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篆书
释义

§ 定义

篆书

篆书,广义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 等等;狭义主要指“大篆”和“小篆”。

§ 种类

篆书的种类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甲骨文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

二、大篆,大篆是籀文、古文、金文、石鼓的统称,其用笔与甲骨文味道迥异,风格浑厚朴茂,结体绚熳多姿。

三、小篆,小篆是指秦始皇时命李斯等人实行“书同文”,以秦篆为基础,统一六国文字而出现的一种简化的规范文字。小篆笔法圆融平正,结体典雅和平,而且有规可循,是识篆与了解文字本义的唯一门径。小篆发展到清代,线条变粗,而且突破笔画粗细、顿挫、迟速、轻重、方圆的变化。小篆的另一个分支是汉篆,用笔上掺以方折的隶意,而入印的篆书更为方折,又称缪篆,即摹印篆。

§ 演变

篆书是我国五种字体中出现和发展得最早的一种,在很大程度上,人们习惯于将小篆和小篆以前的古文字统称为篆书,以致于成为我国古文字阶段的一个笼而统之的书体名称。考察上古书法史本身就很复杂,要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中梳理清笼统的篆书概念和其所指,其难度可想而知,从篆书书体的立场上讲,严格意义上的篆书最多只能指大篆、小篆。在考古学繁荣的今天,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挖掘,大量的文字例证和实物的涌现,人们的意识里有一个普遍的认知,就是将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简牍、帛书、兵符、盟书、书契、刻符全都归入篆书的范畴。当然,就书法史学的立场来讲,这无疑将书法的出现向前推进了一段,然而从篆书书体本身来考察,这样的认识却极不利于我们对篆书名称及其发生作严格意义上的阐释。

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考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殷周时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 “秦篆”,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

据文献记载。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叔量诏版。兵虎符之类。标谁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 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这两种特征。加之字体 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圆笔以 秦刻石为代表。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为秦篆之俗体。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除用于碑铭篆额 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唐篆。因李阳冰出而复苏。仁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使用权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清朝篆书百花斗艳。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 [1]

§ 代表人物

小篆的鼻祖--李斯,字通古,战国时代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后做了秦相,同中书令赵高等人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峄山碑》是其所书,系宋代摹刻。所书的刻石多已毁没。存世的原石仅两块。

§ 小篆的笔法分析

(一)小篆的基本笔法

黄东雷篆书作品

掌握小篆的基本笔法,是学好篆书最关键的基本功。小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下面将小篆中常用的几种笔画分别予以阐述。

1.横

(1)逆入藏锋至首端

(2)转成圆锋向右行

(3)行至末端转锋

(4)向左回锋

2.竖

(1)笔尖向上逆入,徐徐上引至顶点

(2)使笔尖垂直,然后转锋向下行笔

(3)行至底点勿顿

(4)轻提锋颖,顺势提收

3.横弯

(1)逆锋落笔向左

(2)转锋向右行笔

(3)顺锋向下行笔

(4)行笔渐慢,顺势上提收笔

4.直弯

(1)逆锋落笔向上

(2)转锋向下行笔

(3)顺势向右转笔再向下渐慢行笔

(4)行至末端顺势收笔

5.上弧

小篆的弧笔笔法和前面的横竖一样都是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的,关键是要保持圆劲的势态,保持笔毫着纸的深浅一致以及适当的速度,注意对称,两弧在中间地段衔接,衔接处要写的自然不留痕迹。

6.下弧

下弧要先写左半弧,后写右半弧,写右弧时要注意和左弧的对应,线条要一气呵成,不要迟疑缓慢,否则线条会柔弱而缺乏力感.

7.左右外弧

写左右外弧时,主要是两边弧的起讫处要一致,不要偏倚,要对称自然,紧凑处而不松散,充分体现篆书的婉转流畅之美。

8.方弧

写方弧时,无论长方或正方的弧形,都要圆转行笔,化角为弧,四角要对应,接笔处不留痕迹,方圆要和谐。

9.弯曲弧

小篆的曲画变化多,难度大,要视其圆转程度顺势而写。最好是一笔完成,一笔完不成,就用两笔或三笔搭接笔方法加以完成。转折处注意调整袄笔锋或略捻动笔管并与手脘的内转动作相配合,使笔锋顺势转过。

(二)搭接笔的技法

篆书的许多笔画看似一笔完成,实则靠若干搭接笔而写成的,要使接笔处不留痕迹,主要是前一笔的尽处无须回锋,后一笔势插入,两笔重合正好将搭接处掩藏于笔画之中。搭接笔是篆书笔法技巧中很重要的一环,掌握了这一环节,就能使字舒畅婉转,遒劲自然。

(三)笔顺特点

笔顺是写好篆书的关键之一,合理的笔顺有助于字的结构安排,有助于书写速度的提高。因此,掌握篆书的笔顺,对初学者来说,也是入门的一把钥匙。

篆书的笔顺和汉字笔顺规则基本相仿,如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这些对初学者来说是不成问题的。重要的是和汉字不同的笔顺,而这些不同之处正是篆书笔顺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把握好篆书的结体,做到匀称匀衡。

