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蟹
释义

§ 概述

石蟹出处:石蟹始载于《日华子》。

1.《开宝本草》曰:石蟹生南海。又云是寻常蟹尔,年月深久,水沫相着,因化成石,每遇海潮即飘出。又一般入洞穴年深者亦然。2.《本草图经》曰:今岭南近海州郡皆有之。体质石也,而都与蟹相似。以上本草之记载,清楚地指出石蟹即古代蟹类动物的化石,与现今药用石蟹相符。

拼音名:ShíXiè

生境分布:主产台湾、四川、广东。

性味:咸,寒。

①《日华子本草》:凉。

②《开宝本草》:咸,寒,无毒。

③《玉楸药解》:味苦咸,性寒。

归经:入肝、胆经。

①《玉楸药解》: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经。

②《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用法用量:内服:用水磨汁,6-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细点眼;或以醋磨涂。

注意:体虚无热者及孕妇慎用。《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 性状

全形似蟹,但多残缺不全,通常为扁椭圆形,或留有脚数只而呈不规则形。长3~5厘米,宽3~13厘米,厚约1.8厘米。背面土棕色至深棕色,光滑或有点状小突起,有时尚留有蟹背上之纹理,凹陷处多留有泥土。腹面色较淡,表面多巳破坏,或留有节状的脚,凹陷处及脚断处常填有泥土。质坚硬如石,不易碎,互击之,声如击瓷器。断面灰棕色,石质。气微,味微咸。以体完整、色青、质坚者佳。

§ 原形态

石蟹头胸甲隆起,表面密布绒毛,前侧齿基部附近的头胸甲表面具颗粒;头胸甲后部有长短不等的颗粒隆脊;额具6齿,居中4齿大小相近,前缘钝;前侧缘具6齿,第一齿末端平钝,第二至四齿大小相近,末端尖锐,末齿刺形;后缘与后侧缘均具颗粒隆脊。螯脚粗壮,不等称,腕节和掌节表面具扁平颗粒;掌节背面具5棘,内外侧面的颗粒排成纵列。

体色:头胸甲棕色布有红色斑驳,螯脚大致为鲜红色。

标本体长:雄性头胸甲长69.0毫米,甲宽103.0毫米。

§ 炮制

石蟹1.石蟹:《开宝本草》:细研,水飞过。《本草衍义》:凡用,须去其泥并粗石,止用蟹。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捣碎或碾成粉末。

2.煅石蟹:取净石蟹置适宜的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

3.醋淬石蟹:取净石蟹,置适宜的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后趁热投入米醋中淬酥,取出晾干,捣碎或碾成粉末。每石蟹100kg,用醋20kg。

饮片性状:石蟹为不规则的碎块状或粉末。灰白色或土棕色,光滑而有点状小突起,或偶见蟹壳样纹理,质坚硬如石。断面灰棕色。气微,味微咸。煅石蟹形如石蟹,质酥松。醋石蟹为不规则细粒或粗粉,瓦灰色或灰棕色,质酥松。贮干燥容器内,置干燥处,防尘。

炮制方法:一、净制除去杂质,洗净(《规范》)。二、切制捣碎(《规范》)。水飞,每取五蟹5000g,洗净,用明煅法煅至红透,趁热用醋1500g淬透,再以水飞法制成极细粉末,干燥(《四川》)。三、炮炙1.煅制取净石蟹置适宜的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后放凉(《规范》)。2.醋淬用上法煅至红透后趁热投入醋中淬酥,取出晾干,捣碎。每五蟹100kg,用醋20kg(《规范》)。

§ 做法

石蟹做法一:

主料:石蟹调料:葱、盐、白糖、白酒、干辣椒、姜、料酒、醋、花椒、鸡精、食用油、将石蟹放在器皿中加入适量白酒,蟹醉后去腮,胃,肠切成块;将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切成片;坐锅点火放油,油至三成热时,放入花椒、干辣椒炒出麻辣香味时,加入姜片、葱段、蟹块,倒入料酒、醋、白糖、盐翻炒均匀出锅即食。

做法二:

特点:麻、香、鲜。材料:准备活螃蟹1斤以上。葱,姜,蒜,老干妈辣酱一瓶,酱油,醋,糖,盐,花椒,辣椒,八角大料,香叶,料酒,火锅底料(带红油的那一种,不是调料,切记)和香菜末。准备好后可以开始做了。

