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竹节蓼
释义

§ 概况

竹节蓼花竹节蓼:[科属]蓼科,竹节蓼属

别名:百足草(《广州植物志》),观音竹、铁扭边、上石百足、飞天蜈蚣、蜈蚣竹、扁竹花、斩蛇剑(《广西中药志》)。

拉丁名:Homalocladiumplatycladium

英文名:Centipedaplant,Ribbonbush

产地分布:产于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多栽培于庭园、温室。中国均有。

竹节蓼具有吸收化学物砷(俗称砒霜)的功能;据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的土壤化学专家在一期《自然》科学杂志指出,竹节蓼是唯一可大量吸收砷并生长旺盛的植物。竹节蓼是一种在香港常见的草本植物,因外形似蜈蚣而命名蜈蚣草,而不少村屋或红砖墙外都可以见得到。而据资料显示,蜈蚣草亦具有祛风、杀虫的药用价值

竹节蓼又叫扁竹、对节草,是蓼科对节草属植物中的一种。原来生长在非洲的所罗门群岛,是一种多年生常绿植物。

竹节蓼一般是多枝丛生,茎部开始还是圆的,向上逐渐分枝,经过几次分枝,分出的枝就全部扁化了,一直到枝的顶端。竹节蓼的扁化枝看上和竹子的叶子差不多,有平行脉,而且有一节节的分节,在分节的地方,有时候也会长出一些小叶子,不过这些叶子要是在干旱的环境里,很快也会脱落的。

竹节蓼一般在夏天开花,花就开在扁化茎或者扁化枝两侧分节的地方,大多呈绿白色或者淡红色,花朵很小,只有米粒那么大。不过就像人们说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使是这么小的花朵,雄蕊、雌蕊、花柱、花被也是一样不缺,大自然的美丽和精巧,在这么小的一朵花上也能体现出来。

竹节蓼不光外形奇特,可以供观赏,同时它还是一味中药,捣碎了外敷,可以治肿毒

为蓼科植物竹节蓼的全草

§ 植物形态

形态特征竹节蓼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0.6~2米。茎基部圆柱形,木质化,上部枝扁平,呈带状,宽7~12毫米,深绿色,具光泽,有显著的细线条,节处略收缩,托叶鞘退化成线状,分枝基部较窄,先端锐尖。叶多生于新枝上,互生,菱状卵形,长4~20毫米,宽2~10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在近基部有一对锯齿,羽状网脉,无柄。花小,两性,具纤细柄;苞片腆质,淡黄棕色;花被4~5深裂,裂片矩圆形,长约1毫米,淡绿色,后变红色;雄蕊6~7,花丝扁,花药白色;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短,3枚,杜头分叉。疫果三角形,包于红色内质的花被内。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多栽培于庭园。分布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 植物习性

竹节蓼原产于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喜阳光,稍耐荫,不宜直射光照,不耐寒,为温室盆栽植物,不耐水湿,需排水量好的土壤,要求空气湿度大的环境,喜冷凉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旱。

§ 性味

甘酸,微寒。

①《广西中药志》:"味淡涩,性微寒,无毒。"

②《泉州本草》:"味酸微甘,性平,无毒。"

§ 归经

入心、肝、脾经。

①《广西中药志》:"入心、肝二经。"

②《泉州本草》:"入心、肝、肿经。"

§ 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痈疽肿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①《广西中药志》:"拔毒消肿。治毒蛇及蜈蚣咬。"

②《泉州本草》:"清热解毒,退癀消肿,行血去瘀,生新止痛。治痈疽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2~4两)。外用:捣敷。

§ 选方

竹节蓼①治跌打损伤:鲜竹节蓼二两,以酒代水煎服,并以渣敷患处。(《泉州本草》)

②治毒蛇咬伤:竹节蓼二两,红乌桕木二两。咸苏木二两,假紫苏二两,千斤拔一两。以上五味捣烂,以三分之一冲酒服,三分之二浸醋外涂伤口周围。(《广西中药志》)

③治蜈蚣咬伤:竹节蓼捣烂,擦伤口周围。(《广西中药志》)

§ 园林用途

竹节蓼株丛繁茂,嫩茎扁平,亮绿色,形态较为奇特。一般在温室盆栽,供室内装饰用; 在暖地也可于庭园栽培,布置园景。 盆栽置于窗边或门厅外观赏,亦可装饰楼梯或走廊拐道口。茎入药,有清热解毒、散淤消肿之效; 治痈疽肿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 繁殖栽培

