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
释义

§ 基本资料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

梨园戏发祥于11世纪的泉州,流传于闽南地区,因保存有宋、元、明南戏的很多剧目及音乐、表演形态,而被称为“活化石”,是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成立于1953年,是目前这个剧种唯一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建团以来,剧团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戏曲文化为己任,着力抢救、继承、发展梨园戏艺术传统,取得了优异成绩。1954年,梨园戏《陈三五娘》参加华东戏曲汇演,荣获各项大奖,后又荣获文化部优秀剧目奖,并被拍成彩色影片。《节妇吟》荣获首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第四届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并在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居各奖项榜首。近年来新创作的《陈仲子》获田汉文学奖,《董生与李氏》、《皂隶与女贼》获曹禺文学奖。

近20年来,在省级、国家级汇演及比赛中,有40多人次获得最高奖项。梨园新秀曾静萍,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全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并获上海第二届戏剧表演艺术白玉兰主角奖,“天下第一团”调演优秀演员奖,福建省水仙花最佳女演员奖。

剧团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先后出访日本、菲律宾、意大利、新加坡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

§ 剧团概况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是梨园戏硕果仅存的专业演出团体。该团组建于1951年,是目前全球唯一的梨园戏专业表演团体。自一九五三年以来,以弘扬中华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

民族优秀戏曲文化为己任,在抢救、继承、发展梨园戏艺术传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九五四年,以传统剧目《陈三五娘》参加华东戏曲汇演,荣获多项大奖,后又获文化部优秀剧目奖,并被拍成彩色影片。从此,“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梨园戏以其古老典雅的风姿,蜚声海内外,在中国戏曲界赢得了卓著声誉。一九五五年、一九五九年、一九八五年、一九八八年、一九九六年、一九九八年等剧团多次奉召晋京,先后以优秀传统剧目与新创剧目获文化部艺术局嘉奖。其中新编梨园戏《节妇吟》获首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第四届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荣登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各奖项榜首。新编梨园戏《皂隶与女贼》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董生与李氏》获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并荣膺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一九九零年文化部授予全国剧团管理先进团体称号。一九九一年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一九九九年剧团参加上海首届国际艺术节,得到专家与广大观众的赞誉。

剧团现有演职员一百一十五人,其中享有高、中级职称者五十多人,在近十年福建省及全国性会演或比赛中,多次获得“优秀剧目奖”,有六十多人次获得“白玉兰主角奖”、“优秀演员奖”和“金牌”等较高奖项。现任团长、青年演员曾静萍,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全国戏剧二度“梅花奖”及“白玉兰”主角奖获得者。八十年代以来,剧团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先后出访意大利、日本、德国、瑞典、荷兰、菲律宾、新加坡、印尼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并与世界各国的不少文化艺术团体与学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2003年,剧团应邀赴法国参加“中法文化年”演出,深得赞誉。并与世界各国的不少文化艺术团体与学者建立联系,赢得不仅是荣誉上,更是文化艺术价值上的广泛承认。

新建的“梨园古典剧院”建设项目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是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泉州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梨园古典剧院”。该剧院于2008年底投入使用,该院位于繁华的市区中心地段,地理位置好,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在泉州市区新门街芳草园,建筑面积6270平方米,是一座集文艺演出、排练、练功及艺术资料馆、展览馆和剧团办公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古典剧院。同时也是一座蕴含传统风格,设施齐全,能较好地展示泉州丰富戏剧表演艺术,能够适应和服务日益发展的泉州旅游文化市场,成为泉州一座多种戏剧艺术,特别是古老戏剧艺术的长期与固定的对外展示、演出和接待的重要文化活动场所。同时也是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的办公所在地。

§ 部门机构

长:曾静萍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

责:剧团的法人代表,领导剧团事务。

党委书记:陈锦洲

责:组织领导党员,发挥党对剧团的方针指导,协调剧团工作。

副 团 长:张纯吉

责:负责艺术业务工作。

副 团 长:曾国忠

责:负责剧场的管理运营工作。

办 公 室:负责日常的文书、人事、宣传、接待、员工福利、后勤服务等剧团公共事务。

财 务 室:负责剧团日常财政事务。

资 料 室:负责剧团艺术档案、资料及陈列室的管理维护事务。

剧 目 室:负责剧团的剧本创作整理工作。

剧场办公室:负责剧场的运营管理工作。

舞 美 组:负责剧团演出的舞美、服装、化妆、道具、音响、灯光、装置等工作。

演 出 队:承担日常演出业务工作。

§ 剧种发展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

梨园戏,悠久的称呼;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这一古老剧种的仅存载体;二者相得益彰,个性鲜明,有如精美的宋元瓷器,以优雅、独特的姿态和语言立于艺术之林,被誉为“古南戏遗响”、“天下第一团”。

