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盛京
释义

§ 基本信息

姓名: 盛京

任教专业: 工学-材料类

在职情况 :否

性别 :男

所在院系: 材料科学于工程学院学院

§ 本人简介

1956~1961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大学本科1961~1965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研究生1980~1982美国麻省大学访问学者

§ 代表性论文

J.Appl.Polym.Sci.64,2265-2272,1997J.Appl.Polym.Sci.70,805-810,1998J.ApplPolymSci.76,488-494,2000J.Appl.Polym.Sci.67,1199-1204,1998Polymer,38(15),3727-3731,1997聚丙烯/橡胶共混体系:聚丙烯顺丁橡胶共混体系的研究(Ⅲ)

§ 参考资料

1

盛京(1625~1644)为后金(清)都城,即今辽宁省沈阳市。明洪武二十年(1387),曾在此置沈阳中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天命六年三月,努尔哈赤占沈阳。四月,由兴京迁都辽阳,是为东京。十年又自辽阳迁都沈阳。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死,清太宗皇太极即位于此,扩建沈阳城并营建宫殿。天聪八年改沈阳为盛京。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定都北京,盛京改为留都。陆续设户、礼、兵、刑、工五部,各部设侍郎,置内大臣为总管,留守盛京。三年,改内大臣为镇守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改镇守昂邦章京为镇守辽东等处地方将军。四年,改称镇守奉天等处地方将军。光绪三十三年 (1907)罢奉天将军,改设巡抚

§ 历史沿革

7200年前人类在此农耕渔猎,繁衍生息,创造出新乐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重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沈阳隶属辽东郡

西汉时期沈阳已具有城市轮廓,称为“侯城”

唐代改称“沈州”

辽代,向沈州移民,并修筑土城,生产随之发展

金代,仍沿用“沈洲”之名

1296年元代重建土城,改沈洲为“沈阳路”,归辽阳管辖。由于沈阳地处沈水(浑河)之北,以中国传统方位论,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故改沈洲为沈阳。从此,“沈阳”这一名称正式出现在史料上,距今已有702年的历史。

1386年明朝改称“沈阳路”为“沈阳中卫”

1625年清太祖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并在沈阳城内着手修建皇宫(今沈阳故宫)。

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

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为陪都

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沈阳又名“奉天”

§ 行政管理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死,清太宗皇太极即位于此,扩建沈阳城并营建宫殿。天聪八年改沈阳为盛京。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定都北京,盛京改为留都。陆续设户、礼、兵、刑、工五部,各部设侍郎,置内大臣为总管,留守盛京。三年,改内大臣为镇守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改镇守昂邦章京为镇守辽东等处地方将军。四年,改称镇守奉天等处地方将军。乾隆十二年改称盛京将军,主要负责当地军政事务﹐并兼管奉天府尹事务大臣﹐监督府尹。光绪三十三年 (1907)罢奉天将军,改设巡抚。

§ 盛京内城

明沈阳中卫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记载:“明洪武21年(公元1388年),辽东都指挥使司指挥闵忠督建沈阳城。” 这里的“城”特指“城墙”,明时城墙建成后,城墙周长9里10步,高2丈5尺,城以中心庙为中心点,内为驻兵。明洪武21年建设沈阳城墙主要用于抵御北部蒙古族、女真族的军事攻击。这是建造沈阳城墙的最初目的。据记载,嘉靖22年(公元1543年)扩建沈城,北侧“安定门”更名“镇边门”(九门,就在白塔小学对过),加固后的北门军事防御能力更强。公元1610年以后的十几年间,在后金与明代的数年征战中,沈阳明城墙除北门外,几乎全部被毁坏。

清盛京城

现在中街的道路格局保留了原来盛京城的格局即“井”字格局,中街路、沈阳路与正阳街、朝阳街就是在原来贯穿城市的四条“井”字道路基础上扩建的。四条道路将故宫围在中间,与四条道路相对应的就是八个进出城的城门,即“八门对八街”。城的东向,北为小东门(内治门),南为大东门(抚近门)。城的南向,西为小南门(天佑门),东为大南门(德盛门)。城的西向,北为小西门(外攘门),南为大西门(怀远门)。城的北向,西为小北门(地载门),东为大北门(福胜门)。

