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牛黄
释义

§ 概述

黄牛

牛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经集注》:“今人多就胆中得之。一子大如鸡子黄,相重叠。药中之贵,莫复过此。”《名医别录》:“疗小儿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狂癫。有堕胎”。《本草纲目》:“痘疮紫色,发狂谵语者可用。”.陶弘景:牛黄,今人多皆就胆中得之耳。唯以磨爪甲,舐拭不脱者是真。《药对》:得牡丹、昌蒲利耳目。《唐本草》:牛黄,今出莱州、密州、戎州、青州、淄州。黄有三种:散黄,粒如麻豆;漫黄,若鸡卵中黄,糊在肝胆;团黄,为块形,有大小,并在肝胆中。特牛,具吴牛未闻有黄。《本草衍义》:牛黄,亦有骆驼黄,皆西域所出也。骆驼黄极易得,医家当审别考而用之,为其形相乱也。黄牛黄轻松,自然微香,以此为异。盖又有牦牛黄,坚而不香。《纲目》:牦牛黄,气味苦平,主惊癎,癫狂。功用亦相近也。《本草通玄》:牛黄,体轻气香,置舌上,先苦后甘,清凉透心者为真。

黄牛体长1.5~2米,体重一般在250千克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2个大鼻孔,其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很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趾,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牛黄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 干燥的胆结石。宰牛时,如发现有牛黄,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阴干。牛黄为最常用的贵重药材,每年消耗量很大,虽然中国产牛黄的地区很广,但以前对牛黄的生产重视不够,每年都需要有大量进口,故在商品上分为国产牛黄与进口牛黄两类。

牛黄性状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少数呈管状或碎片。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牛黄功能清热解毒、豁痰定惊,它的开窍之力远不及麝香、冰片。 牛黄原为病牛胆囊中的结石(少数为胆管、肝管的结石),故货源较少。现除此种天然牛黄外,尚有人工合成的牛黄,系按牛黄含有的成份,由牛胆汁或猪胆汁中提取,加工而成。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人造牛黄,功效颇好。

§ 药品简述

水牛药名:牛黄

汉语拼音:niu huang

别名:犀黄、各一旺

英文名:Bezoar, Cow-bezoar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

2、Bubalusbubalis Linnaeus.

科属分类:牛科。

功效分类:清热药;祛痰药。

性味:苦、甘,凉。

归经:入心经、肝经。

功能:清心开窍,豁痰定惊,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用法与用量: 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药材基源:动物牛干燥的胆结石。

采收和储藏:遮光,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压。

§ 禁忌

孕妇慎服。

§ 中药化学成分

天然牛黄含胆汁酸(Bile acids), 其中主要为胆酸(Cholic acid)、去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及微量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胆甾醇(Cholesterol)、胆红素(Bilirubin);亦含丙氨酸(Alanine)、甘氨酸(Glycine)、牛磺酸(Taurine)、天冬氨酸(Asparagic acid)、精氨酸(Arginine)、亮氨酸(Leucine)、蛋氨酸(Methionine)等氨基酸;钠、钙、铁、锰、铜、锌、镁、磷等微量元素;尚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维生素D(Vitamin D)、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以及2种酸性肽类成分称为平滑肌收缩物质SMC-S2及SMC-F, 已查明有二肽、四肽、五肽和七肽.牛黄为胆红素-胆固醇混合而成之结石, 由于结石形成原因不同, 因此牛黄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比例有较大的波动范围.

人工牛黄含胆红素、去氧胆酸、胆酸、胆固醇、无机盐和淀粉, 无氨基酸和多肽类成分.其胆红素、去氧胆酸、胆酸的含量及其比例均与天然牛黄有较大差异。

§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牛黄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明显的抗惊厥作用和解热作用.

镇静作用: 给小鼠灌服或腹腔给药, 能显著减少其自发活动, 并能减轻樟脑、咖啡因引起的小鼠兴奋, 增强水合氯醛、乌拉坦、吗啡、苯巴比妥及戊巴比妥的镇静作用, 如能使戊巴比妥纳所致之小鼠睡眠时间延长, 促使阈下剂量的水合氯醛导致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等.人工牛黄亦有类似的镇静作用.

