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稻蝽
释义

§ 简介

rice bug   稻绿蝽   昆虫纲半翅目(Hemiptera)。  作物害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水稻等

植株的汁液为害。

常见种类

有蝽科的稻黑蝽 (Scotinophara lurida)、

稻绿蝽(Nezara viridula)、 白边蝽(Niphe elongata)、四剑蝽

(Tetrodahisteroides)和缘蝽科的大稻缘蝽(Leptocorisaacuta)。

§  特征

①稻黑蝽。体长6~9.5毫米。黑色椭圆形,小盾片舌形,伸至腹末。分布于中国淮河以南各省,以及印度、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寄主植物有水稻、甘蔗、小麦、玉米、豆类等。在中国南岭以北年发生1代,华南年发生2代。

②稻绿蝽。体长12~15毫米,淡绿色,小盾片三角形,前缘有3个小白点(图2)。中国除内蒙古、宁夏和黑龙江以外的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也见于东南亚、欧洲、美洲和非洲。为害水稻、小麦、玉米、高粱、棉花、豆类等。中国淮河以北一年发生1代,淮河至长江1~2代,长江以南至南岭2~3代,南岭以南4~5代。

③白边蝽。体长11.5~13毫米,长盾形,淡黄褐色,前胸两侧角和前翅前缘黄白色。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自治区),以及东南亚各地。为害水稻、玉米、高粱等。长江流域一年发生2代。广西柳州3代。

④四剑蝽。体长15~19毫米,黄褐到灰黑色,头部两侧片和前胸两侧角向前

突出,呈4个剑状物。分布于中国河南信阳至南京一线以南,为害水稻及稗等。在广西柳州和福建大多一年发生 2代。

⑤大稻缘蝽。体长16~17毫米,体细长,茶褐带绿色,头部前伸,前胸背板长大于宽,小盾片三 角形,腹部边缘露出翅外。稻黑蝽

§ 分布

分布于南方稻区,以华南较多,也见 于印度和东南亚。为害水稻、小麦、玉米和豆类。广西一年发生4~5 代。各类稻蝽除四剑蝽以刺吸水稻苗期叶片汁液为主外,余皆以刺吸谷穗汁液为主,造成秕谷和不实粒,直接影响产量。各类稻蝽均以成虫在杂草丛间或表土缝中越冬。雌成虫产卵于寄主 叶片上,聚成卵块。初龄若虫有群集性。以后分散为害。成虫和若虫有 假死习性。除四剑蝽和白边蝽外,其余成虫有趋光性。在水稻抽穗扬花 至乳熟期,集中为害稻穗,黄熟期即转移到其他寄主植物上生活。在山 丘区稻田发生较多,尤以杂草多、生长繁茂的稻田受害较烈。防治方法 包括结合冬春积肥铲除田边、沟边杂草,减少越冬虫源;水稻抽穗前放 幼鸭啄食,以及喷洒农药敌百虫等。

§ 稻蝽对水稻的危害及防治

在广东,为害水稻的蝽象(臭屁虫)主要有两个类群,即蝽类和缘蝽类。常见的有20余种。以稻绿蝽、稻黑蝽、大稻缘蝽和四剑蝽发生较为普遍。

稻蝽类若虫和成虫均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水稻叶片、茎秆、稻穗和乳熟期谷粒的汁液。水稻生长前期受害,叶色变黄,植株矮缩;心叶受害,影响正常生长,尤其穗部受害形成半白穗或白穗。稻蝽象在水稻抽穗后发生较多,往往造成减产。如稻绿蝽,水稻抽穗后,成虫、若虫群集穗部,刺伤花器或吸食谷粒浆液,造成空粒或不实粒,严重时,空粒率达10%以上。大稻缘蝽曾于1959、1973年在广东南部稻区大面积发生,使水稻产量损失严重。因该虫主要在水稻抽穗后未成熟的穗部为害,造成秕谷或不实粒,直接影响产量。

§ 稻蝽类的防治方法:

1. 减少越冬虫源 结合积肥,冬春期间清除田边附近杂草,及时沤田,可有效地压低越冬虫口密度,减少翌年的虫源。

2. 药剂防治 水稻扬花后,蝽象从其他作物转到稻田为害,数量较多时,施药防治。可用90%晶体敌百虫每亩100克加水60公斤喷雾,死亡率常达95%。

3. 水稻抽穗前发现较多蝽象为害,可放鸭食虫,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水稻稻绿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7: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