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竹溪寺
释义

佛教寺院竹溪寺位于中国台湾台南市南盐埕溪(现名日新溪)。因寺在竹林溪水之间而得名。17世纪中叶始建,竹溪寺为台湾省最早建立的佛教寺院,原名“小西天寺”,因临竹溪而改名为竹溪寺。曾为清代台湾佛教三大名刹之一。清初至民国初年,该寺为台湾佛教徒崇仰的中心,有重要影响。竹溪寺前临溪流,沿畔幽篁成荫。三川门、拜殿、主殿与后殿均为三层楼,屋顶采歇山重詹的宫殿布局,饰有斗栱、彩绘、雀替、重詹等华丽雕琢,两侧还有钟鼓楼及禅房,内部采西式结构,大门则为落地窗,外观呈中西合璧,白墙绿瓦伫立于溪谷低地,形势壮阔雄伟,仅存山门为昔日旧构,燕脊重詹,红砖黑瓦、镂空雕花,上书“竹溪古寺”,显得格外古朴。正殿是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后殿为观音殿,左右罗列十八罗汉,旁祀妈祖、关帝神像;两尊白象雄踞拜殿前左右两侧,益增禅林气息。竹溪寺历史悠久,寺内题诗、联句和匾额相当多,大雄宝殿内所悬“了然世界”,名列府城三大名匾,颇富禅意。

§ 寺庙历史

寺内历史永历五年1651沈光文遇飓风漂流至台湾,初播中国文化。十五年延王郑成功率军渡台驱逐红毛为复明基地,经置东都,设承天府并天兴、万年两县治理。十八年嗣王郑经放弃金、厦回台,改东都为东宁,升天兴、万年二县为二州,裁承天府。是时经州守倡建梵宫于南郊南溪之旁,颜曰小西天。此时有沈光文所咏诗题︰州守新构僧舍于南溪,人多往游,余未及也。可以证明。沈氏窗蝴诗不久因寓讽郑经之赋被才,几罹不测,经变服入山为僧,故小西天寺系在二县升州之后,沈氏逃禅之前,亦即在十八年末,或十九年初所建,乃台岛最早兴建之寺院。嗣因南溪沿畔绿竹成荫,风景宜人,另名竹溪,因是寺名亦随之称为竹溪寺。台湾史学家卢嘉兴考证,竹溪寺为台湾第一座寺院。据其考正结果,台湾建于明朝時期的三座佛寺中,最早的为竹溪寺,次为彌陀寺,再次为龙湖岩。竹溪寺因年代久远,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经里人蔡和生倡修,嘉庆元年1796黄钟岳等再募捐重修,嘉庆二十三年董事刘延贵复修,光绪十二年1886候通判鲍复康再重修一次。日据時代上官玄、林神等人見寺宇破損,殿閣荒无,決心聘一住持整頓。日据时代上官玄、林神等人见寺宇破损,殿阁荒芜,决心聘一住持整顿。竹溪民间相传,人死后魂魄要先到寺庙报到,接受初审,根据其生前善恶功过,决定上天堂或下地狱,因此对寺庙里的祖师爷甚为敬畏;由于祖师爷对于辖区百姓行止瞭若指掌,遇有亲人行踪不明,每每到此求签问卜。每年农历3月3日祖师爷诞辰,祖师爷按例于诞辰前夜行辖境,探访民情。竹溪寺庙成为每年度最热闹的就是庙会。

§ 走进寺庙

台湾省最古的寺院。位于台南市区。创建年代众说纷纭,一说建于明·永历十五年(1661),或说十八年末、十

走进寺庙九年初;一说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所建,或说三十二年。初名小西天寺,以寺旁绿竹茂密,林中溪流激湍,故又名竹溪寺。后遭风雨侵蚀,堂宇陈腐不堪,经清·乾隆、嘉庆、光绪年间的三度维修,寺貌焕然一新;复经民初以来历代住持的增建,遂具今日规模。本寺与开元、法华二寺为清末至民初,全台湾佛教的大本营。竹溪寺原名小西天寺,因临竹溪而改名为竹溪寺,位在巿区南侧,建于明永历年间。竹溪寺历经多次整修,现貌为中西合璧,与原貌大不相同;屋顶采宫殿式,大门为西式落地窗,造型特别。正殿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后殿为观音,罗列十八罗汉,旁祀妈祖、关帝神像。竹溪寺历史悠久。值得前往观览。竹溪寺依山傍水,竹溪潺潺流过,上有吊桥连对岸,溪畔繁花茂盛,竹林苍翠,颇为清幽。台湾最早的寺院。永历三十七年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成功裔孙郑克塽降清,经设一府三县,府名台湾府,县为台湾、凤山及诸罗等三县。康熙三十二年台湾府第二任知府吴国柱倡议于寺旁建书院,士庶辇石输材,谕禁不能止,称为竹溪书院,经塑肖像祀焉。此据清领后十一年,即康熙三十三年最早纂修《台湾府志》有所记载。该志对清领后创建之各寺年代均有记述,竹溪寺则未记,似非在清领十一年内新建,因年代已久,修志时已无法查考,或未便明记所致,其创建年代即可证实系建自明郑时期。又据三十年第二任台湾府同知齐体物所咏竹溪寺诗,有梵宫偏得占名山,屼作蛮州第一观之句,其含义为此寺占得名山且为台岛之第一寺院。

