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祭杜主
释义

§ 简介

祭杜主

杜鹃为提醒人们不忘农时而号鸣,直至“啼血”。人们 感今他教民务农有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和七月初一祭祀他。今郫县城南有他 和丛帝的陵墓,称望丛祠。每到祭之日,人们便纷纷赶来开展祭祀活动,同时, 赛歌跳舞,演戏娱乐,十分热闹。在川西平原等地,当杜鹃鸣叫时,人们便认 为这是望帝在提醒大家莫误农时。

§ 杜宇

望丛伺杜宇,是传说中古蜀国的帝王,围绕与杜宇相关的一些问题,前辈学者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笔者读后获益匪浅,但对其中的部分观点却不敢完全赞同。因此,拟就所掌握的知识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谬误,疏漏之处,敬望学界方家指正。

一、杜宇与朱提关系质疑。据西汉扬雄《蜀王本纪》载:“后有一男子,名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女子名利,自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晋常璩《华阳国志》中也有相似的记载。凭借这些史料,很多学者推测杜宇出生于朱提,应为朱提人。而笔者却有不同的意见。因为“从天堕,止朱提”这句话很值得推敲,古籍中类似的记载有很多。如关于商始祖契和周始祖弃等。《史记》云:“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又云:“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长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

单从字面上看,是很难理解的,如果经过仔细推敲,我们不难发现,前者反映的商族是以鸟为图腾的,有崇拜鸟的习俗。而后者说明了弃时代人们还处于母氏族社会时期,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从天堕,止朱提”似乎说明了杜宇族应从某高地来到了朱提,突然出现在当地民族的面前。服饰、生活习惯等又与众不同。

不仅如此,在南方彝族文献中“天”或“天上”,有外氏族的意思,彝族文献《西南彝志、天地津梁断》中是这样记载的:“慕切武十代,慕考乍十代,慕热糯七代,慕卧恒八代,慕克克布九代,慕齐齐默十一代,在这段期间与天上通婚》。又载:“武传武世系,传到额杰武;乍传乍世系,传到呗娄乍;糯传糯世系,传到额娄糯;……默传默世系,传到默阿德。天君传下令:每天牛三十,每天铜三十,每天帛三十,作为租赋纳,后来有一天,天人作阿且,下来把租收……”。此处的天上即有外氏族的意思,天君为外氏族首领,天人是外氏族之人。

对滇东北民族来说,杜宇族就是外氏族,来源于外氏族的杜宇族到达滇东北,凭借强大的武力,征服了当地的部落,向北开拓。因此才能够“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两个部落结成联盟,后来部落联盟在首领杜宇率领下征服蜀地,建立蜀国。

杜宇族发源于何地?结合史料和近年考古资料来看,似乎应来自距滇东北较近的凉山地区,他们的族属也应为濮族。杜预《春秋释例》说:“濮夷无君长总统,各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濮人氏族部落众多,散居在中国西部,南部等地。濮族是凉山地区最早的土著居民,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有首先进的农耕文化,当地彝族称其为“濮苏乌乌”。据老彝文经典所载,彝族的祖先最初迁入凉山时,“濮苏乌乌”早已定居于此。彝族饲养牛羊,而“濮苏乌乌”种植庄稼,这与《华阳国志.蜀志》中杜宇王蜀后“教民务农”的记载相符合的,佐证杜宇族即为“濮苏乌乌”中的一支。

杜宇被鳖灵击败后,不得不“退隐西山。”据陈亮旭先生考证西山即今安宁河,小相岭一带。正处于古蜀都乐山之西。关荣华先生进一步提出:“今凉山黑彝(诺伙)是古蜀国杜宇部族之后。杜宇部族的一支曾沿岷江河谷南下川南到黔西北部和滇东北一带,再由滇东北进入凉山—这大约是公元前600多年的春秋早期,开明帝代杜宇之后的事。”从陈、关两位先生的论证可看出,杜宇部族败逃的路线正是当年向北拓展,征服蜀地的路线。

二、杜宇“教民务农”,但古蜀国的农业并非是从杜宇时代才开始的。结合考古资料来看,可知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成都平原已开始了农耕生产。到杜宇取代鱼凫王的时候,古蜀国的农业已发展到相当可观的规模。从目前出土的考古材料看,在1998年和1999年度,中日联合考古调查队对四川都江堰市芒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遗址晚期的灰坑中发现了水稻硅酸体。在广汉三星堆遗址的红烧土块中也发现有大量稻草的遗迹。说明成都平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开始了水稻栽培。

三星堆文物在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还曾出土过大量的酒器,如:盉、杯、觚、勺、尖底盏等,种类较多,酿酒需要有丰富的谷物,大量酒器的发掘出土充分反映了古蜀国农业生产的富余。杜宇“教民务农”证明杜宇(族)掌握的农业生产技术要高于蜀地,杜宇王蜀后,倡导农业,事农兴蜀,进一步推进了蜀国社会的发展。使之成为国力昌盛繁荣,农业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华阳国志.蜀志》记:“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郭,江、潜、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的泱泱大国,展现出徇丽多彩的文明情景。

