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碧玉球 |
释义 | 碧玉球 “碧玉球”坐落于灵山圣墓的前方西侧。石四周,山林凝绿,草木苍郁,花果 掩映,景色醉人。球石下端,北渠如练,盘绕萦回,碧水粼粼,流光闪闪。 球石底座,乃一平展大石盘,可供游人憩息品茶,围棋赋诗。球石仿若从盘上 旋卷突起,“其形肖丸,而下不属,势重万均”。清风吹拂,或游人用手摇撼,巨石则“兀兀然动摇”,而绝不挪移滚落,令人惊叹不已。游人伫立石盘上,极目远眺西南,则“灵源、宝盖山隐约横亘,蚶江、法石村周遭环抱,晋(江)泉(州) 风光一览无余”。 观赏了“碧玉球”,稍向西北移步,即是我国伊斯兰教的重要遗址之一──“ 圣墓”。“圣墓”坐北朝南,依山而筑。据明代史学家何乔远的记载,圣墓建于唐代。唐高祖武德年间,穆罕默德的门徒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士来泉州传教,他们死后就安葬在这里,据传,自从三贤四贤埋在此山后,墓有灵异,当地人称此墓为圣墓,此山也因而得名灵山。 墓的正中有石亭,亭的正中并列着两座用花岗岩雕琢的长方形墓盖,它们就是 三贤四贤长眠之处。在墓席的正中有一方立于1323年(回历727年)的元代 泉州圣墓重修碑,碑中记载了关于三贤、四贤的事略。碑文称:“二人在法厄福尔 时代来到这个国度,据传有大德行者,因而死后由法世抵达永世。人们因其膜拜而 信之.一旦迂遭艰难彷徨无策,即前来主瞻礼祈求来世光明,并有奉献,俱获益平 安回还。”此碑写于回历722年斋月。 圣墓的回廊中还立着一方郑和行香碑,它是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第五次下西洋 ,路过泉州时特意到圣墓行香祷告,地方官为他勒石记事的。 在圣墓附近还有各代的伊斯兰穆斯林墓群。这些古色苍然的石棺,苔藓斑斓, 青草蔓生,散置于苍松翠柏之下。有的石棺刻有片断的《古兰经》,有的墓碑上刻 着“云月”图案。面对这些穆斯林墓群,不禁令人缅怀我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的千年友谊。 灵山圣墓被列为人国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