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眼斑吐绶鸡
释义

§ 概述

分布:北美

羽色:雌雄不同

迁徙:不迁徙

附注:本属仅一种

吐绶鸡也叫眼斑火鸡,是一种家禽,今天在中美洲洪都拉斯、危地马拉等地区还能见到野生品种。眼斑吐绶鸡的个子比普通火鸡略小些,它们的尾部覆盖看一些眼状的斑点。眼斑吐绶鸡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它们的近亲是野外火鸡,故有时会被分类在自己的属中。它们与野外火鸡的分野要有更多的发现才能处理。雌鸡相对较为大只,长70-120厘米,重3公斤,而雄鸡则没有。[1]

§ 形态特征

眼斑吐绶鸡

眼斑吐绶鸡(Ocellated Turkey)体长1米左右,体重4~6公斤,雄性比雌性略大,长得很差劲,蓝色的秃脑袋上冒出几个橙黄色的疙瘩。但是它羽色艳丽,在美洲鸟类的选美比赛中名列前茅,这一现实仿佛是在告诫你千万不要以貌取人。 [2]

眼斑吐绶鸡的身体呈铜色及绿色。虽然雌鸡较深及绿色,胸部羽毛与雄鸡相似。雄鸡及雌鸡都没有胡须。尾巴羽毛是蓝灰色的,在金色的近端位置有一个像眼睛及呈蓝铜色的大点。这个大点令一些学者认为它们与孔雀有关。上身及次级飞羽底呈虹铜色。初级及次级飞羽有像北美洲的火鸡的斑纹,但次级飞羽及边缘的白色较多。

雄鸡及雌鸡的头部呈蓝色,有橙色或红色的小节,在雄鸡尤为明显。雄鸡的头上有一个蓝色的冠,冠上有像颈上的小节。在繁殖期间,它们的冠会竖起及变得更鲜色。眼眶没有羽毛,呈鲜红色,繁殖期的雄鸡特别明显。脚呈深红色,比北美洲火鸡较短及幼。超过1岁的雄鸡脚上有长4厘米的距,比北美洲火鸡的长及幼。

眼斑吐绶鸡较野外火鸡的北美洲亚种细小。雌鸡在生蛋时重4公斤,平时重3公斤;繁殖期的雄鸡重约5-6公斤。

§ 分布及保护状况

眼斑吐绶鸡分布图 红色区域

火鸡早在欧洲移民到达美洲之前就已经被印第安人驯化为家禽,这一美洲独有的雉科鸟类共有两种,一种就是我们常见的嘴上长着鲜红色肉垂的家火鸡(学名叫吐绶鸡,俗名七面鸟),另外一种是人们较为陌生的眼斑吐绶鸡(Agriocharis ocellata)。眼斑吐绶鸡主要分布于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危地马拉等地。[2]眼斑吐绶鸡在墨西哥的分布地只有约30万地方,包括金塔纳罗奥州、坎佩切州及尤卡坦州。[1]

野生数量较少,目前名列世界濒危物种保护贸易公约附录Ⅲ。但人工饲养相当广泛。[2]

§ 行为习性

眼斑吐绶鸡大部分时间会在地上,面临威胁时情愿逃跑也不会飞走,但它们并不是不懂飞行,而是可以急速飞行一段短距离。它们会在高树上栖息,避免在地上被其他掠食者猎杀。

雌鸡每次会在地上生8-15只蛋。孵化期为28日。小鸡很早熟,出生后一晚就可以离开鸟巢。它们接着会跟随母鸡直至成年。

眼斑吐绶鸡的叫声很独特,并不像野外火鸡的,包含了6-7个小鼓声,尾声会加快及加大声浪,最终的音节很高音及旋律优美。 它们一般会在日出前20-25分钟开始啼叫。

眼斑吐绶鸡栖息于沼泽及森林边缘地区,一般单独活动,以草籽、树叶、浆果和各种昆虫为食,也吃蛙、蜥蜴之类的小动物。虽然翅膀很大,但飞行能力已经严重退化,只能做短距离飞行。

§ 繁殖

眼斑吐绶鸡

眼斑吐绶鸡于每年春季2~4月间交配繁殖,婚姻方式为一夫多妻制,母鸡的怀孕期约2个月左右,每次产卵11~20枚,孵化期约4周,幼雏于6月出世,1岁左右性成熟,寿命约10~12年。

鱼类、两栖类和鸟类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进行无性生殖,火鸡和眼斑吐绶鸡在这方面的能力比较著名。就算没有公鸡母鸡生产的未受精卵也可以孵化,使这两种鸟具有较高的繁殖率,但这样产生的后代通常体弱多病并且几乎都是公鸡。[2]

§ 营养价值

眼斑吐绶鸡以体型大、生长迅速、抗病性强、繁殖率和瘦肉率高的优点而倍受青睐,这种鸡不仅肉质细嫩味道清淡,而且在营养价值上有"一高二低"的优点(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在国外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在前几年疯牛病和口蹄疫肆虐于欧洲的时候,大量火鸡肉和鸵鸟肉的出口保证了许多西方国家肉类贸易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如今这两种鸡肉在欧洲和北美已成为仅次于牛肉的主要肉食之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