倒两油到锅中烧热(看石蟹的数量,多则多),先将花椒和辣椒放在热油里爆,等出来呛人眼睛和喉咙的味道时,加入四川辣酱翻炒,不要糊锅,有香味时加入葱,蒜和姜,继续炒一会,将活石蟹倒入锅中,上盖,晃锅,使油等调料浸入石蟹中,石蟹在挣扎的过程中也将大量的味道吸入自己的身体,将增加它的美味。等石蟹煎炒到红黄色时,向锅中倒入酱油,盐,糖和酒少许,稍做翻炒后,倒入温水,放香叶,八角大料,料酒和火锅底料一小块。继续加热约15分钟即可。整个过程很简单,味道也不错,火候和时间看自己的情况,喜欢鲜嫩些,就加快点节奏。出锅的时候,放点香菜末,味道和颜色都会好些

做法三:

原料:石蟹、生粉、西芹、葱短、干辣椒节、干花椒、老干妈、蒜、姜

做法:石蟹去壳剁块腌制(丛,姜,料酒,胡椒);蒜瓣切厚片待用蟹肉处排干粉。下入七八成热油中炸(反复三次左右,要求酥脆)另起锅煸炒干花椒,辣椒。(稍抄)下蟹,葱姜,西芹,蒜上火再炒。辣椒变色后下老干妈继续。直到各种味道全部飘出撒上熟芝麻出锅装盘。特点:辣而不列。香味丰富。味道浑厚。回味悠长。肉壳同食,酥脆可口,营养丰富。

§ 各家论述

1.《本草衍义》:石蟹,直是今之生蟹,更无异处,但有泥与粗石相着。凡用,须去其泥并粗石,止用蟹、磨合他药,点目中,须水飞。

2.《纲目》:按顾玠《海槎录》云:崖州榆林港内半里许,土极细腻,最寒,但蟹入则不能运动,片时成石矣。人获之名石蟹,置之几案,云能明目也。

§ 功能主治

石蟹清肝明目,消肿解毒。治目赤,翳膜遮睛,喉痹,痈肿,漆疮。

①《日华子本草》:解一切药毒,催生落胎,疗血运,消痈,治天行热疾等。并熟水磨服。

②《开宝本草》:主青盲目淫肤翳及丁翳漆疮。

③《本草图经》:醋磨,敷痈肿,亦解金石毒。

④《本草蒙筌》:平痈扫疹,用醋磨敷。

⑤《玉楸药解》:清心泄热。

§ 附方

①退翳明目,去肝热:石蟹三两,地骨皮一两,枳壳一两(麸炒),牛藤三两(酒浸),防风一两,破故纸半两(炒),甘草半两,木贼半两,枸杞子半两,甘菊花半两,生地黄半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热汤送下。(《卫生家宝方》石蟹丸)

②治喉痹水浆不入:石蟹,冷水磨饮之,兼涂喉上。(《圣济总录》)

③治妊娠子淋,日夜频数涩痛:石蟹(碎)一枚,乳香一分,滑石一两半。上三味研细为散。每服一钱匕,煎灯心汤调下。(《圣济总录》石蟹散)

§ 鉴别

石蟹性状鉴别:本品全形似蟹,扁椭圆形或近六边椭圆形,极少数为梭形,长3.5-8cm,宽3-6cm,厚1-2cm,灰色或浅灰棕色至浅棕褐色。背部稍隆起,有的较光滑,有光泽,有的留有蟹背上的纹理,有的尚附着其他生物残壳;腹部多略低凹,表面有时已破坏;节状足大多数残缺不全;全体凹陷处及足断处常填满泥岩。体较重,质坚硬;可砸碎,断面蟹壳部分呈薄层状,灰棕色,中间似石灰岩,灰色,较粗糙。气微,味淡。以体完整、色青灰、质坚者为佳。

显微鉴别:透射偏光镜下:薄片中为方解石晶粒。光性特征参见方解石条。

化学鉴别:(1)取本品粉末约1g,滴加稀盐酸5ml,即泡沸,发生二氧化碳气;将此气体通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产生白色沉淀。(检查碳酸盐)(2)取上述反应后的液体,滴加氢氧化钠试液中和后,滤过,滤液加草酸铵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检查钙盐)[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