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子开店》 |
释义 | § 剧情介绍 《二子开店》剧照二子没有考上大学,在家待业闷得慌。他的朋友麻杆听说街道办事处有意让他们几个待业青年承包一家已经倒闭的小客店,让二子挑头。俩人一商量挺对心思,于是他们便开始招兵买马。两人首先来找顺子。顺子和二子从小一块长大,因跑买卖,被人家坑得倾家荡产,还蹲了几个月班房。现在找了个挣钱不低的工作,不想和二子他们干。麻杆极力推荐英子,这姑娘因充当第三者丢了工作,她爽快地答应了。几人又找到了没爹没妈的大虎和不堪忍受继父虐待的小豆。五个人凑到一起,一心想把客店办好。不料,工商局根本不相信他们,嫌他们没有资金。最后,二子带着几个小伙伴回到家里,用甜言蜜语讨二子妈喜欢,让老太太拿出家里的积蓄当资本,二子爹老奎做担保人,终于领了执照。小客店办起来了,但困难不少,有拆台的,有捣乱的,但二子不泄气,按照大饭店的规矩,对服务员进行基本功训练,还从饭店里搞到一批积压的服装让他们穿上,连父亲老奎也穿上了有点滑稽的工作服,当上一名顾问兼勤杂工。就这样,小店还真“火”了起来。英子和二子渐渐有了感情,她主动向二子吐露了爱慕之情。可是,二子知道麻杆一直爱着英子,二子不想做对不起哥们儿的事情。老奎听了和英子吵过架的张大菊的谗言,说什么也不同意二子和英子好,还把当初垫付的资金抽回,麻杆吵着要为英子和二子决斗。好好的客店办不下去了,二子无奈,在门口挂上了停业的招牌。真停业了,麻杆他们又傻了眼,思前想后,又一个个回到了小客店。老奎和老伴看着这群可爱的孩子于心不忍,又交回了存折。二子的小客店又开张了。 § 幕后故事 《二子开店》导演王秉林谈影片幕后故事《二子开店》剧照在《二子开店》之前,我还拍过一部父子题材的影片就叫《父与子》,也是陈强父子来演的,那是我第一次当导演,其实已经做过不少影片的编剧了。早些时候我在演员剧团做演员,是电影学院66届表演系毕业,赶上“文革”刚毕业就失业,十年之后已经过了当演员的黄金期,改行做编剧,继而做导演,后来被黄宗洛笑称是编、导、演“三才”。 可能个性使然,我对喜剧片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兴趣,也想下工夫把它研究透了,我第二部编导的影片《二子开店》应该是有意的探索,其实喜剧拍摄是件困难事,有很多拍正剧的导演不一定能把握好喜剧,因为搞笑是最容易出现偏差的,创作者最怕观众看了不笑,就很容易步入单纯追求笑料的歧途。所以我说在“笑”上做文章并非易事。 观众其实很聪明 喜剧从人物出发很重要,二子、麻秆、英子、小豆、大虎都是一个个立得住的人物,个性非常鲜明。好的喜剧一定要有内涵,或者说应该是“寓教于笑”,比如小旅馆开张,二子用捡来的旧衣裳给这伙人“改头换面”,并且要微笑服务,我其实是期望小青年们能够不断完善自身。风格样式还要保持一致和统一,我给影片简单分成四部分,大家可以对照内容去想,“招兵买马”然后“改头换面,再后来是”身正不怕影子斜“,最后是”好马不吃回头草“。 那些喜剧中惯用的“巧合法”、“误会法”只能根据情节产生,应该是剧中人物“人为”的,决不能是创作者“人为”的,不要以为是创作者指挥观众,观众其实是很聪明的,创作者的刻意而为明眼观众一下子就能明白。这是在拍片之初我就跟全剧组明确下来的,之前准备工作充足,拍起来就很顺利。 我拍的电影从没赔过钱 影片当年由青影出资拍摄,总共就花了四十多万元,可谓是超低投入了,因为当时各厂的武打片、枪战片都是二百万元以上的投资,但是这个片子很轻松地赚回了二百多万元,而且在电视上重复播出都数不清有多少次了,因为电视上经常看到重播,有时自己都看烦了,但是观众看不烦,最近刚在电影频道播过,时隔这么多年了,老少观众照样爱看。 我说我们这一辈人心里的责任心太重了,我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因为心重,所以很多时候不能像更年轻的一辈导演那样放得开。《二子开店》其实有我对当时社会上那些戴着墨镜、穿喇叭裤,整天没事干在马路上转悠的年轻人的看法,我对社会的矛盾不回避,我希望他们能够自食其力。 影片拍摄过程中,演员表演很松弛,我和陈强是老朋友了,和陈佩斯、梁天他们这些年轻人沟通起来也比较好,虽然也有些分歧和矛盾,但是都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拍完后社会反响不错,我也仍在思考喜剧拍摄的方法,应该说在《斗鸡》(陈裕德主演)和《宫廷斗鸡》(黄宗洛主演)中就比较成熟了,当时给了我一个“高产优质”导演的称号,因为我拍的电影从没赔过钱。