§ 寺内法师

寺内法师嗣因历年既久,寺貌陈旧,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经里人蔡和生倡修,焕然一新。至嘉庆元年(1796)黄钟岳等再募捐重修,二十三年董事刘廷贵复修。光绪十二年(1886)候补通判鲍复康重修。民国二年(1913)又经管理人上官宏、林神等聘请捷圆和尚为住持,锐意整修,建莲花宝塔(旧塔)于寺旁,弘法度众。十六年捷圆和尚将所积净财物全部捐出,采取中西折衷型加以改建,后殿上层楼大悲楼,系将大悲咒八句,每句话画一佛像,共绘成八尊佛像,用以坚定信众对佛菩萨之信心。三十七年上人圆寂,由其高足眼净禅师继承住持。眼净德高望重,徒众来归。经开办佛学书院,培植僧徒,新建莲池宝塔于旧塔之旁,广度众信,复改建厢房为楼舍禅室,以供僧众修持。六十年禅师灭度,由其高足然妙法师接任住持,继续扩增建设。因大殿岁时浸久,栋桷朽坏,雨漏壁淋,屡修罔效,丹粉陈暗,常圬无功。思更新而式廓扩,企重建复广基。承十方信众踊跃捐资。采宫殿式,于六十五年初兴工,历八星霜,至七十二年底全部重建完竣工,续办佛学院,培育僧才。栋宇巍峨,掩映于翠竹苍松之间,使此最早之古迹,胜驾旧日之壮观,成为古都之一观光胜地,台南市亦与荣焉。惜然妙大师于七十六年二月十四日圆寂,享年六十六岁。现任住持1992为常定法师。

§ 寺内建筑

全台湾看起来,要以竹溪寺的大殿为最大,寺内主佛为观音菩萨,寺庙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

寺内建筑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加牟尼。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庙内大都另辟塔院。中国佛寺不论规模地点,其建筑布局是有一定规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轴线来组织空间,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沿着这条中轴线,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就响应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与亭廊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展示出组合变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因此中国佛寺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在中国也较普遍。这两种艺术格局使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极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远。寺庙建筑全国各地比比皆是,不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筑艺术都是被中外旅游者所称绝的。天王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各八米,个个身披重甲。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和善,俗称四大金刚。现在看这座门楼,它高达20米,宽4.5米,全系青、白岗石砌叠而成的,是一个三层穹形顶的尖拱门,分外中、内三层,在外中两层的上部都有青石作圆形穹顶,有着和我国古建筑的“藻井”相类似的石构图案,顶盖采用中国传统的莲花图案,门楼正额横嵌阿拉伯文浮雕石刻,写道:“真主秉公作证,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众天神和一般学者,也这样作证,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万能的,是至睿的所喜悦的宗教,石刻,上面记载着竹溪寺的创建年代重修时间以及最早的名称,门楼顶层是望月台,决定起斋日期的地方,台的周围三面建筑回字形的垛子,像城堞一样,别有风致,平台上原来还有望月楼和尖塔,清朝初年倒坍了。

