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齐
释义

§ 简介

石齐石齐,1939年生,福建省福清县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及一级画家。 1963年毕业于福建厦门艺专,早年习西画和装饰画,七十年代倾心于中国画创作,师从黄胄。作品笔墨淋漓,色彩斑烂,强调印象和神秘感。多年来不断去探求,运用水墨语言已经到了挥洒自如的地步,而且能将西画的特点——光与色的运用,不着痕迹地融化于水墨的基本调子里。八十年代醉心于抽象艺术,以强烈和鲜明的色彩去营造出出人意表的意境,形成具象、抽象及印象三结合的画风。作品参加国内外画展,五次获奖,并引起收藏家注意。出版有《石齐绘画》、《石齐中国画》及《当代美术家—石齐专集》。 [1]

§ 生平经历

1939年9月13日生于福建省福清市。

10岁应邀为当地剧团画布景,18岁考入厦门鹭潮美术学校并参加厦门市美展和在报刊上发表作品。

1963年福建工艺美院大专班毕业,分配到北京装璜研究室。

1973年作品《迎春》参加全国美展,轰动中国画坛。

1976年调入北京画院为专职画家至今。

1970至1980年 期间作者先后创作了如《养鸡图》、《泼水节》、《满天风雪》等巨幅作品,由于用墨色有卓越成就,名噪一时。中央美院某教授称其是“色墨统一的大师“。此时期的作品,社会影响颇大,作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深得刘海粟、李可染、石鲁等专家好评。

80年代初 作者毅然放弃原有风格,转向发展了一种多元的艺术表现方法的半抽象的综合型绘画,以强烈的色块、墨团和细线,统一在自己独创的绘画语言之中,形成前所未有的艺术效果,形成中国画的新画风,促进中国画从传统走向现代,被誉为“现代中国画开宗立派大家”。但争议较大,贬褒均有。

90年代 作者热衷于装饰和表现主义的艺术特点,兼作油画、雕塑、书法。

§ 荣誉

石齐《金秋时节》 68cmx68cm

40年来,作品上百幅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曾应邀赴日本、泰国、新加坡、香港、澳门、美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地举办画展和学术交流活动。曾获日本“’86国际水墨画展优秀奖、全国美展银质奖、全国美展优秀奖、北京市美展3次获优秀奖、北京国际水墨大展优秀奖。作者撰写《中国画濒临选择》、《中国画主义》等13篇评论文章。由中国著名评论家撰写24篇文章评论作者。作品在《中国美术》、《中国艺术》、《中国画》、《香港美术》、《台湾艺术家》、《新加坡艺术天地》、《韩国艺术》等上百刊物发表。由北京电视台拍摄专题影片。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海峡两岸广播电台、香港早晨电视台、汕头电视台等均采访播放。出版个人画集:《石齐画集》、《石齐中国画》、《中国当代美术家石齐》、《石齐绘画》、《石齐艺术》和专著《石齐先生的艺术世界》。多年来作者名字、成就载入中国多种名人辞典,并由美国国际名人传记研究院载入94年第3版、第5版《国际当代名人录》、《500位世界有卓越成就著名人物名人录》和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出版的《国际知名知识分子名人传》、《世界名人传记辞典》。出版画集:《当代美术家—石齐》15集之一,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画集:《十杰》之一,香港云峰画苑出版社出版;画集:《百年100名家名画》之一,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大师》之一,北京文华出版社出版。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天安门、中南海、北京图书馆、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北京画院、天津艺术博物馆、黑龙江博物馆、吉林博物馆、厦门陈嘉庚纪念馆、日本唐人馆、日本熊本画廊美术馆、澳大利亚东方艺术馆等收藏。 [2]

§ 专家评论

石齐《女娲补天》152cm×83cm

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光辉的一席

香港评论家——郭浩满

在十多年前,我曾作一项细心的研究,主题就是“在近代至现代芸芸众多的画家中,究竟谁能成为各时代的代表性人物”。当时我订下了三项标准;其一是作品必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即无须看名字便知是谁人的作品);其二是作者成熟高峰期的作品必须具有高难度电器 (即有不可取代性和不可逾越性);其三是作者必须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这是古今真正的艺术家必具的特质)。在这三项标准衡量下,令我推崇的近代画家中,首选是任伯年,继而是虚谷和吴昌硕;在现代前辈画家中,则有齐白石、张大千、高剑父、徐悲鸿、傅抱石、潘天寿、黄宾虹、刘奎龄、李可染、林风眠、赵少昂等等。