[1] § 导演简介 王秉林王秉林,中国电影编剧、导演。1949年出生于河北静海。他从小生活在大杂院里,这使他具有很浓的平民意识。后来他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表演系科班出身的他却干起了编导,其中最主要原因便是他认为自己身材比较矮小,在银幕上没有优势。从1982年起,他就执笔创作,先后有 8个电视剧,10个电影剧本问世,大部分电影剧本由他自己搬上银幕。 王秉林对喜剧情有独钟,他的第一部影片《父与子》便属于生活喜剧。第二部《二子开店》深受观众喜爱,该片情节轻松,幽默诙谐,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此后,他又导演了《金鞋》 、 《女模特的风波》 、 《斗鸡》 、 《黑白人间》 、 《宫廷斗鸡》等几部电影,票房收入均不错。他拍喜剧片从不一味搞笑,总是寓教于乐,能够以俗见雅,以小见大,以浅见深。影片的风格朴实,很少拔高调。由于他工作成绩突出,1991年被评为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工作者,他还被称为“能编能导,多产高质”的平民导演。《黑白人间》是一部大悲剧,表现了旧的社会体制下做鬼容易做人难,虽然风格与前几部影片截然不同,但却同样获得了成功,王秉林以实例证明自己不只会拍喜剧。近年来,他依旧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在影视界耕耘。 § 主要演员介绍 陈强陈强(1918— ),原名陈庆三,籍贯河北宁晋徐家河,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918年出生,幼年时期家境贫寒,随父母逃难到太原,1936年在太原念中学时,课余参加太原青年剧社和新生剧院的进步戏剧演出活动。1937年他随战地总动员会宣传团在晋西北演出。1938年到延安,考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表演理论和表演技巧,1939年毕业后参加晋察冀边区联大文工团,西北战地服务团等戏剧演出活动。1942年主演喜剧《二大伯》受到欢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工团演员。1945年在大型歌舞剧《白毛女》中饰演恶霸地主黄世仁,因以精湛演技刻画黄世仁凶残丑恶的嘴脸而一举获得成功。1947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后在《留下他打老蒋》 、 《桥》等影片中饰演角色。1953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55年入北京电影学校表演专修班学习。1961年在影片《红色娘子军》中饰演地主南霸天,于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1964年获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不仅擅演反派角色,还参加拍摄多部喜剧片。如《三年早知道》 、 《父与子》 、 《瞧这一家子》等。 陈佩斯 陈佩斯 曾用名:陈小二 出生年月:1954.02 出生地:吉林-长春 籍贯:山西 父亲是著名演员陈强。因为大哥的出生时,父亲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所以大哥得名布达,他得名佩斯。他是一位热爱思考的艺术家,正是因为思考,不断的超越过去成了一种必然。探索的路上,喜剧这道风景,成为了他一生追求的事业。 15岁到内蒙生产建设兵团;1973年碰巧“八一”厂准备招收新学员,最终陈佩斯精彩的表演折服了大家,从《万水千山》的匪兵乙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1973年考取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 1986年任中央广播说唱团演员。 