魅力传统

梨园戏滥觞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并曾在闽南语系地区广泛流播,距今已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其发祥地——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地方文化的哺育,以及数百年来代代艺人的薪火传承、不断创造,使梨园戏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典戏曲尤其是宋元南戏的诸多文学、演出形态,其剧本文学、音乐唱腔、表演科范,在中国戏曲艺术长廊中,堪称独具一格。

梨园戏分为小梨园(七子班)和大梨园的“上路”、“下南”三流派,各有其保留剧目“十八棚头”和专用曲牌,同时还保留了一些唐代戏弄名目的小戏,如《士久弄》、 《妙择弄》等。上路存有不少南戏脚本,多数敷演忠孝节义,如《王魁》、《朱文》、《蔡伯喈》、《王十朋》、 《朱买臣》 、《刘文龙》等;下南也保存较多古代剧目及本地特有剧目,古朴粗犷,生活气息较浓,如《商辂》、《李亚仙》、《苏秦》、《岳霖》等;小梨园又称“七子班”,以生旦爱情戏见长,文词典雅,曲调缠绵、表演细腻,如《蒋世隆》、《董永》、《韩国华》、《朱弁》、《陈三五娘》、《吕蒙正》、《高文举》、《郭华》之类,而《陈三》一剧更是以其文学性、舞台性的高度统一,标志着梨园戏攀上地方戏曲艺术的时代高峰。

梨园戏在表演上,有一整套代代承传的科范,其基本动作称为“十八步科母”,无论生、旦、净、末、丑、外、贴,均受其严格规范;手势丰富多姿,细腻独特,与敦煌壁画中的人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梨园戏音乐为曲牌连缀体,泉腔演唱,保留了不少唐宋大曲法曲,与古乐南音有着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许多曲目至今仍在弦管中广为传唱;乐器以箫弦伴奏为主,琵琶系南琶,横弹,与唐制相仿;二弦乃晋代奚琴遗制;洞箫即唐之尺八;打击乐以南鼓(压脚鼓)为主,打法独特,在其他戏曲种类中绝无仅有。

传统是一条河流,梨园戏在数百年的流淌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风格,人们在钩沉稽古之时,也许将被她对古代社会生活的丰富表现力所折服,将被其中的唐风宋韵所沉醉……

生命传承

一九五三年,经中央文化部批准,建立实验性的省级梨园戏剧团,如烟散去的梨园子弟重新聚到一起,开始了梨园戏的抢救、薪传、研究、发展工作。一九五四年,以整理上演的传统名剧《陈三五娘》及折子戏《入窑》等参加华东戏曲汇演,一举夺得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音乐奖、舞美奖、乐师奖,苏乌水等四名演员获一等演员奖,从此,这一濒于灭绝的剧种以古朴优雅的姿态重现剧坛;一九五五年,该剧又获中央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剧本奖,在戏曲界享有卓著声誉;“上路”老戏《朱文》手抄本的发现并整理上演,为梨园戏赢得了“活文物”、“古南戏活化石”的美誉,蜚声海内外;在老艺人的帮助下,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

剧团先后抢救、整理并上演了《朱弁冷山记》、《高文举》、《吕蒙正》、《李亚仙》、《苏秦》、《刘文龙》、《郭华》、《王魁》、《董永》、《王十朋》等一批优秀传统剧目;二零零零年伊始,剧团加大抢救传统剧目力度,整理上演《陈三》、《蔡伯喈》、《刘智远》、《蒋世隆》、《朱买臣》、《尹弘义》等剧的优秀传统折子戏,共计16出,特别是《陈三》一剧的抢救性排演,更是引起国内及港台地区文史界、戏曲界的广泛关注;一九五五年、一九五九年、