努尔哈赤进沈阳后,没有立即着手修建,而是向西进攻,仅在城内靠着镇边门内(即九门里)依照女真族建筑模式建设一个简单的“居住之宫”。后金对沈阳城墙的再次修建,是在皇太极继承汗位后。天聪元年至天聪五年(公元1627~1631年)在原来城墙的基础上建设新城,将城墙加厚、加高、加固;将明朝的四门改为八门,八旗军各守一门,城市通道由明时的十字街变为井字街。明朝原来最为牢固的北门在战争中毁坏最小,又因离努尔哈赤居住之所近,有幸在清时得以保留,成为第“九门”。此时老沈阳城内除故宫外,还有汗王宫、11座王府、六部衙门、庙宇等。

内城城墙位置即现在东、西、南、北顺城街。

§ 盛京外城

外城的建造

清朝入关后,又于1680年(康熙十九年),在城外增筑关墙,高七尺五寸(2.79米),周围三十二里四十八步(16.080公里),面积为11.9平方公里。为不规则的抹角圆形,夯土筑造,设八个关门,关门较简单,砖砌二个门柱,上有一横枋,上盖为起脊灰瓦。八关即八个边门,即:抚近门外大东关的大东进门,内治门外小东关的小东边门;德盛门外大南关的大南边门,天佑门外小南关的小南边门,怀远门外大西关的大西边门,外攘门外小西关的小西边门,福胜门外大北关的大北边门,地载门外小北关的小北边门。这样,沈阳城就有了“八门”、“八关”的区划.从城墙到关墙之间的地带叫做“关厢”,当时住在关厢里的多是所谓“伊彻满洲”,即新满洲。明确划分八旗居住界限,抚近关内及大东关为镶红旗界,内治门内及小东关为正红旗界,德盛门内及大南关为镶黄旗界,天佑门内及小南关为镶蓝旗界,怀远门内及大西关为镶白旗界,外攘门内及小四关为正黄旗界,福胜门内及大北关为正蓝旗界,地载门内及小北关为正白旗界。康熙、乾隆年间,城垣、城楼、角楼又经过重修扩建,使沈阳城更加雄伟壮观。

这就是沈阳的第一次扩城。

中国独一无二的城市布局

外郭墙大致呈不规则的圆形,在现在的万柳塘公园处,由于遇到湖水,圆形的郭墙沿着水岸修筑,相应地向内凹进去一块。郭城的建立使沈阳城更加完善了,因为历史上从周朝起,城池都是内墙外郭。但沈阳内方外圆的格局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城市布局。

盛京

从清定都沈阳这一天起,沈阳城才有了系统完善的城市建设规划,即所谓内有“井”字型大街的方城,外有圆郭,四方有四个塔寺,方城与圆郭之间有八条放射状的大街的格局,整个城平面像一个车轮的形状。这种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格局也可以说是沈阳城最早的规划。过去有人说这种格局是依据太极八卦学说设计的,即城内的中心庙为太极,钟鼓楼为两仪,东西南北四座塔为四象,八座城门为八卦,圆形的外城象征天,方形的内城象征地等。实际上内城的方型是汉族城市模式的具体体现,而外城的圆形则更表现的是满族游牧民族聚集地的建筑形式,内外城的结合是满汉民族文化融合的体现。

外城的消失

至光绪末年,大东、小东关门皆摧圮,瓮城上的城楼亦先后颓废,有的由三层改建为二层或一层,只是小西门仍保留三层原貌。在小西边门重建一座门楼,上嵌“陪都重镇”四字门额。50年代初期,为方便交通,

今天盛京大概位置

八座城门陆续拆除,今“八门”、“八关”已无存。

外城关墙的位置大致相当于青年大街---惠工街---边墙路---北边城路---东边城街---管城二街---穿过万泉公园---神农庙巷---穿过万柳塘公园---勒石巷---南关路---顺通路---青年大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4: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