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百丈飞瀑 |
释义 | § 简介 百丈飞瀑 百丈飞瀑位于会稽山脉主峰--西白山东侧的王院乡镜内,以其瀑布之多为江南之最,号称"江南第一大瀑布群。 百丈飞瀑深藏于崇山峻岭中,需先乘船渡过月亮湖才能一睹她的芳容。这里听不见人声鼎沸,看不到人头攒动,是一处鲜为人知的秘境。主瀑--百丈飞瀑的落差达66米,逍遥瀑、五叠泉等都各有特色。景区内还有竹林春晓、桃源天街、天池观枫诸景。 百丈飞瀑是嵊州市近几年开发的旅游景区,以瀑布的声势、规模、形态著称,号称“江南第一瀑布群”,赴百丈飞瀑游览的人逐年增多。 游百丈飞瀑有两条线路,一是从王院开始自上到下游览,另一条是从石璜境内开始,自下而上,各有千秋。车到王院山顶,很远就能听到轰轰隆隆的声音,似千军万马奔腾之势,未曾会面就给人以一种威慑感。走近了才知道,原来是瀑布从山顶的沟壑中倾泄而出,突出悬崖后,不顾一切地坠落谷底。水柱撞击巨岩时,犹如爆炸般银色的水花四射,继而发出巨大的声响。此时或许你会感叹大自然的神工造化,并不高大的群山中竟然埋设着如此使人震撼的自然奇观。 § 景观 百丈飞瀑 百丈百丈飞瀑是阶梯形瀑布,分为三漈,自古有“头漈百丈高,二漈百丈深,三漈百丈宽”的说法。 一漈百丈高。 深高207米,宽30余米素有“天下第一瀑”之称。三面绝壁如削,仰观绝壁直插云天:俯瞰壑底,如见地狱,惊心动魄。古人观渡,有“浪滚银河千壑外,被翻赤壁万山巅。夏日云散漫天雪,冬季雷轰入地泉。”的诗句(刘基孙刘貂《重游百丈漈观瀑》)。后拦坝蓄水发电,漈存流失;分引水成爆,胜景重现。近一深有一单拱石桥,名临漈桥。过桥有一亭,名观瀑亭,六柱六角。 二漈百丈深。瀑高65米,比黄果树瀑布(64米)高。瀑分上下水,当中折处有一个高27米,深8米,长50米的岩廊。岩廊西侧,是600多平方米的石坪,当中是一个长5米,宽3米的“龙井”。廊中观瀑,瀑流如帘,飘飘洒洒,犹如花果山水帘洞。《南田山志》载:“瀑流飞溅,其声如雷,旁有石室,故传为昔日吕洞宾炼丹于此。”脚下瀑流跌入深潭,便是龙潭。方圆约五亩,平如镜,绿如碧。相传潭深百丈,直通东海。有龙女端坐金椅梳妆,被一牧童看到惊讶不己;龙女即潜没潭中,不再露面。潭前十余米处有块10米长、5米高的大方石,相传龙女常从百丈深的龙潭跃出水面,在大方石上梳妆,这就是龙女梳妆台。漈旁有石似大圣,称大圣岩;有岩屹立如将军,威风凛凛,然而断臂,人称断臂将军。二漈环境优美,散布于林间的小木屋,便是二漈度假村,是休闲的胜地。 三漈百丈宽。在蝙蝠山西,瀑流大,旁边多巨石。传说女娲造雁荡山,吕洞宾造三漈与女娲相比,造就一漈、二漈;女娲得知,化女人下凡,此时吕洞宾正赶着大群巨石造三漈,仙法被女娲所破,巨石便散布滩上不动了。结果百丈宽的三漈没能全部完成。上有一高台,台上有石亭,六柱六角。于事内观景,其乐陶陶,便称“陶然亭”,为吴鸣皋先生捐建。 § 自然景观 百丈一漈高207米,誉称天下第一瀑。二漈高68米,中成水帘洞,可容300多游人观光。激流直下深谷,冲刷成百米深潭。百丈三漈犹如长纱白练,横穿在6里秀谷之中。瀑流碧潭与一帆峰、笔尖峰、老鹰峰、观音送子岩、一指观音峰相映成趣。秀丽的观赏空间,密布着瞬息变幻的自然景色。 § 名胜古迹 百丈飞瀑 百丈飞瀑景区是一处雄奇而具有神秘色彩的胜地。 一是陶氏真人炼丹台。位于一漈左侧山巅,南朝陶弘景曾在此炼丹。遗址中留有巨石岩墙、石凳、石床等,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 二是罗隐秀观瀑崖。位于一漈右侧山腰,遥遥可望,一石人紧抱石柱观瀑,陶醉入神。 三是观音洞。位于百丈三漈左旁悬崖之中,洞深20余米,宽10多米,高30余米,居中立有观音及善财童子、龙女三尊佛像。 四是三圣殿。建于观音洞左侧,殿内塑有西方三圣(弥勒、观音菩萨、大势子菩萨),殿旁有一石筑的积善塔。 五是吕洞宾道庐遗址。置身于二漈瀑布左端。民国初年,青田县令曾提出在此修建书院,由于抗日战爆发战,未能如意。 六是刘基观瀑台。位于一漈前方山巅。当年刘基到此观瀑谱写了“悬崖峭壁使人惊,百斛长空抛水晶,六月不辞飞霜雪,三冬更有怒雷鸣”的诗句。1935年,杭州名士陈叔通(解放后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一行七人,从天台山、雁荡山游览至百丈漈,叹为观止,谓远胜于雁荡龙湫。其中著名金石收藏家、西泠印社创史人之一丁铺之赋诗赞曰:“天台雁荡来,我性喜观瀑,对此百丈漈,余子皆碌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