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班图尼格罗人 |
释义 | § 班图尼格罗人 § 正文 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约22个国家的主要居民。亦称“班图人”。是当前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团。属尼格罗人种的年轻支系。共有13211万人(1978),约占非洲人口32%。主要分布在北纬4°以南,包括刚果盆地、大湖地区、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流域。北界西起比夫拉湾,东至朱巴河下游(号称班图线),南达好望角。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民族有40个;人口在500万以上的民族有9个:尼亚卢旺达人(875万)、隆迪人(663万)、马夸人(646万)、巴刚果人(617万)、 祖鲁人(565万)、马拉维人(550万)、 绍纳人(544万)、科萨人(535万)和卢巴人(500万)。语言均属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日尔-刚果语族贝努埃-刚果语支,自成一大语群,旧称“班图语系”,下分7个分支:西北班图、东北班图、刚果班图、中央班图、东班图、西班图和东南班图。多保持传统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见原始宗教);分布在赤道东非沿海地区的信奉伊斯兰教,其他地区部分人信基督教。 “班图”一词原为一语言概念。19世纪末,南非语言学家W.H.I.布利克用它表示南部非洲一组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近似的语言。但班图语各族在经济类型和社会结构上都有明显差别。体质特征一般可分为刚果型和开普型两种。前者似与西苏丹沿海各族相似;后者则含有库希特人、科伊桑人和尼罗特人的某些特征。 关于班图尼格罗人的起源,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一种观点认为,班图尼格罗人发祥于沙里河与洛贡河之间,或在贝努埃河上游尼日利亚与喀麦隆交界地区。公元前10世纪开始南移,在随后2000多年中数次南迁扩散,逐步排挤或吸收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的土著俾格米人和科伊桑人,发展壮大,终于发展成为这一广大地区的主人。另一种观点认为,班图原始语言产生于西起刚果河入海口、东至桑给巴尔岛之间的中心偏南地带,即赤道森林南沿热带草原地区(今卢巴人与本巴人分布区)。尔后则分东、西两大支向南、向北扩散。刚果河流域森林地带的班图人与大湖地区的居民,在肤色、身材以及腭凸方面显著不同。前者与几内亚湾北部西大西洋语支各族近似。 考古资料证明,班图文化的真正发祥地在东非大湖及刚果河下游地区。 公元1世纪东非班图人掌握了制陶术,3世纪已知冶铁技术。7世纪中央班图人掌握了炼铜技术。10~12世纪出现一系列国家:基塔拉、布霜果、莫诺莫塔帕;稍晚又出现刚果、隆达、布干达、巴卢巴、卢旺达、斯瓦希里等国。与西亚、印度、中国有贸易往来,在东非沿海和大津巴布韦古迹中曾发现大量中国瓷器。 原始班图人为农耕部落,在迁移扩散中,吸取了尼罗特人和库希特人的畜牧文化,以及俾格米人和科伊桑人的渔猎文化,发展了农牧混合经济。大致以赞比西河为界,在此以北(舌蝇分布区)以锄耕农业为主,多种植玉米、高粱、粟、薯芋、香蕉和豆类;在此以南(无舌蝇区)以畜牧业为主,饲养牛、羊,兼事农耕。部分地区手工业水平较高,沿海地区贸易发达。赤道非洲各族受到奴隶贸易的劫掠,人口一度大减。班图人行一夫多妻制(见一夫多妻制家庭)。部分地区男子行割礼,部分地区存在年龄结群制度。东非与南非的一些畜牧民族喜饮鲜牛血,不吃鱼。刚果班图、中央班图和东北班图多按母系续谱、居住和继承财产,其余则按父系。 到18世纪末,班图人由北而南的迁徙结束,各族分布状况基本定形。尔后由于姆菲坎之乱(1820~1834)和布尔人(见阿非利坎人)的“大迁徙”(1836),东南班图恩古尼人中的一支又由南向北迁移,抵达大湖地区南部,从而引起复杂变化。殖民统治时期,班图各族分别受英、葡、比等国控制和奴役。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民族意识日益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1960年以来,除阿扎尼亚和纳米比亚的班图各族外,其他班图各族已纷纷取得国家独立。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