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元和郡县志》 |
释义 | § 作者介绍 《元和郡县志》,原名《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撰,是我国现存最早又较完整的地理总志。李吉甫(758-814年),字弘宪,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针对当时藩镇割据的形势,他认为“成当今之务,树将来之势,则莫若版图地理之为切也”,故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撰得《元和郡县图志 》四十卷,另有目录二卷,共四十二卷。 § 内容 《元和郡县图志》以贞观时划分的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淮南、江南、剑南、岭南、陇右等十道为纲,配以宪宗时的四十七镇,分镇记述了各镇所属州县的等级、户口、沿革、四至八到、贡赋、山川形势、盐铁、垦田、水利设施、军事设施、兵马配备等。每镇原皆有图置于篇首,但图在宋代就已佚失,故后世改称为《元和郡县志》。文字部分至宋散佚也较严重,第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三十六等六卷全佚,第十八、二十五等卷间有缺失。其散佚部分,清严观有《元和郡县补志》、缪荃孙有《元和郡县志阙卷逸文》等。 《元和郡县志》内容非常丰富,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在存世的地理总志中,不但是最古的,也是编写最好的一部。四库馆臣称:“舆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者,率散佚无存,其传于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其体例对宋代《太平寰宇记》及元、明、清各代的《一统志》都有很大影响。 § 史料价值 其一,作者久为唐相,国家祖籍文献,地方文族案抿尽得寓日,是以此书内容丰富精核,从而见重于历代学界,经受时代沧桑磨难,终于流传下来。是书主旨在记固化疆域政Bl却不限唐代,往往上溯到因素两Rl特别是所记东晋南北朗时期的地理资料最为珍贵。正如清孙星衍所说: “挚虞、防澄、任明、顾吁王之书,先后散失,《水经注》止记川流经过其丁郡县故迹,不能备裁。唐魏王泰所撰《括地志》,其快仅见于唐、末传注,全书久亡,今惟李吉甫所著《元和郡县图志》独存。志载州郡都城山川家基,皆本古书,合于经论无不根之混,谈一代之织制。士今地坦书,赖有此以笺经注史,……无此书而地理之学几绝矣。”②张驹贤则说: “微地理恭《汉志》后必以此书为会归。”①这些评价都很有道理。我们该此书时,可以明显地感驮它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汉志》至两《盾志》间几个世纪沿革地理的连续性。 其二,是书体例相当完整地承受了《汉志》以来正史地理志以一朝疆域为范围,以州郡为纲县为目,记建置沿或系以户口、山川、城邑、关塞、亭障、古迹、物产等,以及六朝图文相辅而行的固经体影响;又开创了府(州)境、八到、贡赋等项,又为后此诸史地理志、地理总志和州县方志之滥筋.其直接影响远及清末民初。《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八说, “舆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考,率散快无存。其传于今者,依此书为最备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今入王文楚、邹玉鳞氏尝著文,称是书还圾可宝贵地记载了有唐一代全国川流湖荡的分布情况;物产、工矿、水利设施分布情况;盛唐开元年间和晚唐元和年间两个时代的人口分布情况⑨。 其三,作者身为唐相,其全部著述《六代略》、《同计簿》、《百司举要》和此书,全属政治家安上之书,非一般封建文人之著。作者在是书原序里说, “以为成当今之氮树将来之势,则莫若版图地理之为切也。所以前上《元和闽11商》,审户口之车祸,续撰《元和郡县囤态》,辨州域之嘿理。时获省阅,或稗聪明,岂欲希9P侯之规倪庶乎尽朱赖之条奏。……此微臣之所以精研,圣后之所宜周览也。”可见作者的目的 是十分明确的,盖在经世致用。张驹贤也说这书“辅治经国之书也。……稽户口,列垦田,辨方舆,详员赋。以及山川关隘,兵马盐冶,仓应桥道,河渠获泽之属,无不悉关乎经画。按书而核,道里之远近,地形之形便,牛齿之众寡物力之盈电皆级列于几案之间”①。总之,作者进书,旨在向庸朝最高统治者晓以天下地理形执州县攻守利害,钱粮所出,丁壮所公以至提醒朝廷削抑菇镇集权中央等等。后有宪宗元和中此李吉甫的进书当是起了作用的。 其四,是书行文不枝不蔓做得是突出的,惟多失于不载书传出处,难于权衡原始资料之价值。同时,亦难免如孙屋衍所指出的“间有异说及疏漏之条”⑦。此自属个人撰述,修此总志更不当苛求于古人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