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雕卧马 |
释义 | § 石雕卧马 石雕卧马霍去病(前140——前117年)是汉武帝时的一员青年军事家,曾先后六次率兵出征,北越大漠,向匈奴住地祁连山(今甘肃西和青海东北)一带进军,经过长期艰苦的战斗,终于打败了匈奴的多次入侵,保卫了西汉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了西亚各国与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做出很大的贡献。汉武帝为表彰其功劳,封他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元狩六年(前117年),因病死去,年仅24岁。汉武帝为追念其生前功勋,不仅让其陪葬在自己的茂陵陵区内,而且特地为他修建一座高大的坟墓,以象征祁连山,并在墓前、墓上雕刻一批巨型石人、石兽作为装饰。这些作品气势雄浑,取材新颖,风格纯朴,造型概括,刻画真实,手法洗练,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批石雕艺术品,深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供中外人士参观与研究。 § 历史 霍去病墓共有石雕16件,均"就地取材",采用秦岭山区硬度很强的花岗岩石雕成。石雕删繁就简,成功地利用石块凝重、厚实有力的质感,赋予顽石以极强 的生命活力。一跃一卧,即浓缩了古战场的激烈与战斗的艰辛,触发人们突破时空的限制,联想到霍去病当年浴血疆场的气概和他显赫的战功,引发了人们对千古英雄的怀念。 卧马是与其它动物雕像,如跃马、卧牛、卧象、伏虎、野猪、怪兽吃羊等,原散置坟"山"上.以象征"山草肥美,六畜蕃息"的祁连山。它是利用自然石块稍加修饰的办法来处理的,在形象和动态上不受局限。这里塑造的是一匹静卧憩息的马,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技巧,紧紧抓住马的好动习性,它不能那样长时间地卧在地上,所以卧马虽暂作卧状,却显出即将起身的神态,即由静到动的过程,所以头部微仰,一只前腿向前伸出,蹄用力着地,另一只前腿微曲抬起,都反映出这匹马将起未起的动作过程。作者仔细地观察这一生动的动态,然后又智慧地,细心而大胆地雕凿出这一具有深意的题材。尽管这件卧马的形象拙朴,但蕴有一般的马所具有的活力。这种特点与现存汉马形象的实物,包括汉画像石刻上所见的形象沉然不同。同时,这批巨型的动物石雕,原来就是散置在坟山上的,不论石虎、石牛、石羊,姿势或站立,或卧伏,个个神态不同,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作者的原意,造就出祁连山上牛马成群,一派北国风光,真是意味深长,富有情趣。 这批石刻群中有两件分别刻着"左司空"(官署名)和"平原乐陵宿伯牙(亦有释为年)霍臣孟"的题铭,可见是出于官府工匠之手,雕琢手法娴熟,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鲁迅先生说:"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是很正确的。这批朴素无华而又光焰四射的霍去病墓石刻,为我国雕刻艺术史谱写下一页光辉的篇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