一九八五年、一九八八年、一九九六年、一九九八年剧团六次奉召晋京,在中南海及北京等剧场进行演出,先后以优秀传统剧目与新创剧目获文化部嘉奖。其中新编梨园戏《节妇吟》获首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第四届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荣登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各奖项榜首;《董生与李氏》入选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新编梨园戏《皂隶与女贼》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新编历史剧《蔡文姬》以其对人物的独特认识和文化关怀获得广泛好评;一九九零年文化部授予全国剧团管理先进团体称号;一九九一年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建团以来,在福建省及全国性会演及比赛中,共有一百多人次获得较高奖项,现任团长曾静萍更是以其精美动人的表演艺术,成为福建省第一个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奖”获得者;1999年剧团参加首届上海国际艺术节,龚万里凭着出色的演出,获得上海“白玉兰奖”。

剧团现有演职员120余人,下设艺术委员会、剧目创作室、音乐创作室、舞美工作室、2个演出队及相关科室,秉着抢救、继承、研究、薪传优秀的梨园戏艺术;创作演出艺术精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宗旨开展工作,已成为对外开放和旅游文化的重要窗口,并且以示范性的形象在城乡演出。

梨园戏的生命在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授中延续,梨园子弟不是把她看作一条静止的长河,而是融入其中,在尊崇和固守的同时,不断的发扬光大。

优势传播

梨园戏所具有的博物馆意义和文化遗产意义是其传播的文化优势和沟通优势,2002年,作为我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被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梨园子弟努力在保护和传播的良性互动中寻求平衡,自八十年代以来,剧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两次召开“南戏艺术研讨会”,结集出版论文60余篇,出版《南戏新证》、《梨园与梨园戏析论》、 《梨园戏艺术史论》等著作,协助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出版《泉州传统戏曲丛书》,同时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艺术团体、学者的联系,先后出访意大利、日本、新加坡、菲律宾、印尼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2003年,梨园戏传统名剧《陈三》作为“中法文化年”的首脑项目,在巴黎城市剧院演出。梨园戏在固守传统艺术的同时,以面向世界的姿态和语言,赢得不仅是荣誉上的、更是文化艺术价值上的广泛承认。

以尊崇守望传统、以感悟用心传承、以思考发展传播。梨园戏有着厚重的历史源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文史价值,是其他传统文化所不能比拟的,她身上凝聚着先民的心血,散发着中华灿烂文化的气息。 [1]

§ 艺术特色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

梨园戏在角色行当和演出形式方面有这样几个主要特点:梨园戏的行当设置沿用宋元南戏的旧制,早期只有生、旦、净、丑、贴、外、末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大梨园增加了老旦(也叫老贴)和二旦,一般不超过七人(但近几十年来又增加了一些角色), 由于梨园戏的角色比较少,所以往往要演员兼扮,比如说这一出生演这个人物,到了下一出这个人物不用上场,生就可能扮演其他的人物,所以只能演文戏。由于有了兼扮,梨园戏就有相应的规定,一个戏的某个人物只能由固定的某一行当来扮,不能随便地兼扮。大梨园还有"棚主",就是每一出戏都要有扮演某个人物的某个行当来充当固定的棚主,由这个角色来掌握这出戏的演出,这算是古代的一种舞台调度手法。传统剧目保留了宋元南戏的体例,往往以男主角命名。

开场一般先打"头落鼓",全班人员"落棚脚",做演出准备;打"二堂鼓",上演《八仙贺寿》;接下是"跳加官"、"相公爷踏棚"。梨园戏剧目大多数是用男主人公来命名的,每一个戏的开场,都要有生脚坐场当引子,叫做"头出生",即使演折子戏也有这样的排场。

生有四个方面的戏:相当于南戏的"副末开场"。

▲ 纱帽戏(官生),如《王十朋》中的王十朋;《朱弁》中的朱弁等。

▲ 破衫戏(穷生),如《朱买臣》中"逼写"的朱买臣;《苏秦》中"真不第"的苏秦;《吕蒙正》中"验脚迹"的吕蒙正。

▲ 生巾戏(文小生),如《高文举》中"打冷房"的高文举;《周德武》中"相命"的周德武。

▲ 小角戏,即扮演安僮之类的人物。

小梨园、上路、下南三个不同路子的行当还各有所侧重。小梨园以生、旦、贴、丑为四大柱(即四个主要行当),以生、旦、贴为主的戏叫"幼脚戏",以丑为主的戏为"粗脚戏"。上路老戏则以生、旦、净、丑为四大柱,下南老戏则以净、丑、外、末为四大柱。大梨园还增加了老贴和二旦,但是一般也不超过七人。另外,大梨园(上路、下南)和小梨园在旦角分行上也各有不同大梨园有大旦、二旦、小旦之分,这三个行当在一个戏的不同场口可以扮演同一个人物。