至于现代正处艺术创作盛年的中年一代画家中,石齐则是我首先注意到的人选之一。注意他亦是因由他的作品,早在七十年代,曾令石齐名躁一时的《迎春》、《人人都在幸福中》(泼水节)等作品已充分显示他已有较鲜明的艺术个性,同时可见他具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和良好的造型能力。进入八十年代,石齐不满足已有的成就,毅然走入一条艰辛的变革之路,其间他饱受了变革中的痛苦以及外间的非议,他坚定不移地按既定目标前进,一晃就是十年,终于形成了具像印象、抽象三结合的崭新画风,产生了《霸王别姬》、《孔雀》、《钟馗嫁妹图》等一系列佳作。进入九十年代,是石齐获得艺术丰收的年代,他一方面继续深化和充实这一新画风,同时又在探索各种新的课题,可以看到他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光、色以及多层空间方面作更深入的探索,他要挑战高难度,同时要填补上一代中国绘画在光和色彩方面所留下的空白。在这短短几年间,《辉光无限图》、《白蛇传》、《歌舞之邦》、《这儿不是梦》、《罗汉宫》、《樱花颂》、《华灯初上》、《独尊图》、《三结义》等等许多代表作的产生便是最佳的明证。

在转逝而去的二十年,石齐在艰苦的艺术征途上付出了巨人的努力,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我则是一个有力的见证人。如果说十年前我是凭其画风和实力而注意他,则在十年后的今天,我可以肯定地说石齐已具备成为一代大家的三项条件,并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光荣的一席位。 石齐《紫气东来》 68cm×68cm

超越中西

读石齐的绘画------ 张晓凌(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对于近现代中国画家来讲,无论其持何种艺术观,进行什么样的艺术 实践,都要面对这样的历史课题 ,即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国画 的现代形态。对这个课题回答的优劣,已成为衡量近现代画家质 量的基本 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标准。美术史家撰写近现代史时,也大都以此标 准为写作的坐标。因 而近现代一百年的中国画史,可以看作是一代又一代 画家不断探寻中国画现代状态的历史。把石齐的绘画 放到这个历史线索中看,其意义即刻显出来。

近日灯下翻阅石齐的作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恍然回忆起十几年 前两人邂逅于朝内小街,兴致 盎然地辩论中国画前途的情景。当时石齐已 名满天下,其作品《迎春》、《人人都在幸福中》几乎妇孺皆 知,但在谈话 中,我分明能感觉到他不可遏止的继续变革的欲望。现在回过头来看,石 齐不断探寻、实 验、超越的艺术实践,几乎是二十多年中国画变革史的一 个缩影。从这个意义上,许多美术史家、批评家 将其列为当代开拓性的中国画大家。我认为,这个荣誉石齐是受之无愧的。

石齐的变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有人会对此保持疑义,理由是当 时是革命美术时代,但事实的确 如此,石齐1971年画的一幅山水,完全 可以看作当代中国山水画变革的滥觞。画面的结构、光色、笔墨大 幅度地 从传统样式中解放出来,自成一体,充满着新生的朝气,对此后中国画的 变革提供了启蒙性价值 。当时的石齐并未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他进行 变革的唯一原因,可能源自他作为一个变革者内在的天 性。

经过30多年的艺术实验,我们可肯定的说,石齐已成功创造出中国 画的一种现代状态。这个判断可以 从两点上见出:其语言的现代性和意境 的现代性。石齐进行语言形态的变革具有良好的基础:深厚的写实 功力, 娴熟的笔墨技巧,对油画、装饰画、版画、现代设计、舞台美术等样式的 掌握,对西方现代美术 的理解,均使其可以自由地调配各种元素,不拘一格,不择手段地进行语言形态的实验。在石齐的语言世 界中遨游,我们既 可以领略笔墨变化的神奇,亦可观赏到光色交融的魅力,既能在线条诡奇 的变幻中体 味传统的遗韵,又能在大墨色的冲撞中感受表现主义的力量。 说石齐的语言具有观代性。是因为他不仅大大地扩展了中国画的语言,而 且也和西方现代绘画语言大相径庭。在超越中西的基础上,创造石齐式的 语言形态来,才是石齐绘画语言现代性的要旨所在。

石齐绘画的境界和传统文人画境界相去甚远,和林凤眠绘画中境界孤 傲,冷寂也完全不同。石齐所追 求的,是通过对人性之美好的描绘,对个性弘扬,来体现人文关怀意识,因而其境界博大而热烈。

作为敢为天下先的先行者,石齐的探索仍在继续。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石齐的新作品必将在美术界引 起新的争论、增添新的思考…… [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2: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