抗惊厥作用: 给小鼠灌服或腹腔注射牛黄, 对樟脑、咖啡因、可卡因、印防己毒素、戊四氮等引起的惊厥有预防或延长惊厥潜伏期的作用, 但对士的宁引起的惊厥则无效.研究表明: 人工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有相似的抗惊活性.给小鼠灌服以牛胆汁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人工牛黄, 亦能防止可卡因或咖啡因引起的惊厥和死亡, 效果比同量牛黄还好.用人工牛黄2g/kg给小鼠灌胃, 能显著延长咖啡因、印防己毒素引起惊厥的潜伏期, 但不能对抗惊厥发作的百分率, 对士的宁引起的惊厥则无任何效果.有人认为, 牛黄的镇惊成分为去氧胆酸.牛黄的抗惊作用具有上行性, 以对樟脑、咖啡因引起的皮层性惊厥效果较强, 对脑干性惊厥的抑制作用较弱, 而对脊髓性惊厥则无效.

解热作用: 用天然牛黄和人工培植牛黄2g/kg给大鼠灌胃, 对酵母所致之大鼠发热有明显的解热效果, 0.1g/kg给大鼠腹腔注射, 能使正常大鼠体温降低, 并可显著抑制2, 4-二硝基酚对大鼠引起的发热.

2、抗炎作用 牛黄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多形核细胞游走及大鼠甲醛滤纸性肉芽组织增生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其对醋酸所致之小鼠腹腔通透性增加的抑制活性为水杨酸的47倍、氢化可的松的33倍.其抗炎作用可因其配伍不同而有明显变化.人工培植牛黄的抗炎作用与牛黄相似, 1~2g/kg给小鼠灌服, 可显著抑制巴豆油、二甲苯等引起的小鼠耳肿及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脚爪水肿;0.1g/kg腹腔注射, 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二甲苯皮内注射引起的小鼠皮肤通透性增加、大鼠蛋清性脚肿及甲醛性脚肿以及棉球引起的小鼠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抑制作用.人工牛黄亦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胆酸、去氧胆酸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和祛痰作用.胆酸钠20mg/kg静脉注射, 能明显抑制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引起的咳嗽反应.离体豚鼠肺灌流法表明胆酸钠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 并能对抗组胺、毛果芸香碱引起的支气管痉挛.胆酸对喷雾所致之豚鼠支气管痉挛有平喘效果.人工牛黄在小鼠酚红排泌实验及犬气管痰液引流实验中均有祛痰效果.但目前尚无天然牛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报告.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 牛黄能明显增强离体蛙心、豚鼠心脏及猫心乳头肌的心肌收缩力, 同时心率增加, 但对冠状血管则使之收缩.人工培植牛黄对离体蛙心亦有显著的强心作用.有报告指出, 牛黄的强心成分为水溶性, 于10-7浓度即对离体蛙心有强心效果, 但浓度增至10-2仍不使蛙心停搏.牛黄水溶性成分中含有调节心搏异常的物质, 其主要成分可能是牛磺酸.对于小鼠仔鼠培养心肌细胞, 牛黄既能显著对抗高Ca++时心肌搏动细胞数的减少及心律不齐搏动细胞数和心率的增加;亦能使低Ca++所引起的心搏异常正常化.牛黄尚能抑制内毒素所致之大鼠心率减少及心电图ST段升高等缺血性心功能紊乱.牛黄或胆酸钙100mg/kg给自发性或肾性高血压大鼠灌服, 有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 可降低40~50mmHg, 持续1至数天.胆酸钙的降压作用较牛黄为弱.牛黄给正常大鼠口服、给麻醉兔静脉注射均有显著降压效果.有报告认为, 牛黄能使离体兔耳血管扩张, 灌流量增加, 对抗肾上腺素对血压和心脏的作用, 因此其降压作用可能与扩张血管及抗肾上腺素作用有关.对血管加压素、5-羟色胺、组胺及乙酰胆碱的作用均无影响.牛黄中所含胆红素亦能使血压下降, 但其降压作用与其心肌抑制活性有关.去氧胆酸、牛磺酸、两种平滑肌收缩成分SMC-S2及SMC-F均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5、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牛黄水提取液100mg /kg给大鼠口服, 能显著增加其胆汁分泌.有报告指出, 对猪离体胆囊与胆总管的标本实验表明: 牛黄中的平滑肌收缩物质(SMC)能使胆囊平滑肌和奥狄括约肌收缩, 从而抑制胆汁的排泄, 但大多数胆酸尤其是去氧胆酸则均能松弛奥狄括约肌, 因而具有显著的利胆作用.报告者认为, 这两类拮抗物质在体内形成胆汁排泄的机能协调系统.牛磺酸N-二硫代氨基甲酸钠(TDT)对于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和慢性大鼠肝损害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能抑制SGPT的升高.