1.先中间后左右

对称均衡是篆字的特点。对于有中心竖线的篆字,应先写中间竖笔或中间部位的笔画,中间定位后,再写左右对称的其他笔画。

对于有中心长弧(一般为撇、捺笔)的篆字,应先从中间长弧写起,再写左右对称的笔画。

2.先外包后里头

对于有字框的笔画,一般应写出外框的笔画,随后再写框内的部分。这样可以控制篆字形体的大小,避免整体不一致。

3.先主笔后副笔

对于篆字中有主笔曲画的字,宜先写主笔后写副笔。

4.先副笔后主笔

篆字当中,个别有主笔曲画并起支撑的作用的字,应先写副笔后写主笔,以便更好的掌握重心。

5.灵活运用

对于笔画较为复杂的篆字,笔画要求并不过分强求一致,只要顺手,可以灵活运用,做到分布均匀就可。

§ 钢笔篆书用笔分析

篆书为篆、隶、楷、行、草五体之一。小篆用笔匀细圆转,结字对称匀衡,具有一定的装饰特点。除具有独特的书法艺术价值外,在美术设计、现代装磺等方面,还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一、小篆的点画

小篆的点画一般用短横、短竖和各种变化的弧来表现。小篆的弧有上弧、下弧、左弧、右弧、圆弧、方弧、三角弧、横弯弧、竖弯弧、交叉弧和连绵弧等。

楷方隶扁,而小篆的结体则以长方形为主,取纵势。重心偏上,上紧下松,下垂的脚稍长。要求横平竖直,对称均衡,疏密相间,和谐自然。现从以下从五个方面来分析小篆的结字:

一、左右对称 小篆中左右对称的字较多,写这类字时一定要使其重心平稳,左右对应,不多不少,不长不短,字才好看。如玉、异、登、无、东等字。

二、左右均衡 所谓左右均衡,即字的左右两部分比例等大,分布均等,字就和谐自然。不可强求使其大,或使其小。如秋、解、浅、叔等字。

三、上下均等 上下结构的字在小篆中有很多上下均等,比例相当的字。写时应使上下两部分平分秋色,不可过分偏让。如其、巽、群、麦、戒等字。

四、大小不等 在小篆书中,有许多字上下左右大小不等,或上让下(如是、兮、柴、于、不),或下让上(如唐、祭、慧、衾、尽),或左让右(如德、复、陕、和、),或右让左(如弘、剡、、到、形),皆配合默契,和谐适宜,美观大方。

五、不填满而均衡 汉字的基本形状为方块形,但不是所有字都能将方块填满。这类字形孤而单,写时一定要将比例占够,虽四边填不很满,但均衡大方,协调美观。如卯、于、丑、才、凶等字。 [2]

§ 关于“篆”字

古代文献中还有一种解释,所谓毂约,即古代车轮毂上的纹饰。《周礼·春官·巾车》:“服车……孤乘夏篆。”郑玄注“故书‘夏篆’作‘夏缘’。”郑司农云:“夏,赤也;缘,绿色。或曰:夏篆,篆读为圭瑑之瑑,夏篆,毂有约也。”玄谓:“夏篆,五采画毂约也。”孙诒让正义:“钱坫云:‘《说文·玉部》曰:‘缘,圭壁上起兆瑑也,今约毂有兆瑑,故读如瑑。缘、瑑、篆通。’……《说文·车部》云:‘□,车约□也。《周礼》曰:孤乘夏□。’阮元云:‘□与篆声相近,盖贾、许所读本如是,训为车约,与两郑义合。’黄以周云:‘《说文》之□,乃篆之异文,篆,□音义相同’。”又《考工记·轮人》:“容毂必直,陈篆必正。”郑玄注:“篆,毂约也”。

《词源》一书中对“篆”注的解释也比较详细。如:

《周礼·考工记·凫氏》释为“种带谓之篆”其大意可以是指钟的四周的装饰图案,称为“篆”。

《周礼·宗伯》中有:“孤卿夏篆”。郑玄注云:“五采画毂约也。”

这两种释文相近,均指出了“篆”的功能,即作为装饰美化的图案。

《词源》中对“篆”的注释为:

“篆”与“瑑”,“椽”,“缘”等为同组同缘,它们在音、义、形上均较为相近。

“□”:本是指在精美的玉器上雕饰的凸纹。

“椽”:指椽子,指木制结构房屋顶上放在檩上支架着屋顶的图形或方形木条。

“缘”边缘,是指衣服四周边上的装饰。

这些同组同源的以“篆”声符的字,在其本意的基础上均可引申为精美,圆,长等意。从这些字的引申意看古人对“篆”的界定,无疑是对线条圆转流畅,结体秀美狭长,颇具装饰美感的小篆的最佳指称。

这是从古文字学的立场上作的分析,如果从当时书法的发展上来分析,则更有利于我们把握篆书的内涵。 [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4: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