1988年获第十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演出喜剧小品,颇受观众欢迎。与朱时茂的小品组合更是大受欢迎。 1991年组建海南喜剧影视有限公司,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最早的集影视创作、制作、发行为一体的民营股份制止业, 1993年更名为大道影业有限公司。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 1994-1995年还分别在中央台“东西南北中”开辟了“佩斯快乐岛”、北京有限电视台“天乐时光”栏目。 1995年在广播电影电视部举办的评选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中国影星”活动电动中被首选为1978-1988年度最有影响的“中国影星”。 电影作品: 《瞧这一家子》 《法庭内外》 《琵琶魂》 《夕照街》 《出门挣钱的人》 《父与子》 《二子开店》 《少爷的磨难》 《京都球侠》 《傻冒经理》 《父子老爷车》 《猎字99号》 《爷俩开歌厅》 《临时爸爸》 《赚它一千万》 《编外丈夫》 《孝子贤孙侍候着》 《太后吉祥》 《好汉三条半》等21部故事片。 张静林 张静林艺名:安雯 出生日期:5月25日 出生地:天津 血型:o型 星座:双子 身高:165公分 出道年龄:10岁 她10岁就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凭著导师张君秋老师的举荐,安雯进入《红楼梦》剧组,竞争林黛玉没有成功,最后她演了晴雯,演完后张静林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安雯。1986年,《红楼梦》拍完后,安雯带著好玩的心态,花5元钱报名参加了北京的一个歌手大赛。就在那次比赛上,她遇见了和自己相伴18年的爱人苏越———这个谱写了《血染的风采》 、用《黄土高坡》吹起中国西北风的男子。苏越对安雯一见钟情。1988年安雯后来随苏越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从事京剧和歌舞剧的比较学研究。1994年回国以歌手身份重新开始演艺生涯。代表作有《月满西楼》 、 《蜜月独身》 、 《我伴彩云飞》 、 《风雨一世情》等。2001年将多年创作的散文、词、小说和剧本出版成书,名为《永恒恋人》 。 § 相关评论 简单的智慧 有机会坐公交车在下午六点从城里穿过的话,你会看到穿着大裤衩赤膊的汉子在路边傻站。一阵吵架声起,从胡同里必然无中生有地冒出不少穿着宽大衣服刚洗完头的妇女,奔走,然后观望。同样赤膊或穿宽大衣服的老头老太太,摇着头或是摇着扇子,若有所思,天晓得,其实他们什么都没想。《二子开店》剧照这样的市井坊间,容易给人聪明圆滑的印象。其实真的未必。 “二子”就是通行于此的一个灰色词语,含义丰富,但根本上不脱“愣头青”或者“傻子”的意思。其实被称呼为“二子”的未必傻,称呼别人为“二子”的却往往真的不得志。陈佩斯以《二子开店》为代表的一批“二子”电影,就是用这种自嘲的态度,来展现一个体验者的智慧的。 不管什么时候,看《二子开店》总能把人带到80年代那阳光灿烂的记忆中去。简单爱,简单乐,简单闷。一幕大戏,讲的就是一个待业青年开小旅馆的事,再加上点插科打诨阴差阳错的套路,主人公感情生活的波澜,就成了。 《二子开店》之前,电影银幕已经经历了一个相当自觉的复苏和再造过程。不管掺杂了多少伤痕与反思,大家重又得到机会认认真真讲故事,只是太聪明而又太沉重。 人这种复杂的动物,却往往喜欢看别人的错误,表现自己的聪明,太认真了反倒不讨好。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二子”,这是陈佩斯的智慧。 留洋回来的英达,在干事业的过程中,学会了低调。而“二子”陈佩斯却是从无可奈何开始了自己的低调。念到小学,插过队,回城从匪兵乙演起。很多人在考虑如何剑走偏锋的时候,陈佩斯他爹还在为这没啥手艺和学问的儿子的生计发愁。多年后,这个孩子除了认死理地跟人打版权官司之外,就没什么自鸣得意的架子和手段,承包了个荒山头,也就真的住了进去。所以在《二子开店》里就有了这么个待业青年,还有一帮没出息的愣头青哥们儿,连想做坑蒙拐骗的事儿,都时时透着一股小家子气,反正小毛病不断,大恶不敢。一群“二子”。 这出戏里最充满自嘲“二子”精神的,有两条线索,也是两个暗喻。