牛黄粉混悬液、水溶部分及水不溶部分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小鼠离体小肠痉挛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其中水溶部分作用最强.胆酸盐对肠道浆膜面有抑制作用, 但对黏膜面则刺激豚鼠离体回肠收缩, 加大剂量则致痉挛.胆红素较大剂量对离体大鼠十二指肠、豚鼠回肠有兴奋作用.平滑肌收缩物质SMC-S2及SMC-F对豚鼠离体小肠有显著的兴奋作用, 该作用与乙酰胆碱相似但较弱, 其能被阿托品和抗组胺药所抑制, 而被毒扁豆碱所增强.

6、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牛黄能显著促进红细胞生成, 口服牛黄能使急性失血家兔网织红细胞急剧增多,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正常兔口服牛黄亦能引起红细胞明显增加, 摘除脾脏无影响.其有效成分主要是维生素D, 其次是胆红素及麦角甾醇.但用量过大, 则反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人工牛黄能明显抑制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红细胞数减少.纤维蛋白平板法实验表明: 牛黄对纤维蛋白溶解有较强的纤维活化作用.

7、其他作用 牛黄和人工牛黄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牛磺酸可明显增加催乳素分泌及促黄体生成素释放.

§ 临床应用

牛黄1、用于温热病及小儿惊风之壮热神昏,惊厥抽搐等症。牛黄清心、凉肝,有患风止痉、定惊安神之效。常与朱砂、全蝎、钩藤等配伍,如牛黄散。

2、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中风,惊风,疯痛等痰热豪蔽心窍所致之神昏、口噤、痰鸣等症。本品既能清心热,又能化痰、开窍醒神。单用本品为未,淡竹沥化服即效,如《外台秘要》治婴儿口噤方,或与麝香、栀子、黄连等配伍,共秦清热化痰、开窍醒神之功,如安宫牛黄丸。

3、用于咽喉肿痛,溃烂及痈疽疗毒等热毒壅滞郁结之证。本品清热解毒力强。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常与黄芩、雄黄、大黄等同用,如牛黄解毒丸;若咽喉肿痛、溃烂,可与珍珠为末吹喉,如珠黄散;用治痈疽、疗毒、乳岩、瘰疬等,又与麝香、乳香、没药等合用,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如犀黄丸。

4、用于高热烦燥,神昏谵语及惊痫抽搐等症。神昏谵语、惊痫抽搐,多由于高热或痰热蒙蔽清窍所引起。牛黄能清心热、豁痰浊,可收开窍定惊的功效。在临床上本品常和清热药与开窍药如黄连、黄芩、山栀、麝香等做成丸散,应用于热盛昏迷惊痛。

5、用于咽喉肿痛腐烂、各种热毒疮痈。牛黄为清热解毒要药,对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疮痈肿痛及一些外科疾患属于阳症者都可应用,常配合青黛、冰片等治咽喉肿痛;配金银花、七叶一枝花、甘草等治疮疡。

