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罕见的犀鸟——白喉犀鸟和棕颈犀鸟
释义  白喉犀鸟也叫白喉小盔犀鸟,是大型鸟类,体长68厘米左右。嘴粗大而笨重,具小的盔突,雄鸟嘴的颜色为黄色,雌鸟嘴的颜色为暗褐色。前额、头顶、枕部为灰褐色,具棕色的羽缘和白色羽轴纹;前额较白,枕部的冠纹为橄榄灰色,具白色纵纹;背部、肩部、腰部和尾上覆羽以及翅膀为暗褐色,尾上覆羽的尖端为棕色,中央尾羽与背部的颜色相同,具有窄的白色尖端,外侧尾羽为黑色,具有铜绿色的光泽和白色尖端。飞羽为黑色,初级飞羽具绿色光泽,内侧的初级飞羽的外 的中部为皮黄色,在翅膀上形成皮黄色斑。颏部、喉部和颈侧为白色,其余下体为暗桂皮色。虹膜暗褐色,眼周裸露的皮肤为蓝色或淡黄色。脚和趾为黑褐色或角绿色。

白喉犀鸟在国外分布于印度北部、缅甸、泰国和中南半岛等地,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

白喉犀鸟为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脚和平原地带的常绿阔叶林中,有时也出现于竹林中。常成群活动。群体由数只到数十只都有,但大多为数只的小群。栖息在树上。飞翔时常振翅和滑翔交替进行,飞行的速度较为缓慢。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和嫩芽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树蛙等动物性食物。

繁殖期为5一6月。营巢于粗大树木的天然树洞中。每窝产卵通常3一4枚,偶尔少至2枚和多至5枚。由雌鸟孵卵。

棕颈犀鸟也叫棕颈无盔犀鸟,是大形鸟类。体长112—122厘米。嘴形巨大而向下弯曲,没有盔突。雄鸟的上嘴为黄白色,靠近基部的两侧有大约5道横行的黑色雕纹,下嘴的基部为橄榄色,端部为乳白色。眼周裸露的皮肤为亮蓝色,嘴基的皮肤为紫蓝色,其后有一个大的肉色斑。喉部的裸露部分为亮红色,基部为青蓝色。头上具有象头发一样的羽冠,羽冠和整个头部,以及颈部和胸部均为橙棕色,腹部和其余下体逐渐变为栗色。背部和翅膀为黑色,具有绿色光泽,初级飞羽的尖端为白色。尾羽基部的一半为黑色,端部一半为白色。雌鸟的头部、颈部和下体为黑色。脸部裸露的皮肤为淡蓝色,嘴基裸露的皮肤为深蓝色。嘴较雄鸟的嘴为小,嘴上的雕纹也比较少,其余和雄鸟基本相似。虹膜为血红色,脚和趾为褐色或绿黑色。

棕颈犀鸟在国外分布于尼泊尔、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在我国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和西藏东南部的墨脱等地。

棕颈犀鸟为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的常绿阔叶林中。通常成对活动。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

繁殖期为4一6月。通常营巢于常绿阔叶林中的天然树洞中。每窝产卵1一2枚。由雌鸟孵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