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第二帝国 |
释义 | § 简介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见 拿破仑三世)于1851年12月2日发动政变。翌年1月14日 颁布宪法,加强总统权力,削弱议会的立法权。1852年 11月 7日,元老院颁布法令建议恢复帝制。随即举行公 民投票,绝大多数表示赞成。12月2日宣布恢复帝国,波 拿巴为法兰西人皇帝,称拿破仑三世。 根据多次补充的帝国宪法,皇帝是国家元首,统率 军队,有宣战、媾和、结盟、订立商约和特赦,任命政 府与地方官员,批准公共建设工程,决定是否将法案送 交立法团讨论等权力。帝国立法体制分成 3部分:参政 院由皇帝任命,约50人组成,任务是维护宪法与保证皇 帝统治,它准备法案和审查法令修正案;凡年满21岁并 在某地居住超过半年的法国男子皆有选举权,立法团由 选举产生的 200多名议员组成,它的主席和副主席由皇 帝任命,立法团仅有权讨论和表决法案;元老院由皇帝 任命,由约100名亲王、元帅、主教组成,批准立法团通 过的法令。大臣们执行皇帝命令,各自对皇帝负责。参 政院对省长实行监督。地方政权掌握在省长手中,他们 领导全省警察,控制社会舆论。帝国时期重要官员有内 政大臣c.-a.-l.-j.de莫尔尼,财政大臣a.-m.富尔德,军 事大臣a.j.l.de圣阿尔诺,后期有e.鲁埃和□.奥利维埃。 拿破伦三世(前右3)及其大臣 第二帝国经历了由专制统治向自由主义、议会政治 演变的过程。帝国初期,拿破仑三世实行个人专权,致 力于巩固资产阶级秩序。政府在一些省内实行戒严,封 闭共和派俱乐部,解散工人组织,查禁进步报刊,利用 天主教会加强控制学校。1852年后,法国工人运动一直 处于低潮。60年代,人民不满情绪日益增长,反动专制 制度难于继续维持。因此帝国后期开始实行改革,逐渐 向自由主义政策演变,以求缓和国内矛盾,例如议员可 得到请愿权利,官方“公报”公布议会辩论记录,皇帝 经立法团同意方可批准追加拨款,废除禁止工人罢工和 结社的《勒霞白列法》等。1870年初,奥利维埃奉命组 织自由主义内阁。 4月元老院受到削弱,变为普通上院, 议会权利有所扩大。 经济方面,帝国实行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经 济政策,建立了大工业,重工业中机器生产普遍代替手 工劳动,生产不断集中,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法国完成 了工业革命。金融资本的发展尤为突出、巴黎成为世界 金融中心之一。在g.-e.奥斯曼领导下,巴黎进行了大规 模的城市建设。 为了改变1815年以来法国的孤立状态,争夺欧洲大 陆优势和进行海外殖民侵略,拿破仑三世进行多次对外 战争。法国在 1853~ 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中联合英国、 土耳其与撒丁反对俄国,击败俄国后确立了在欧洲大陆 的优势。后又联合意大利反对奥地利,得到萨瓦和尼斯。 1860年签订《法英商约》,实行自由贸易。50~60年代 第二帝国还派遣军队侵略中国、叙利亚、墨西哥、印度 支那和非洲,掠夺大量财富,建立了若干殖民地。 克里木战争后至 60 年代初是第二帝国发展的顶点。 但是,劳动人民深受剥削压迫,工人运动重新高涨,共 和派加强斗争。第二帝国支持罗马教皇阻挠意大利统一、 武装干涉墨西哥以及在普奥战争中支持奥地利等一系列 失策,使法国陷入困境。为了摆脱国内危机和重夺欧陆 优势,1870年 7月19日法国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为借 口对普鲁士宣战,法军战败,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色当 投降。4日巴黎发生革命,宣布推翻帝国,成立共和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