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北极转愁龙虎气,西戎休纵犬羊群。”杜甫在听到官军收复萧关陇地一带,长达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即将结束这一消息后,心情喜不自禁。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蓬侯骑,都户在燕然。”作者途径萧关,慰问攻袭吐蕃的官兵时,对景物做了细致的描写,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 “凉秋八月萧管道,北风吹断天山草”“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赛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作者岑参、王昌龄对萧关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由于连年不断的战争,萧关道上牺惶场面进行了描述。萧关道上不知留下多少将士的脚印,他们告别妻儿老小,在外戍关,妻子的牵挂让人揪心,“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朝亦有所思,暮亦有所思。登楼望君处,霭霭萧关道。掩泪向浮云,谁知妾怀抱。玉井苍台庭院深,杨花落尽无人知。”表达了陈玉兰、刘云两位女子深切思念为国戍边的丈夫的依依之情。

萧关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出东南可直驱中原大片沃土,北过黄河直至广阔的大草原,向西可通向甘肃、新疆等辽阔地域。秦、唐、宋、元等先后在萧关周围设郡立县,建关筑城。秦设乌氏县,修长城,汉置高平城,汉武帝曾六出萧关,唐通丝绸之路,宋修城寨,元设安西王府。在历史上,萧关百姓曾饱受匈奴、吐蕃、金、西夏、蒙古等少数民族的进犯之苦,这里曾发生过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争,有的将士常年守关,由黑发变为了白发,发出“今未部曲尽,白首过萧关”的感叹,有成千上万的将士魂游萧关,蒿草满目,芦草纵生,尸骨遍野。

事过境迁,已经很少有人知晓萧关及萧关所发生的历史了,尽管山头上仍然留存着打仗报信用的烽堠,秦长城的痕迹依稀可见,但那已经成为历史的见证。现在的萧关再也没有“一行书信千行泪”的凄楚与无奈和“时危多战垒,猛将守萧关”的战争场面。蒿草已经被生态林草所覆盖,古丝绸之路被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所替代,中宝铁路、银武高速公路、312国道横贯萧关南北,使昔日万夫莫开的关隘变成通途。萧关道上的固原城一改过去萧条景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这个曾为多民族、多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传播的重要驿站,如今更是如虎添翼,信息畅通,商品繁荣,50万回汉儿女团结一心,共谋振兴经济之大计,同赴小康大道。

§ 图片列表

秦汉萧关

§ 门票价格

§ 交通提示

§ 相临景点

北供家清真寺 北海 禅佛寺石窟 朝那城 朝那湫渊 党家岔堰塞湖 灯盏山 东岳山 二龙河 二龙河古木 二十里铺拱北 古城 固原关帝庙 海原清真大寺 荷花苑 葫芦河 九彩坪拱北 老龙潭 凉殿峡 隆德城 南城村清真寺 彭阳城关清真寺 清水河 秋千架 扫帚岭石窟 石窑寺石窟 丝绸之路在固原 隋唐木峡关 唐六盘山 唐陇山关 唐石峡关 唐宋萧关 唐驿藏关 唐制胜关 文澜阁 无量山石窟 五峰山 西湖公园 硝河清真寺 禹王庙铁塔 月亮山 钟鼓楼 火石寨 固原城 北象山 沙沟拱北 须弥山石窟 堡子山 安西王府 盐湖 天都山石窟 百泉故址 璎珞宝塔 泾河源旅游区 北联灵湫 战国秦长城 挂马林海 隋唐石门关 西安州古城 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固原清真寺 南华山风景区 九龙山 秦汉萧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