大旦,主要担负戏中唱念较难、情绪跌宕较大的场口,如《王魁-走路》的谢桂英;《孟姜女-送寒衣》中的孟姜女,这些戏都是唱做并重,许多场面全靠单人表演。

二旦,演的是同一个戏的喜剧场口,老艺人称为佻戏(轻佻之意),如《周德武-行香相命》中的张瑞英;《朱买臣-逼写》中的窦氏。这些戏生活气息、人情味较浓,重念白,全本戏的第二折,就是女主人公上场的戏,所以叫"二出旦"。这出戏由小旦扮演,同时,还要担负扮演结场时大团圆戏中女主人公,另外还要扮演丫头、书僮之类的角色。

小梨园的旦角分行不像大梨园老戏那样。小梨园的大旦,要扮演整本戏中的女主人公。如《陈三》中的黄五娘, 《吕蒙正》中的刘月娥,都是由大旦自始至终演完。梨园戏的表演优雅细腻,有一套极其独特、严谨的基本程式,称为"十八步科母", 对表演的手、眼、身、步等的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定,如"举手到目眉,分手到肚脐,拱手到下颏"等,大、小梨园的表演只有粗犷与细腻之差异。除十八科母外,各行当都各有自己特殊的科步身段,如官生与末行的"十八罗汉科",净与官生的"马鞭科",老生的须功,生、旦的扇法及眼法,也各有成套的程式。其中,遗存了一些傀儡动作,载歌载舞,古朴、幽雅、细腻,别具风格。

梨园戏还根据人物和戏剧情节的需要,创造了"十八雨伞科"。如《孟姜女-送寒衣》中的单人伞舞,表现人物顶风冒雨艰难地行进。其中有表现遇雨的张伞,怕水泥泞的蹑足撑伞,逆风斜风的顶伞,狂风四起的旋伞,暴风起伏的升降伞、飘伞、放伞等表演动作,组成了一套伞舞表演。 因为所有传统戏目都是文戏,没有武打场面。所以如有战斗或动武情节,都用台词交代,作暗场处理(个别武打场面也独具一格),必须要做的武行表演,也用特有的身段示意,舞而不武。[1]

§ 精品剧目

传统剧目

梨园戏,是用闽南语泉州腔演唱的优秀地方剧种,正因为她起源形成于福建泉州,流行区域曾涵盖闽南、台湾及东南亚等地。正因为她的历史沉淀深厚,故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

而弥足珍贵地保留了宋元南戏的许多戏曲形态,文辞清雅,曲乐优美,科步独特,表演细腻,在海内外享有“宋元南戏活化石”的盛誉。

梨园戏分为小梨园(七子班)和大梨园的“上路”、“下南”三大流派,各有其保留剧目“十八棚头”和专用曲牌。上路存有不少南戏脚本,多数敷演忠孝节义,如《朱文》、《蔡伯喈》等;下南则较多地保存本地特有剧目,古朴粗犷,生活气息浓厚,如《郑元和》 、《苏秦》等;小梨园以生旦戏见长,文辞典雅,曲调缠绵,表演细腻,如《蒋世隆》、《陈三》等。

梨园戏在长久的历史渊源中衍化为小梨园、上路、下南三个不同的流派。旧时的梨园戏班多采用露天戏棚的表演形式,各自的看家剧目俗称“棚头”。梨园戏三大流派各有自己专有的“十八棚头”,但是都供奉“相公爷”为戏神,都自称源于唐玄宗时的宫廷表演机构——梨园,旧时戏班演出时都挂“梨园班”灯笼。故而解放后,三派合一,统称为“梨园戏”。