竹溪寺竹溪寺依山傍水,松柏长青,花草遍地,山後水库截河十几里,碧波粼粼,涵照万象。进了山门,拾级而升,各殿门前的汉白玉石狮威猛无比,正殿内供奉威仪庄严的贴金诸佛菩萨尊者像,端庄肃穆。偏殿供药殿佛、地藏菩请看这里是寺内的宣礼塔的塔址,当年,宣礼塔塔形如柱,高耸奇伟,殿正中,佛祖释迦牟尼像高踞莲花座之上,妙相庄严,颔首俯视,令人敬畏。这是中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释祖像后壁为《五十三参》彩绘群塑,共有姿态各异的大小佛教塑像一百五十尊,表现的是佛经中财童子历经磨难参拜五十三位《善知识》名师,终于得证佛果的故事。这座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壁塑的主像是足踏鳌背,手执净瓶的观世音菩萨,她意态潇洒,祥和地接受着善财童子的参拜。释迦牟尼造像灵隐寺的原释迦牟尼佛像,现在这座佛像是在重修寺宇时,由浙江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民间艺人们采用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共同精心设计的。佛像高十九点六米,比原先的释迦造像高一倍多,用近百块香樟木雕成。佛像造型端庄凝重,低眉细目,气韶生动,极度具风采。药师殿为近年重建,殿中供奉药师佛像及日天、月天。殿左,有重建的罗汉堂,陈列五百罗汉像线刻石。寺院内还有配殿四座立于院落两侧,布局严谨,排列有序,形成一组完整的寺院建筑群。第三进院为藏经楼,该楼当时收藏明、清版本经卷720余部,以及大量珍贵文物。竹溪寺自建成、开光以来,寺内香火不断,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庙会之日,寺内大开道场,寺外搭台唱戏,焚香进供者络绎不绝,前来逛庙者人山人海,三天的庙会,热闹非常。每逢农历,还举行盂兰盆会仪式,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放焰口,庙里庙外,非常隆重。

§ 自然气候

大体而言,台湾全年温暖,四季中以春冬的变化较大,夏秋变化较小,有着最适合旅游的天气,年平均温度约为2

自然气候2度,平均最低温不过12-17度(54-63℉),所以这里的冬天看不到霭霭白雪,只有在少数的高山地区,可以一瞥雪花的影子。在春夏之交时每年的时3月-5月,偶受滞留锋面徘徊影响,有着细雨绵绵的天气型态,此到访台湾,要记得随身带把雨伞,因为漫步雨间虽然浪漫,但是你可不想带着湿淋淋的身体旅行。台湾的夏天每年的6月-8月,偶尔会有台风经过,请你留意气象报导,因为台风天所造成海边波涛汹涌的海浪,绝对不是观赏奇景的好时机。在秋天的台湾约每年的9月-10月,你则可以纵情于天天的晴朗凉爽里,最适合游竹溪寺。台湾短暂而温暖的冬天每年的11月-2月,是赏枫的季节,偶尔来袭的寒流,是泡汤族的最爱。四季如春的台湾,是你旅游的最佳选择。

§ 寺内佛像

寺内佛像寺内佛像包括释迦牟尼佛、强巴佛、无量寿佛等等。菩萨造像在佛教造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他们的造像显得亲切、庄严,表现了慈祥、优美、宁静的审美情调。古代的金铜佛像或其他木质、陶瓷等材质的佛像,在长时期受人们供奉时被烟火所熏染过,或是长时期埋藏于地下。只要对其仔细进行嗅别,一般都可以嗅到烟火、发霉或发朽的味道,而现代仿制品则完全没有这种味道,即便是有些伪品用烟熏或埋于地下等作旧方式处理,也难免露出破绽,或烟火味过浓,或泥土芳香太浓,为行家所识破。大雄宝殿内辽代所塑六尊大佛像,东西排列,正中为毗婆尸佛,合座高9.5米。其东依次为尸弃佛、拘留孙佛、迦叶佛。其西依次为毗舍婆佛、拘那含佛、释迦牟尼佛。毗婆尸佛两侧大佛,高呈递减之势,但最低者仍合座在8米以上。七尊大佛皆法相庄严,仪态慈样,令人肃然

竹溪寺起敬,七尊大佛前各有胁侍塑像一对,高2.5米,有的斜视,有的平视,有的仰视,有的俯视,神态各异。七尊大佛前的东西两端,还各有彩塑天王一尊,高3,5米,威武雄壮,刚强勇猛,令人望而生畏。宝殿后门内,有倒坐观音像一尊,为明代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重塑;慈眉善目,端庄安详。大雄宝殿的内墙上全是壁画。东、西墙上各绘有五尊3.5米高的佛像,北墙上绘有八菩萨像,南墙上绘有十八罗汉像,东南、西南墙角上各绘有千眼千手佛像。这些壁画,不仅色彩绚丽,而且技法精湛,令人赞叹不已。每年春节正月庙会(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为全国时间最长的庙会,是辽西地区冬季旅游的名牌。每当农历初一、十五及佛教纪念日,来奉国寺旅游朝拜者更是络绎不绝,年接待中外游客30万人次。这尊佛像高3.2米,叉脚依坐在崖壁上,螺纹长发,身披迦纱,慈眉善目,面带微笑。古至今,这里是全县最热闹的地方,逛庙的游客一年到头络绎不绝。人们走进大雄殿,可见主殿内槊七尊大佛,即蓖婆尸佛、尸弃佛、蓖比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舍牟尼佛、迦叶佛六位过去佛和现在的佛释迦牟尼,神化皇统,镇摄闾山凌水,以乞求万世太平。