一个是二子开店,一个是二子恋爱。二子开店,充满了80年代特有的热诚与直白。开一个小旅舍,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所有的困难,在这里,最后都只是一个态度问题。虽然需要老爷子的钱和面子,可一帮待业青年只要端正了态度,世界就是他们的。那个时候称呼大学生为天之骄子,可第一批春风得意的,却真的就是这样一群“二子”。到如今,在一句“态度决定一切”口号的背后,先富起来的“二子”们反倒开始努力充电,让自己复杂复杂再复杂了。 二子的恋爱,就开始让人笑出眼泪来了。二子爱上的,是个美女,还有为人不齿的第三者经验。银幕上的比喻,搬到现实中来,真的让人伤神,也无可奈何地告诉活着的一群人,没有十全十美。偏偏是这一点的所得,在故事里,却又得在二子和麻秆儿两个半斤八两的穷汉之间引发争夺。感情本来就是奢侈的事情,还这么残酷地要“二子”们去面对。至此,再回头去看美女追二子时候,在公园里的那一段暧昧的对白,就真觉得,简单真好。 《二子开店》结尾留了一个略带伤感的开放结尾,“二子”系列的其他影片大多也选择了这个套路,这是还没有习惯撒泼打诨闹剧的观众所熟悉的,谈不上什么教条。可是笑声中的眼泪却在故事进行的过程中已经留在了我们的心里。这是一切简单爱、简单闷又简单讨我们喜欢的“二子”们的悲剧。也是甘当傻子的陈佩斯的智慧之处。[2] § 相关新闻 1.陈佩斯《二子开店》(2006年1月31日12:15播出) 《二子开店》海报[ CCTV-6 ] 时间:[ 2006月01月26日 ] 《二子开店》 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1987年摄制 编导:王秉林 主要演员:陈强、陈佩斯、张静林、黄玲、 梁天、崔斌、李楠、金萍、韩影、刘佩琦 故事梗概: 二子没有考上大学,在家待业闷得慌。他的朋友麻杆听说街道办事处有意让他们几个待业青年承包一家已经倒闭的小客店,让二子挑头。俩人一商量挺对心思,于是他们便开始招兵买马。两人首先来找顺子。顺子和二子从小一块长大,因跑买卖,被人家坑得倾家荡产,还蹲了几个月班房。现在找了个挣钱不低的工作,不想和二子他们干。麻杆极力推荐英子,这姑娘因充当第三者丢了工作,她爽快地答应了。几人又找到了没爹没妈的大虎和不堪忍受继父虐待的小豆。五个人凑到一起,一心想把客店办好。不料,工商局根本不相信他们,嫌他们没有资金。最后,二子带着几个小伙伴回到家里,用甜言蜜语讨二子妈喜欢,让老太太拿出家里的积蓄当资本,二子爹老奎做担保人,终于领了执照。小客店办起来了,但困难不少,有拆台的,有捣乱的,但二子不泄气,按照大饭店的规矩,对服务员进行基本功训练,还从饭店里搞到一批积压的服装让他们穿上,连父亲老奎也穿上了有点滑稽的工作服,当上一名顾问兼勤杂工。就这样,小店还真“火”了起来。英子和二子渐渐有了感情,她主动向二子吐露了爱慕之情。可是,二子知道麻杆一直爱着英子,二子不想做对不起哥们儿的事情。老奎听了和英子吵过架的张大菊的谗言,说什么也不同意二子和英子好,还把当初垫付的资金抽回,麻杆吵着要为英子和二子决斗。好好的客店办不下去了,二子无奈,在门口挂上了停业的招牌。真停业了,麻杆他们又傻了眼,思前想后,又一个个回到了小客店。老奎和老伴看着这群可爱的孩子于心不忍,又交回了存折。二子的小客店又开张了。 1月31日 12:15 CCTV-6播出 2.曾执导《二子开店》导演王秉林病逝 [ 海峡都市报 ] 时间:[ 2006月02月08日 ] 本报讯 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王秉林于2月2日深夜因哮喘病突然发作与世长辞,享年62岁。他曾经导演过的《二子开店》、《斗鸡》等片都是中国喜剧电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王秉林导演的女儿王雨虹向记者介绍,在病榻之上,父亲还一直坚持创作,由他编剧的电视剧《金字招牌》大年除夕刚刚制作完成,而病情刚有起色的父亲此时已经出院回家过年,却没想到病情突然恶化,最终也没能看上这部电视剧一眼。王秉林和陈强、陈佩斯父子共同创作的“父与子”系列喜剧电影是上世纪80年代最受欢迎的电影作品,其中的《二子开店》是王秉林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导演作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