繁殖以嫩茎扦插为主,其繁殖主要用扦插法,也可播种。扦插时节不拘,生长季都可进行,尤以6-7月进行更有利生长。取植株上类似叶一样的扁茎,长10-20厘米,以嫩茎为佳,生根更快,扦后保持湿润,半月就可生根。竹节萝栽培管理比较粗放,平时土壤要保持湿润,在于湿拿不准时,宁干勿湿。雨季要注意防止盆中积水。在生长李,施肥可掌握每隔半月一次,粪肥或饼肥水都可以,夏季光照强烈时,应移至半阴处,并对植株进行喷水增湿降温,这样可保持枝叶青翠而富有光泽。入冬时要移入冷室内,室温保持0℃以上就能越冬,在此阶段要控制浇水,停止施肥。

盆栽竹节萝3年左右要换一次盆,一般应在春季出房时进行。对较老的植株,其茎变成柱形而节不明显,观赏价值下降,可用扦插法予以更新或加以剪截,令其多发新的嫩枝,以保持较高的观赏价值。

选用排水良好,疏松透气的沙质园土作培养土,平时放在半荫处培养,忌阳光直射。生长季节保持盆土湿润,但盆内不能积水,每半月施1次薄肥水。夏季和干旱季节每天向株丛喷水1次。每2~3年翻盆1次,冬季对枝条作适当疏删修剪。冬季入室保暖,室内温度保持在6℃以上。

竹节蓼喜温暖湿润、阳光照射的环境。然而在夏季高温季节,扁茎往往出现变黄、先端焦枯的现象,降低了观赏价值。因此,在刚进入夏季时,就应将竹节蓼搬到室外荫凉处,或大树下的蔽荫处,适当增加浇水,经常向茎叶和周围空间及地面喷水,以增加空气的湿度和降低植株周围的温度。盆土需经常保持湿润,遇到大雨天要及时倒去盆内积水,盆土宁可稍干一点也不能过湿。待高温过后,天气凉爽时,便可进行正常的养护。

§ 白粉病

白粉病典型症状竹节蓼是一种世界广泛分布的观赏植物,热带地区常用于园林绿化,欧洲大多用于盆栽。自2005年3月始,捷克共和国布拉格植物园的温室竹节蓼上周期性发生白粉病。叶片正、背面有不规则白色菌落,茎上无症状。

根据形态学,病原菌的无性阶段鉴定为Erysiphe属真菌。目前该属在廖科植物上有报道的只有廖白粉菌。该菌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英国、罗马尼亚、芬兰和前苏联有在竹节蓼上发生的报道。

病害名称:竹节蓼白粉病

症状识别:病叶叶面生白粉层,后期上生密集的小黑点,为病菌的闭囊壳。为害严重时,可导致早期落叶,叶片枯黄。

病原ErysiphepolygoniDC属半知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白粉菌属真菌,无性阶段Oidium;erysiphidesFr.。菌丝体白色,永存性。闭囊壳散生或聚生,子囊椭圆形或扁球形,黑褐色,不分枝,无隔膜,为闭囊壳的1~5倍长,内含3~6个子囊。子囊椭圆形,无色或淡黄色,具明显的柄,45~64μm×26~36μm.子囊内含3~6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矩圆形,无色透明,14~24μm×9~16μm。

发病规律:病菌以闭囊壳在病残体内越冬。翌春天气转暖后,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初侵染。病斑上产生大量的粉孢子,不断引起再侵染。

防治措施:(1)清洁田园,销毁病株残体。(2)发病期喷药防治。可用15%粉锈宁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或62.25%仙生6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2~3次。

§ 相关连接

红千层紫萼旱柳

桤木板栗旋花

香水草

§ 参考资料

http://www.tcm-info.cn/medicine/plant584.htm

http://www.pnshq.gov.cn/main_v2_2/contentfiles/detail.jsp?dparam=resagritech&infoid=1167059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406112721258.html

http://dzwjyjgs.aqsiq.gov.cn/fwdh/zwyq/200611/t20061122_24077.html

http://www.cctv.com/program/kjy/20050323/101500.s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4: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