§ 寺内经书

寺内经书竹溪寺是小乘佛教的寺庙。这座寺庙虽然不大,占地面积尽3600平方米,但它确实享誉东南亚的著名南传上座部佛寺。据史书记载,菩提寺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相传当时茫施(今芒市)长官司长官的大儿子舍弃官位,削发为僧,修建此寺。竹溪寺不仅是僧人念经、教徒朝拜的地方,而且是傣族民间艺术的一座宝库。这些艺术不仅体现在建筑、装饰、雕刻上,寺内还珍藏着许多傣族不同时期的艺术珍品,如灿烂夺目的壁画,内容浩瀚的万卷经书等。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略称小乘,梵文音译希那衍那。今学术界沿用之,已无贬义。亦称二乘,及声闻乘、缘觉乘。其主要经典是后来在各部派中形成的经、律、论三藏。小乘佛教在中国曾相当流行,中国最早流行的禅数学以及此后的田比昙学、成实学、俱舍学等,均属小乘类。中国的律学和唐代创始的律宗,皆以小乘律本为依据。现小乘佛教主要流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及东南亚各国,他们自称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中国云南上座部佛教,也属于这个系统。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

寺内经书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在乘佛教对“法无我”的理论分析,又可以分为两大派:一为初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一世纪至五世纪,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中观学派在我国称为大乘空宗)。它主要阐发诸法性空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诸法都是因缘各种条件而起,是无自性的,因而是空。但这种空又不是虚无,其假有的现象还是有的。所谓假有是针对小乘认为诸法在概念上是实有的理论而发的,也就是说诸法只是一种假空而已。龙树、提婆认为,用这样的理论来分析诸法,既不着有实有,也不着空虚无的空,这就是所谓的中道观。二为中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由无著、世亲创立的瑜伽行派在中国称为大乘有宗。它主要阐发万法唯识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均依阿赖耶识亦称第八识,藏识等缘起,阿赖耶识能发生一切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无非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整个宇宙除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再没有什么实体了,因此叫做万法唯识。公元七世纪后,印度佛教开始走向衰微,密教后期大乘代之而起,已无重要义理可言了。

§ 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每当到了竹溪寺院,感受到一份超尘的清净与安祥,生起了一份庄严与宁静的心,令人自然而然的想进入大殿,礼佛三拜,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弯腰礼佛动作里,感受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不解佛教的人,认为拜佛就是迷信、崇拜偶像。事实上,佛教是透过拜佛的动作,礼敬佛菩萨,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同时,拜佛也可同时忏悔自己所造的恶业。所以,拜佛是每一位佛教徒首先要学习的宗教仪式。拜佛的动作,是心诚意敬的将双手合掌,低头弯腰,五体投地-两肘两膝以及额头着地,完成头面接触佛足的最高敬礼,故又称为顶礼。弯腰低头表示谦虚,承认自己的福德智慧不足,而当五体投地,接触到大地时,则令人感动于大地孕育众生,负载众生,涵容一切的精神,所以,能怀着感恩心,以饮水思源的心,感谢大地,感谢一切众生。而从拜佛的动作,让人连想到,当人的内心充满了礼敬、感恩与忏悔时,也有如稻穗一样的,因成熟而下垂;而拜佛的意

竹溪寺义,也就是如此了。现在信佛的人越来越多,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民众有到竹溪烧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旅游途中参观名寺大刹,烧香拜佛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烧香拜佛,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正行,以满所愿,以祈共沾法益。寺庙建筑都有许多道门,从哪一道门进入都有讲究的。据说只有开了光的寺庙才有资格修十三道门。正中间的三道门,才是供人出入的。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边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进门时,男客先迈左脚,女客先迈右脚,而且这步子,需迈得越大越好。同时进庙内殿宇时应遵循左门进右门出的原则。注意:一定不能踩踏在门槛(据说门槛代表佛祖的肩膀,当然不能踩踏)之上。而登临第1和第6个台阶的行礼意味着一心一意和六六大顺的含义。礼佛前,先要净(洗)手。香不能叫买而应该叫请。普通人敬香要用左手持(据说右手不净,普通人杀生大多用右手,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先烧香再叩头。

§ 相关词条

双岩寺绳金寺宝积寺莲池寺寿佛寺

§ 参考资料

1.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point/showpage/651.html

2.http://daily.travel.163.com/sight/site.jsp?id=9789

3.http://www.tuniu.com/places/1947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2 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