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秋葵 |
释义 | § 简介 秋葵 种中文名:秋葵 种拉丁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 (L. ) Moench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 原产地:非洲东北部阿比西尼、埃及及加勒比海一带或热带亚洲。 是否栽培:栽培 秋葵又名黄秋葵、黄蜀葵、羊角豆等,原产于非洲或热带亚洲。由于秋葵果实呈长条状,尾端尖细,颇似女人的纤纤玉指,英国人帮它取了一个颇为浪漫的名字“美人指”。在中国萍乡地区称为洋辣椒。目前黄秋葵已成为人们所热追高档营养保健蔬菜,风靡全球。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荚,又分绿色和红色两种,其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深受百姓青睐。20世纪初由印度引入我国,近年来,在日本、台湾、香港及西方国家已成为热门畅销蔬菜,在非洲许多国家已成为运动员食用之首选蔬菜,更是老年人的保健食品。种子可榨油,黄秋葵油是一种高档植物油,它的营养成分和香味远远超过芝麻油和花生油。 § 形态特征 秋葵 秋葵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吸收力强,茎直立分枝,被刚毛,高1一2.5米。叶10到20厘米长,呈掌形分裂,有5到7个裂片,裂片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钝锯齿,叶柄细长,中空。花直径4到8厘米,花瓣由白到黄,花瓣根部有红色或紫色斑点,色艳丽,具观赏价值。果实为蒴果,似羊角,长8-20厘米,绿色或红色,内含多颗种子。种子球形,灰黑色,千粒重约55克。 茎:植株直立性,高约1公尺多,全株被有绒毛,茎部木质化,自基部节位生侧枝数条。 叶:叶互生,叶之上下两面被有粗毛,掌状3~5裂或浅裂,在植株下半段的叶片较为圆阔大形,自上半段起叶片逐渐变为细狭小形。另有圆叶种,叶型圆阔如蓖麻叶。叶柄长,中空,叶背有白色透明小颗粒。 花:花腋生,花腋在主株上第4~10多节开始着生,以后通常每节着生一花,花为完全花,花瓣黄色,通常是5片,基部暗红色,花期仅有数小时,当天午后即萎谢,花谢后3~4天左右便可采收嫩果。 果实:果实为蒴果,长10余公分,细长似羊角或辣椒,果皮薄革质,先端尖细,果色从淡绿至深绿色,亦有紫红色者;果形可分长果形或短果形,5角至多角,也有呈圆形者。果实含有特殊黏滑物质,更具有特殊香气或风味。果实老熟后转呈黑色,木质化纵裂,心室间有薄膜间隔,每一心室(子室)有种子10粒多,种子球形,比豌豆稍小,灰褐色。 § 生长习性 秋葵性喜温暖喜光秋葵性喜温暖喜光、耐热怕寒,不仅要求光照时间长,秋葵耐旱、耐湿、不耐涝,秋葵对土壤适应性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 秋葵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台湾、广东、湖南、福建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怕积水和风吹,宜在疏松肥沃扣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 § 价值分析 每100克秋葵所含营养素 食用价值:秋葵已成为人们所热追高档营养保健蔬菜,风靡全球。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荚,又分绿色和红色两种,其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深受百姓青睐。近年来,在日本、台湾、香港及西方国家已成为热门畅销蔬菜,在非洲许多国家已成为运动员食用之首选蔬菜,更是老年人的保健食品。种子可榨油,秋葵油是一种高档植物油,它的营养成分和香味远远超过芝麻油和花生油。秋葵为低能量食物,是很好的减肥食品之一。 药用价值:秋葵的根在中医上有清热解毒、去脓和疏通血脉的功效,还能治筋骨损伤。秋葵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对眼睛、皮肤都有帮助。秋葵所含的特殊黏液,可以保护肠胃道;纤维则能帮助消化,预防便秘,防止贫血及骨质疏松。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 其含有铁、钙及糖类等多种营养成分,有预防贫血的效果。它分泌的黏蛋白有保护胃壁的作用,并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改善消化不良等症。含有维生素A,有益于视网膜健康、维护视力。对青壮年和运动员而言,秋葵可消除疲劳、迅速恢复体力。同时秋葵嫩果中含有一种黏性液质及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鼠李聚糖、蛋白质、草酸钙等,经常食用帮助消化、增强体力、保护肝脏、健胃整肠。 秋葵含有特殊的具有药效的成分,能强肾补虚,对男性器质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是一种适宜的营养保健蔬菜,享有“植物伟哥”之美誉。 另外由于黄秋葵富含有锌和硒等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防癌抗癌。加上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纤维,不仅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且能使皮肤美白、细嫩。 