下南戏包含有13个剧目:《苏秦》、《梁灏》、 《吕蒙正》 、 《范雎》 、《文武生》、《岳霖》、《刘秀》、《刘永》、《刘大本》、《周德武》、《周怀鲁》、《百里奚》与《郑元和》。

上路戏包含有18个剧目:《苏秦》、《苏英》、《程鹏举》、《朱文》、《朱寿昌》、《朱买臣》、《尹弘义》、《刘文龙》、《林招得》、《姜明道》、《曹彬》、《杨六使》、《王魁》、《王祥》、《王十朋》、《赵盾》、《孙荣》与《蔡伯喈》。

小梨园有16个剧目:《陈三五娘》、《吕蒙正》、《高文举》、《朱弁》、《韩国华》、《刘知远》、《蒋世隆》、《郭华》、《葛希亮》、《杨文广》、《西祁山》、《宋祁》、《江中立》、《王昭君》、《田淑培》和《崔抒》。

以上三家剧目,上路老戏的剧目比较古老,保留了部分古南戏剧目;下南老戏的剧目生活气息较浓,插科打诨较多。小梨园剧目则以生、旦戏见长,往往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古代爱情故事。三派在剧目上各自有其看家戏,称"棚头",彼此不能互演,就是同一故事题材的剧目,在情节、戏路等方面也不一样;在表演上,有统一的程式,音乐上都唱南曲,与曲艺南音彼此有着密切的渊源与交流关系。三派各有其专用曲牌,风格各有不同,伴奏均以琵琶、洞箫为主,用南鼓指挥。

以后,下南戏,上路戏、小梨园逐渐合流,形成了以"下南腔"(又称"泉腔")为主体,以泉州音为正宗的梨园戏。

梨园戏不但以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更以保存着大量的南戏剧目而赢得"活化石"之美誉。据统计,仅以上47个剧目中,属于宋元南戏的就有26种。其中除了被古人称之为"戏文之首"的《王魁》、《赵贞女》、(即《蔡伯喈》)以及《朱文》、《刘文龙》、《郭华》、《刘知远》等外,另有《韩国华》、《朱寿昌》、《江中立》、《田淑培》、《宋祁》、《姜明道》、《刘永》、《尹弘义》、《刘阮》、《杜牧》、《梁意娘》、《苏盼奴》、《颜臣富》等二十多个为梨园戏所独有的传本或存目。

新编剧目

《董生与李氏》

《节妇吟》

《蔡文姬》

《皂隶与女贼》

§ 文化交流

1954年 《陈三五娘》参加上海华东戏曲会演。

1955年 6月,晋京汇报演出:《陈三五娘》、《入窑》、《桃花搭渡》、《唐二别妻》。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

1956年 12月,上海天马影片厂摄制彩色戏曲影片《陈三五娘》。

1959年 6月,出省巡回演出,并晋京参加庆祝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演出《高文举》、《朱弁冷山记》、及折子戏《十朋猜》、《摘花》、《昭君出塞》、《桂英走路》。

1959年 7月,晋京演出优秀传统剧目:《陈三五娘》、《高文举》、《朱弁冷山记》、《吕蒙正破窑记》。董必武副主席会见本团演职员。

1959年 12月,香港华文影片公司将梨园戏《郭华》拍摄为戏曲影片《胭脂记》。

1962年 4月,赴深圳演出剧目《陈三五娘》《高文举》、及折子戏《桃花搭渡》。

1980年 9月11日—20日,应香港联艺娱乐有限公司邀请,赴香港北角星光戏院演出《陈三五娘》、《苏秦返乡记》、《朱文太平钱》、《李亚仙》及折子戏《摘花》、《打赶》、《入窑》。

1985年 9月,应日本国文化厅、日本广播协会等六个单位的邀请,赴日参加亚洲民族艺术节。在东京国立剧场演出《李亚仙》中的“踢球”、“莲花落”二折。

1985年 11月,第三次晋京,进入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演出《李亚仙》、《枫林晚》。

1986年 10月,应菲律宾文化中心、皇都影剧院中心等华人社团的邀请,赴菲律宾演出剧目《李亚仙》、《苏秦》、《天之娇女》、《绣花女》、《苏英》、《荷珠配》、《高文举》、《村姑传奇》、《十五贯》、《林娘》、《喜脉案》、《寄子别传》、《陈三五娘》。