三、在实际生活中,杜宇族也不是崇拜杜鹃的部族。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又云“望帝积百余岁”。无论是“百余岁”或是“数百岁”都不可能是几代蜀王真实的年寿,只能是他们的王朝统治蜀地的时间。也证明“柏灌”、“鱼凫”,“杜宇”并非真人帝王的称号,皆应为祖神的尊号。在传说中杜宇族的祖神的表象是杜鹃。但在史籍中找不到杜宇族崇拜杜鹃的明文记载,在《华阳国志》中仅说,杜宇称帝后,“更名蒲卑”,据专家考证”蒲卑“为鱼鹰的一种,同于“鱼凫”一类,“蒲卑”与杜鹃相去甚远。

按《说文·佳部》说:“……蜀王淫其相妻,惭,亡去为子规鸟,故蜀人闻子规鸣。皆起曰,是望帝也。”《四川通志》卷201说:“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杜鹃。”这有力地反证了杜宇在位时并没有自称为杜鹃。而是在失权丧国,“升西山隐焉”死后才被人追称为“杜鹃”的。蜀人之所以把先主杜宇幻化为杜鹃鸟,是因为杜鹃和农业生产有关,众所周知,杜鹃,又名布谷鸟,是农林益鸟。师旷《禽经》云:“杜鹃出蜀中,春暮即鸣,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杜宇掌政时期,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营造了古蜀国农耕文明,后人容易把杜鹃和杜宇联系。其次,杜鹃鸟的吟唱则有“四音一节”的旋律,其声凄厉动人哀思,正如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诗云:“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在杜宇死后,蜀民同情失败者,为表达对杜宇的追思,将其幻化为了杜鹃。望帝化为杜鹃鸟,也成为蜀人世代相传的神话故事。

§ 相关介绍

《窦娥冤》杜鹃是一种常见鸟类。每年早春它在田野间叫着“布谷”“布谷”,似乎在催促人们赶快播种,莫错农时,因而又称为布谷鸟。夜晚,它的啼叫声又显得分外凄凉,在客行他乡的游子听来,分明是在劝告“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更添离愁,因此又叫“子规”。在李白的名篇《蜀道难》中,便有“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的诗句。

然而关于杜鹃的典故不止于此。唐诗人李商隐《锦瑟》中有名句“望帝春心托杜鹃”,元剧作家关汉卿的《窦娥冤》里,窦娥在表示自己的冤屈时,更使用了“望帝啼鹃”的比拟。那么,这位“望帝”是何许人也,他遭受了怎样的冤屈,以致于要用杜鹃鸟的鸣叫来寄托呢?《窦娥冤》唱词:“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鹃。”

望帝是古代蜀国(即今四川一带)的开国君主,名叫杜宇。他发展生产,带领蜀地人民走出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让蜀地绽开文明之花,因此得到人民的爱戴。后来,他将自己的君位禅让给了臣下,自己隐居西山。

很多古书记载到这里开始含糊起来。似乎杜宇在隐居之后,又莫名其妙地悲愤起来,以至于含冤而死,死后灵魂不灭,化作杜鹃,哀声啼叫。问题在于,既然杜宇是主动把君位“禅让”给部下的,那么自然心甘情愿,又为何怀“冤”不止呢?

巫峡当时的四川,在三峡一带尚处淤塞,四川盆地是一个近乎全封闭的围嶂。川内又有岷江、涪江等大河,川西雪山过来的大水无处排泄,于是盆地内经常洪水横流,巴蜀人民终年挣扎在避水逃难中。杜宇虽然竭尽心力,筑堤开堰,又带领人民上山躲避,但治标不治本,依然不能平息灾难,杜宇因此忧心忡忡。后来,从下游的湖北地区,来了一个叫鳖灵的人。他胸怀大志,胆识过人,才略出众。望帝杜宇见了非常高兴,于是任命他为相。鳖灵担任蜀相之后,主持政务,兴利除弊,将蜀地治理得更好。此时常年的洪水依然是川内的主要灾难。鳖灵经过观察,决定把巫山的峡道开凿清理,让川内的河流得以顺峡谷而出,不再四处泛滥。于是他率领川中健儿,在巫山一带开凿石壁。经过数年千辛万苦的努力,终于将今天的巫峡开凿畅通,使得原本淤塞横流的川内江河,都从巫峡顺势而出,一泻万里,形成奔流不息的滚滚长江。鳖灵为了治水,不辞辛劳,废寝忘食,甚至数年之间不曾回家探望。通过治理水患,他在民众中也建立了很高的威望。望帝杜宇见状,便按照当时的惯例,主动把君主之位禅让给了鳖灵。鳖灵成为蜀地新的君主,号“开明”,又称为“丛帝”。望帝杜宇禅 望帝杜宇、丛帝开明像位之后,退居西山。昔日统治全蜀的君主,如今成为闲居的老人,自然难免一点点惆怅。谁知道太平日子没过多久,四乡竟然传来了流言,说杜宇把君主之位禅让给开明,是因为在开明率众治水期间,杜宇同开明的妻子发生了私通,所以才羞惭让位的。

望帝杜宇、丛帝开明所建立的国都,大致位于现在成都市区西北方向的郫县。至今,在郫县依然留存有名胜“望丛祠”。望丛祠并列祭祀望帝杜宇和丛帝开明,是中国少有的“一祠二帝”的祀庙。望帝和丛帝便在这庙祠之中,含笑看着蜀地民众今日的欣欣向荣。数千年前的一番冤屈,想必也早已随风淡去了罢。

§ 相关词条

成都蜀国杜鹃成都平原

布谷鸟三星堆岷江农业

§ 参考资料

[1]、昭通日志http://www.ztdaily.com.cn/ztly/admin/printpage.asp?ArticleID=206

[2]、凤凰论坛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340976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