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眉朱雀
释义

§ 信息

白眉朱雀

中文名:白眉朱雀

物种分类:鸟类→雀形目→雀科→朱雀属

拉丁名:Carpodacus thura

英文名:White-browed Rosefinch

科学分类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雀科 Fringillidae

属:朱雀属Carpodacus

种:白眉朱雀 C. thura

二名法: Carpodacus thura   (Bonaparte et Schlegel)

命名人:Przevalski, 1876

迁徙: 留鸟

§ 简介

白眉朱雀

白眉朱雀,学名为Carpodacus thura,为雀科朱雀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锡金,是一种高山鸟类。栖息在海拔2000-4500m的高山灌丛、草地和生长有稀疏植物的岩石荒坡,在喜马拉雅山和玉龙山地区甚至到海拔5000m的雪线附近,也栖息于树线附近的疏林灌丛和林缘等开阔地带。冬季也常下到海拔2000m的沟谷和山边高原草地。雄鸟额基、眼先、颊深红色,额和一长而宽阔的眉纹珠白色,羽缘沾粉红色具丝绢光泽。雌鸟前额白色杂有黑色,头顶至背橄榄褐或棕褐色、具宽的黑褐色纵纹,眉纹皮黄白色。

§ 亚种

白眉朱雀青海亚种(学名:Carpodacus thura deserticolor)。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青海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青海南部。

白眉朱雀甘肃亚种(学名:Carpodacus thura dubius)。分布于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宁夏、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贺兰山及甘肃。

白眉朱雀西南亚种(学名:Carpodacus thura feminin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金沙江。

白眉朱雀指名亚种(学名:Carpodacus thura thura)。分布于尼泊尔、锡金、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青藏高原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锡金。

§ 形态特征

白眉朱雀

体型略大(17厘米)而壮实的朱雀。雄鸟腰及顶冠粉色,浅粉色的眉纹后端成特征性白色。中覆羽羽端白色成微弱翼斑。雌鸟与其他雌性朱雀的区别为腰色深而偏黄,眉纹后端白色,指名亚种胸部的暖褐色渲染与腹部的白色成对比。所有亚种下体均具浓密纵纹。亚种色调有异 - blythi雄鸟背沾粉色;dubius雄鸟背褐但耳羽绯红且无深色眼纹;femininus雄鸟似dubius但下体紫粉色较深;deserticolor雄鸟上体褐色较淡;femininus雌鸟无任何暖皮黄色调。

虹膜-深褐;嘴-角质色;脚-褐色。

叫声:鸣声似赤胸朱顶雀的唧叫。常有的叫声为偏高的嘁喳声deep-deep, deep-de-de-de-de或快速的尖叫 pupupipipipi。

§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云南、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东部至中国西北。宁夏(泾源,、贺兰山), 甘肃(西北部、西南部);青海(湟水、柴达木盆地、玉树);四川(松潘); 西藏(昌都地区北部)。

国外分布: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萨姆东部)。

§ 分布状况

甚常见留鸟,于海拔3000~4600米。指名亚种见于喜马拉雅山脉及春丕河谷;femininus于西藏南部及东南部、青海东南部、四川、云南西北部; deserticolor仅限于青海柴达木盆地及布尔汗布达山;dubius见于青海东北部及东部、甘肃、宁夏、西藏东部(昌都)。喜马拉雅山脉西部获得的标本可能应属blythi。

§ 生活习性

垂直迁移的候鸟,夏季于高山及林线灌丛,冬季于丘陵山坡灌丛。成对或结小群活动,有时与其他朱雀混群。取食多在地面,以草子、果实、种子、嫩芽、嫩叶、浆果等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多成小群,在地上活动和觅食,休息时也常停息在小灌木顶端。性较大胆,不怕人。

§ 繁殖状况

繁殖期7-8月。6月中下旬即已成对和开始站在灌木顶端鸣叫。营巢于距地不高的低矮灌木丛中,巢呈浅杯状,用枯草茎、草叶和草根构成,内垫有兽毛。每窝产卵3-5枚,卵深蓝色、被有少许黑色或紫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2.3mm×16mm。孵卵由雌鸟承担,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