1987年 4月,赴上海演出《李亚仙》、《陈三五娘》。

1988年 4月,在泉州举办南戏学术研讨会。

1988年 12月,赴京参加首届中国戏剧节,演出《节妇吟》。

1989年 10月,赴南京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节目《笼吹乐舞》。

1990年 5月,参加上海艺术节,演出《节妇吟》。

1990年 11月21日,赴厦门参加闽南金三角戏剧交流展演,在厦门人民剧场演出《节妇吟》。

1990年 10月8日,应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主席林蒂尼邀请,赴意大利巴勒莫参加“蒙德罗国际文学奖”颁奖典礼,演出折子戏《玉真行》、《赏花》、《踢球》、《莲花落》。

1991年 10月14日—29日,应新加坡国家剧场信托局邀请,赴新加坡进行交流演出,演出《李亚仙》、《节妇吟》、《陈三五娘》、《苏秦》、《高文举》。

1992年 5月,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演出《节妇吟》。

1992年 10月,赴广州演出《节妇吟》。

1994年 9月,赴香港参加庆祝国庆45周年庆典演出。

1994年 11月,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参加东南亚民俗与表演艺术讨论会。

1997年 8月,赴台湾鹿港参加由国立中正文化中心主办的[海峡两岸梨园戏学术研讨会,演出《陈三五娘》、《节妇吟》、《李亚仙》、及折子戏《士久弄》、《玉真行》、《过桥》、《摘花》、《冷温亭》。

1998年11月,晋京参加古老剧种晋京汇报演出,演出《董生与李氏》。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

1999年 11月,参加首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董生与李氏》《皂隶与女贼》。

2000年 9月,赴印度尼西亚东爪哇,参加泉属会馆成立五十五周年庆典活动,演出折子戏专场。

2000年 11月6日—20日,应台湾雅韵艺术传播有限公司邀请,赴台演出《朱文太平钱》、《冷房会》、《买胭脂》、《入山门》、《打赶》、《入窑》、《赏花》、《十朋猜》、《裁衣》、《玉真行》、《入温府》、《打冷房》、《苏秦》、《董生与李氏》。

2001年 5月16日—23日,应香港泉州同乡总会的邀请,赴香港参加香港泉州同乡总会成立十二周年暨第六届董事就职典礼活动,演出《董生与李氏》、《节妇吟》、《高文举》、《踢球》、《莲花落》。

2002年 8月3日—10日,应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邀请,赴港参加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五周年庆典演出。并赴澳门参加会庆联欢园庆活动,演出《真女行》、《入牛府》、《莲花落》、《三娘夺槌》、《战瓜精》、《井边会》、《逼父归家》、《赏花》、《买胭脂》、《朱文》;并举行讲座,讲解梨园戏音乐曲牌、科范名段等。

2002年 10月23日—11月10日,应台湾雅韵艺术传播有限公司邀请,赴台湾演出传统剧目《陈三》,以及《大归》、《事久弄》、《逼写》、《踢球》、《莲花落》、《摘花》、《裁衣》、《公主别》等折子戏。

2003年 6月,赴新加坡参加新加坡艺术节演出活动。

2003年 6月,赴德国参加“环球之魂”戏剧活动演出。

2003年 8月22日—26日,应日本“舞蹈白洲”2003实行委员会以及舞蹈资源研究所的邀请,赴日本参加山梨县白洲町艺术节活动,演出《朱文太平钱》。

2003年 9月,赴山东参加首届中国滨洲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演出新编小戏《请戏》。

2003年 10月25日—31日,应澳门东石同乡会的邀请,赴澳参加庆祝亚洲东石(仁和)联谊恳亲会暨澳门东石同乡会成立八周年及会所落成典礼。演出《苏秦》、《长乐宫》、折子戏“睇灯”、“踢球”。