观赏价值:秋葵植株高,夏、秋开花,花大美丽,适用于篱边、墙角点缀,包可作林缘、建筑物旁和零星空隙地的背景材料。 § 食用指南 秋葵之切法 秋葵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合胃炎、癌症、胃溃疡、贫血、消化不良食用,特别是青壮年、运动员、护肤女士、男士更应该多吃; 2、但是秋葵属于性味偏于寒凉的蔬菜,阴虚体质者如胃肠虚寒、功能不佳、经常腹泻的人不宜过量;肠胃功能较差者,过食可能造成腹泻。 3、用量建议:每次50-100克。 料理方法: 秋葵可凉拌、热炒、油炸、炖食,做色拉、汤菜等,在凉拌和炒食之前必须在沸水中烫三五分钏以去涩。它的属性偏寒凉,烫熟后蘸掺有蒜末、辣椒末的酱油食用,可以稍微平衡它的寒凉,但脾胃虚寒、容易腹泻或排软便的人,还是不宜吃太多。秋葵加入咖喱和其它调味料一起煮,味道便回然不同,对秋葵不大习惯的人,不妨一试。秋葵也能生食,洗净后冷藏能保存几天,鲜味不减。不过,秋葵跟蔬菜一样,因为含有较多的钾,洗肾病患要烫过再食用。料理时,可把汆烫后的秋葵,卷上培根,再撒点起司粉,用锡箔纸包覆后放进烤箱烘烤,由于秋葵跟起司都富含钙质,可以增加钙质的摄取量。 最适合的器皿:铝、不锈钢、搪瓷器皿。 忌用铜、铁器皿烹饪或盛装,你会看到秋葵很快地变色。对人体虽无伤害,味道却会打折扣,也不美观。虾米秋葵 最适合的切法:整根或切半。 秋葵是很有营养的一种蔬菜,尤其是里面的籽和胶液更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所以最不流失营养的吃法就是整株烹饪。如嫌太大,充其量也只能对半切开、切十字刀或切段,千万不可切薄片或丝。 最适合的烹饪方法:炒、炸、炖。 炒,对于营丰富的蔬菜,我们一贯提倡大火快炒,变色出锅,因为本身鲜嫩,不用放过多调料,就连盐也是起锅前放。清炒或与虾、肉配都不错。 炸,有营养的东西不要让它直接过油,外面裹上鸡蛋液、玉米粉或包上肉片、培根之类再炸,不光内里不损,且外焦里嫩十分爽口,外面包裹东西的味道也入到秋葵里了。 炖,宜与肉类及海鲜炖汤,这时对半切开秋葵更合适,让秋葵的营养炖进汤里,味道渗进主料里。 § 储存方法 秋葵之储存秋葵在较高的温度下,由于呼吸作用相当快速,使组织快速老化、黄化及腐败。最好储存于7℃~10℃的环境中,约有10天的储存期。不可净碎冰直接撒在果实上面,否则会产生水伤斑点。买来秋葵后要防止擦伤,否则擦伤后数小时即变黑。 最适储存温度:7℃-10℃。 在7℃-10℃之间能储存10天。秋葵在较高温度下会因为呼吸作用加快而使组织迅速老化,黄化和腐败。7℃以下会发生冷害,即表面出变色、斑点及腐败。若将碎冰直接撒在秋葵上2、3天内就会产生水伤斑点。 最适合的保存方式:单独包装。 因为秋葵极易受到擦伤,擦伤后很快就会变黑,所以不论是在挑选还是储存时,都要单个取放,不要挤压。放冰箱前最好用保鲜袋装好,并尽量让它们平排躺置。[1] § 挑选方法 秋葵果实 1、看长度:比比你的中指。 因为基本上来说秋葵越小越嫩,一般在花谢后3-5天采摘,过迟纤维多了就失去了食用价值。长度为5-10厘米是最好的(人的中指一般长约8厘米,可作参考),再长的秋葵只适合留种了。 2、捏软硬:用手轻轻捏捏,感觉不发硬,有点韧度为好。 秋葵不像黄瓜,越硬越新鲜。相反,越硬的秋葵说明它越老,里面的种子已经发硬滞口,且肉里纤维已过多,吃起来完全没了独特的香味和柔嫩的质感。 3、查表面:饱满鲜艳,脊上有毛的。 新鲜的东西总是很饱满的,秋葵也一样,表面应平而无皱,没有斑点和伤痕。再看色彩是否匀称鲜亮,常见的是绿秋葵,以自然鲜绿色为好,带点嫩黄色的更嫩,是我们的首选。表面皱缩或褪色的,就不新鲜了。而颜色发暗发干则是老了。秋葵的表面有一层细毛,这也是它鲜嫩的一个标志,如若每条脊上的绒毛都在就更好,说明没受什么挤压。 4、闻:清香。 新鲜的秋葵有一股自然的清香,就像下雨时你能闻到青草的香味一样。老的和不新鲜的秋葵都会缺乏香味。 5、划:手划即破。 这种方法对于瓜果类是百试不爽——指甲轻轻一划,破而有汁的就是最新鲜的。 § 繁殖与栽培 秋葵种子秋葵虽然有个“秋”字,但每年3到11月都是它的播种及采收期,5到9月则是主要盛产季。 常用播种繁殖。4月春播,种子大,用穴播,覆土2厘米,播后7-10天发芽,发芽迅速整齐。种子有自播繁衍能力。幼苗株高10厘米时可进行间苗或移苗,6月,每穴留苗1株。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并保持土壤湿润。花蕾形成时、蹭施1次磷、钾肥。花期注意设支撑物,以防风吹倒伏。常见叶斑病、锈病和蚜虫、金龟子危害。病害发生前,可用等量施波尔多液喷洒预防。虫害用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杀。 秋葵是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株高可达1公尺多,开黄色的花,花谢一周后,即可采收嫩果食用,食用的嫩果以幼果毛尚存,而种子细腻白色才是上品。植株如生长老化时,可将修剪保温,让它越冬,成多年生。植株如生长老化时,可将修剪保温,让它越冬,成多年生。 § 主要品种 秋葵果实 1、五角:日本育成,株高约1m,果实呈五角形,果深绿色,有光泽,结果多,种子中多,品质优良,产量约2000千克/667平方米。 2、新东京5号:日本育成,株高15m左右,叶片掌状3-5裂,花黄色,荃部暗红色,十分美观。果长约20cm,5个心室,果深绿有光泽,纤维少,最高产量3000千克(667平方米)。 3、五福:台湾农友公司供种,株高1.5m左右,节间短,叶较小,着花节位低,中早熟。 4、农友早生1号:农友公司供种,较五福早熟。[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