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畲族习俗
释义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传说畲族的祖籍是广东潮州。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宁、广东等畲族习俗省。

日常主食以米为主,除米饭外,还有以稻米制作成的各种糕点,畲家常食的米饭有籼、粳、糯三种。从黏性上分,糯米最黏,粳米次之,籼米基本无什么黏性,但籼米出饭最多,畲家食用的米饭以籼米最为普遍。番薯也是畲族农家主食之一。粉丝是畲家招待客人制作点心和菜肴的重要原料。

有客人到门,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两道。还有说法:"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说明,直至喝满意为止。若是来者是女客,主人还要摆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禁忌:正月初一,忌挑粪,忌抬轿、吹喇叭;忌当乞丐;忌食狗肉。

畲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畲族婚礼别具情趣,届期新郎由岳家亲迎,岳家款以饭就餐时,餐桌上不陈一物,必俟新郎一一指名歌之,如:要筷子则唱《筷歌》,要酒,则唱《酒歌》,司厨也要以歌相和,其物应声而出,席毕新郎还需把餐桌上的东西一件件唱回去。

畲族的编织工艺最受赞誉的是彩带和竹编。彩带即花腰带,又称合手巾带。畲族姑娘从五六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编织彩带,彩带精致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

姑娘定婚时,在送给男方的回礼中,必须得有亲手织的彩带。彩带既是装饰品,又是擦汗掸尘的生活用品。彩带一般长1.3米,宽0.2米。图案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柳条纹组成的两方连图案;另一种是印染的蓝底白花图案。从内容上来说,有"十三行"、"十二生肖"、"水击花"、"铜钱帮"、"五字带"等。直接在彩带上绣吉祥祝福等内容的在畲乡更为流行。

生育奇俗讲究多

乌孜别克妇女生育习俗颇为讲究。在生孩子时,丈夫是绝对不准进屋的。而产妇在7天之内必须足不出户,饮食起居,则由婆母、嫂子、弟妹等人悉心护理。孩子一出生,丈夫要向亲友们报喜,而诸亲友要备礼贺喜。

婴儿出生的第3天,要举行命名礼。婴儿的名宇一般都要请阿訇或知识渊博、有名望的长者命名。名字往往是伊斯兰教中的经名。如圣贤、哲人、英雄的名字,或吉祥、祝福之词。命名之后,主人要摆酒设宴招待阿訇、长者。有时,婴儿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也为之命名。

乌孜别克族的习俗是孩子满月不做酒,而是在孩子出生的第11天大宴宾客,祝福母子家人,甚为隆重。婴儿出生的第15天,父母再宴亲朋、为孩子举行"摇篮礼"。

当日给婴儿穿上新装,由亲友或邻居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将婴儿从母亲身边抱起来放在摇床上,让老人念祝福词。更为隆重的是婴儿出生40天时举行的"洗礼"。

这一天,婴儿父母要准备好一只大澡盆,再从清真寺取一点土,然后把土和一枚金首饰(如金戒指或金镯子一类)放入盆内,再把孩子放入澡盆内。

从亲友、邻居家请来的40个小孩作陪,用木勺舀水淋到婴儿的头上,边淋洗边说一些诸如"幸福"、"健康"、"前程锦绣"等吉祥quot;洗礼"仪式则告结束。举行完"洗礼",产妇就可以出门参加一切活动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6: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