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砖文集拓
释义

§ 概述

砖属于建筑用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用途广泛,是房屋、城墙、道路、陵墓的主要用材。中国最早的砖发现于陕西扶风云塘的西周晚期灰坑中。此类砖用于贴筑土墙表面,有保护和装饰作用。砖的普遍使用在春秋战国时期,形状有方形、长方形、曲尺形,用来铺地、砌墙。战国时还有空心砖,上压印花鸟纹,多用于贵族墓中。秦代,随着制陶业的发展,砖的生产规模扩大、烧造技术进步。砖的质量提高,品种增多。秦砖主要有铺地砖和空心砖两种。有子母砖、五棱砖、曲尺形砖、楔形砖等。铺地砖砖面饰有太阳纹、米格纹、小方格纹、平行线纹等,空心砖多模印有几何纹饰,或用阴线刻划龙纹、凤纹。同时铭文砖、画像砖在秦代开始出现,铭文多为戳印的“玺印式”,画像内容也很简单。西汉前期,真正的砖出现了,它们被称为“小型砖”,以区别体积庞大的空心砖。其特点是小型、实心、长方形或正方形,长度从20多厘米到30多厘米不等,用于各种建筑物。装饰图案以几何纹为主,这是汉代在建筑方面的一大发明。西汉时期,大型建筑普遍用砖铺地,空心砖墓也广为流行。东汉时,空心砖突然衰落乃至绝迹,在四川地区流行起了画像砖,专门用于墓室,内容丰富,主要反映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西汉武帝以后,砖文内容不断丰富,表现形式也摆脱了“玺印式”的模式,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东汉时,砖文由关中地区扩大到中原及江南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砖文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盛行。隋唐以后,逐渐衰落下去。砖文为历史、考古、古文字及书法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是与甲骨文、金文、玺印文字、石刻文字同等重要的铭刻资料。

陈介祺(1813-1884),清末金石学家,著名的收藏家。字寿卿、酉生,号簠斋、伯潜。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方略馆分校。咸丰四年(1854)辞官归里,自号海滨病史、林下田间大夫。好藏古物,又长于墨拓,工古文字学。簠斋收藏之富,鉴别之精甲于天下,仅举其有铭文者,计商周铜器248件、秦汉铜器97件、石刻119件、砖326件、瓦当923件、铜镜200件、玺印7000余方、封泥548方、陶文5000片、泉镜镞各式范1000件。陈氏于古文字学之贡献有鉴古、考古、释古、博古四个方面。与吴式芬、吴云、潘祖荫、吴大澂等文字之交甚密。卒于光绪十年(1884),享年72岁。

兹选照拓片两幅。一为第一册第二十八页双件砖拓,为三国魏甘露三年(258)的纪年砖与同年八月丁亥之“菱迴纹砖”;另一为第三十四页单件纪年砖,为东汉永元六年(94)之“击鼓出行图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2: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