2003年 10月16日—21日,赴法国巴黎参加中法文化年文艺活动,演出《陈三》。

2003年 11月30日—12月6日,应香港泉州慈善促进总会的邀请,赴港演出《苏秦》、《韩国华》、《长乐宫》。

2004年 2月,第三届“海丝文化节”,演出《陈三》。

2005年 2月,第四届“海丝文化节”,演出《董生与李氏》。

2005年 3月,赴英国伦敦参加“世界之魂”艺术节演出。

2006年 2月13日,第五届“海丝文化节”,演出《李亚仙》。

2006年 10月25日—30日,应日本冲绳国立剧场邀请,赴日本冲绳参加中日传统艺术交流活动,演出《朱文》及若干折子戏。

2006年 11月8日—14日,应新加坡菲利亚制作公司邀请,由省文化厅组成的“福建戏剧综合表演团”赴新加坡进行为期7天的访问演出;演出折子戏《睇灯》。

2006年 12月24日­­—29日,应香港中华文化城有限公司邀请,赴港参加文化交流演出,演出《董生与李氏》、《节妇吟》以及折子戏《睇灯》、《昭君出塞》、《雪梅教子》。

2007年 6月5日,赴北京参加第二个国家文化遗产周开幕式,演出折子戏《赏花》。

2007年 6月15日­—7月6日,受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组派,赴法国蒙彼利埃参加艺术节友好演出,演出折子戏《玉真行》、《留伞》。

2008年 4月28日­—5月8日,应台湾台南市文化中心邀请,赴台湾台南参加“郑成功文化节”交流活动,演出《苏秦》及折子戏《踢球》、《莲花落》。

2008年 7月25日—8月3日,赴京参加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艺活动,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十八步科母之魅”专题讲座及“梨园雅韵”专场音乐会,并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三场《董生与李氏》。

2008年 10月18日­—23日,赴杭州参加杭州剧院建院30周年庆典活动,演出《董生与李氏》。并赴南京参加31届世界戏剧节展演,演出《董生与李氏》。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

2008年 12月28日—2009年1月9日,梨园古典剧院落成,剧团乔迁新团部,举办昆剧、莆仙戏、梨园戏三大古剧展演活动。

2009年 5月11日—18日,应台湾台北市立国乐团邀请,赴台湾参加2009年台北市传统艺术季音乐会,表演“梁祝”题材折子戏《士久弄》。

2009年 5月25日—6月6日,赴德国参加友好城市文化交流活动,演出折子戏《赏花》、《玉真行》。

2009年 6月1日,在本团举行“水仙花”戏剧比赛颁奖典礼及福建省梅花奖演员名段展演。

2009年 6月22日—6月29日,参加福建艺术团赴香港举办“海西先行新风采”宣传推介活动,演出折子戏《睇灯》片段。

2009年 8月9日—8月12日,应澳门泉州同乡总会邀请,赴澳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及澳门泉州同乡总会理监事就职典礼活动,演出《李亚仙》。

2009年 10月11日—19日,赴北京参加国家大剧院民歌展演活动及“红色经典”戏曲演唱会,演出《陈三五娘》“看这书”片段,及红色唱段《风雨送春归》。

2009年 11月3日—11日,赴港参加2009年国粹香江校园行文化交流系列活动,进入香港高校进行专题巡回讲座,演出《玉真行》、《赏花》、《董生与李氏·巫山云散》片段。

§ 主要艺术家

吴捷秋(一级导演,代表作品《陈三五娘》);

王仁杰(一级编剧,代表作品《枫林晚》、《节妇吟》);

苏彦石(一级导演,代表作品《枫林晚》、《李亚仙》);

李文章(一级作曲,代表作品《节妇吟》);

曾静萍(一级演员,代表作品《朱文太平钱》、《苏秦》);

蔡亚治(二级演员,代表作品《李亚仙》);

苏乌水(二级演员,代表作品《陈三五娘》);

施织(二级演员,代表作品《朱弁冷山记》、《吕蒙正》);

许长欣(一级舞美设计,代表作品《枫林晚》、《节妇吟》);

汪照安(二级作曲,代表作品《董生与李氏》、《皂隶与女贼》);

陈济民(二级演奏员,代表作品《枫林晚》、《节妇吟》);

吴明森(二级演员,代表作品《李亚仙》、《陈三五娘》);

龚万里(二级演员,代表作品《皂隶与女贼》、《董生与李氏》);

江丽丽(二级演员,代表作品《李亚仙》、《吕蒙正》);

李红(二级演员,代表作品《陈三五娘》、《皂隶与女贼》);

庄长江(二级导演,代表作品《王魁》、《乐羊子》);

苏兆平(主任舞台技师,代表作品《节妇吟》、《董生与李氏》)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