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牡荆沥 |
释义 | § 牡荆沥 § 正文 牡荆沥 (《本草拾遗》) § 异名 牡荆汁(《登真隐诀》)。 §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茎汁。植物形态详"牡荆子"条。 § 制法 将新鲜荆木裁成尺余长之小段,两端架于砖上,其下以火烧之,则茎汁从两端沥出,以器承取之。 § 性味 甘,平。 ①《登真隐诀》:"冷而甜。" ②《纲目》:"甘,平,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辛,平。' § 归经 《本草汇言》:"入手少阴、太阴,足阳明、厥阴经。" § 功用主治 除风热,化痰涎,通经络,行气血。治中风口噤,痰热惊痫,头晕目眩,喉痹,热痢,火眼。 ①《登真隐诀》:"治心风。" ②《本草抬遗》:"饮之去心闷,烦热,头风旋,目眩,心头漾漾欲吐,卒失音,小儿心热惊痫;止消渴,除痰唾,令人不睡。" ③《丹溪心法》:."开经络,行气血。" ④《纲目》:"除风热,开经络,导痰涎,行血气,解热痢。" § 用法与用量 内服:沸水冲,1~2两。外用:涂敷或点眼。 § 选方 ①治中风口噤:荆沥,每服一升。(《范汪方》) ②治高热痉挛,痰鸣气急:牡荆沥、竹沥,开水冲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头风:服荆沥不限多少,取差止。(《千金方》) ④治喉痹:烧荆汁服之。(《千金方》) ⑤治赤白痢五、六年者:烧大荆如臂,取沥,服五、六合,即得差。(《肘后方》) ⑥治目卒痛:烧荆木出黄汁敷之。(《肘后方》) ⑦治火眼:牡荆沥汁点眼。(《湖南药物志》) ⑧治疮:荆木烧取汁,敷之。(《僧深集方》)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