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稷益庙 |
释义 | § 简介 稷益庙 新绛稷益庙,俗称阳王庙。南临稷王山,北望汾河水,环境宜人。在山西新绛县城西南20公里阳王村。是供奉后稷和伯益的庙堂。伯益又称伯医,相传为大禹之臣,佐禹治水有功;稷植百谷,传为谷神,后稷始教民稼穑于此,故建庙祀之。 稷益庙位于新绛县城西南30华里阳王村。南临稷王山,北望汾河水,环境宜人。这是一座供奉后稷和伯益的庙堂。创建时代不祥,元、明重修并扩建,现存山门、献亭、舞台、正殿等。 该庙的舞台之形制,倍受戏曲研究者的注目,其正殿内总计130平方米的壁画,更是深受中外美术家交口称誉。它的题材,多为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歌颂大禹、后稷、伯益教民稼穑、为民造福的事迹,表现了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坚韧不拔精神。其中彩绘的朝三圣、稷益传说、烧荒、狩猎、斩蛟、伐木、耕获、山川园林等,内容丰富,艺术精湛,堪称中国古代壁画遗产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 壁画历史 稷益庙壁画 稷益庙位于新绛县阳王镇阳王村。稷益庙壁画在稷益庙正殿东、西、南三壁上,总计130余平方米。 壁画歌颂大禹、后稷、伯益教民稼稿、为民造福的事迹和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坚韧不拔精神。东壁绘“朝圣图”,三圣帝君坐于殿中,侍女成群,百官、武将、农民朝贺侍立;或手持五谷,肩扛农具;或挑猎物,捆蝗魔,抓蚂蚁;或捧果盘,提壶浆,千姿百态。西壁绘大禹、后稷、伯益,烧荒、狩猎、伐木、祭祀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等。画法精湛,布局严谨,笔力劲健,色彩纯朴浑厚,为明代壁画中的佳品,完成于正德二年(1507)。 2001年06月25日,稷益庙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 § 壁画文学 山西新绛县稷益庙壁画:画在墙上的农业史诗 佛道宗教 宗教是整个中国壁画的重要题材,山西壁画也不例外。道观壁画的最早开端,当属汉武帝在甘泉宫建台室画天地太一诸鬼神;而佛寺壁画则始于东汉,随着印度佛教之传入中国而开始出现,如明帝刘庄命画工画佛像与清凉台及显节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非常盛兴,全国上下广建佛寺,有寺必有壁画。山西芮城永乐宫道教壁画和稷山兴化寺的元代佛教壁画是宗教类题材的典范。 历史传说及人物 明清两代的寺观壁画,如汾阳县圣母庙、新绛县稷益庙、太原晋祠关帝庙、霍州市圣母庙,反映的多是中国历史传说和历史人物,实际描绘的是人间的具体生活,如捕蝗、耕获、战事等。新绛县东岳稷益庙壁画是明代寺观壁画典型代表作之一。稷益庙壁画在题材内容上与佛、道壁画不同。壁画绘官、民朝圣及稷益传说等为主,是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为题,表现上古时代大禹、后稷、伯益为民造福的故事。其《朝圣图》与《祭祀图》都是以大殿、楼阁等建筑为中心场面。四周有百官、武将和手持五谷、肩扛农具的各种人物,其中一组恭谨前行的农民或肩挑猎物,或捆缚押送硕大如人的蝗魔,或手握蚂蚱等害虫。其壁画用笔严谨,结构紧凑,长于写实。这些壁画,都表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他们留给后人的壁画艺术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世俗生活 世俗生活也是壁画的重要内容。墓室壁画多反映了墓主人的生活场景,如宴饮、出行等。代表作品有太原王郭村北齐东安王娄睿墓的壁画。 另外,张道真元墓中还发现有一幅山水画,水墨淋漓、意境深远,具有文人画的情趣,是当时南方文人画影响北方画界的很好例证。[2] § 风俗特产 在运城地区的运城市、永济县、芮城县等地,流行着一种奇特的风俗,那就是儿子结婚时,要给父母抹红和抹黑。在儿子生下小孩以后,也要给小孩的爷爷、奶奶抹红或者抹黑。这种抹红或者抹黑,带有一种喜庆色彩。 风味特产: 闻喜煮饼、烧麦、豆沙糕、老劲子麻花、稷山麻花、解州羊肉泡馍、晋南醪糟、“三倒手”硬面馍、羊杂割 交通概况: 在山西新绛县城西南20公里阳王村。从新绛县城出发向西南约行20公里即可到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