6、牛黄配以麝香、天竺黄、全蝎、钩藤,则豁痰开窍、清热镇痉;配黄连、黄芩、栀子、郁金、朱砂,则清热解毒、开窍安神;配青黛、珍珠、人指甲、象牙屑、冰片,则清热解毒、消肿定痛。

§ 成药方剂

1、牛黄清心丸《痘疹心法》:牛黄、黄连、黄芩、山栀、郁金、朱砂。治热盛神志不清。

2、抗热牛黄丸(原“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牛黄、郁金、犀角、黄连、朱砂、梅片、麝香、真珠、雄黄、黄芩、山栀。治温病邪入心包,神昏谵语,身热烦燥,以及小儿惊厥,中风窍闭等症。

3、牛黄解毒丸《证治准绳》:牛黄、甘草、金银花、草河车。治小儿胎毒疮疖及一且疮疡。

§ 史书方剂

1、牛黄八宝丸(《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用治痧证发斑发狂,浑身赤紫,及痧后恶毒疮疡。

2、牛黄上清丸(《国药成药处方集》),用治头脑昏晕,暴发火眼,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齿疼痛,头面生疮,大便燥结,身热口渴。

3、牛黄丸(《太平圣惠方》),用治小儿慢惊风,发歇不止。

4、牛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用治小儿疳积。

5、牛黄丸(《婴童百问》),用治肝受惊风,眼目疼痛。

6、牛黄丸(《审视瑶函》),用治小儿双目睛通(即头视)。

7、牛黄生肌散(《外科大成》),用治牙疳,臭烂穿腮者。

8、牛黄抱龙丸(《医学入门》),用治小儿急慢惊风,及风热风痴等症。

9、牛黄定志丸(《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用治中风昏冒,神情不爽,如有物蒙蔽,及风犯于心,心神不宁,健忘惊悸等症。

10、牛黄青黛散(《疡医大全》),治青腿牙疳,症见牙疳腐烂而腿肿色青者。

11、牛黄承气汤(《温病条辨》),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邪闭心包,神昏舌短,饮不解渴者。

12、牛黄清心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治诸风缓纵不遂,语言蹇涩,心神恍惚,怔忡健忘,头目眩冒,胸中烦郁,痰涎壅塞,精神昏愦,心气不足,惊悸悲忧,虚烦少眠,喜怒无时,或发狂癫,神情烦乱[1]。

§ 常用配方

1、治温病邪入心包,神昏谵语,兼治卒厥,五痫,中恶,大人小儿痉厥之因于热者:牛黄一两,郁金一两,犀角一两,黄连一两,朱砂一两,梅片二钱五分,麝香二钱五分,真珠五钱,山栀一两,雄黄一两,黄芩一两。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金箔为衣,蜡护。 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每服一丸,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温病条辨》安宫牛黄丸)

2、治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者:牛黄二钱半,朱砂三钱,脑子一钱,郁金三钱,甘草一钱,牡丹皮三钱。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新水化下。(《索问病机保命集》牛黄膏)

3、治中风痰厥、不省人事,小儿急慢惊风:牛黄一分,辰砂半分,白牵牛(头末)二分。共研为末,作一服,小儿减半。痰厥温香油下;急慢惊风,黄酒入蜜少许送下。(《鲁府禁方》牛黄散)

4、治小儿惊热,发歇不定:牛黄一分(细研),川大黄半两,蝉壳一分(微炒),子芩半两,龙齿半两(细研)。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计时候,煎金、银、薄荷汤下三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牛黄丸)

5、治小儿心肺烦热,黄瘦,毛焦,睡卧多惊,狂语:朱砂半两,牛黄一分。上药,同研如面。每服,以水磨犀角,调下一字。(《圣惠方》)

6、治初生胎热或身体黄者:真牛黄一豆大。入蜜调膏,乳汁化开,时时滴儿口中,形色不实者,勿多服。(《小儿药证直诀》)

7、治小儿胎风热、撮口发噤:牛黄(研)一分,淡竹沥半合。每服牛黄一字匕,用淡竹沥调下,一、二岁儿服之;三、四岁儿每服半钱,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圣济总录》牛黄竹沥散)

8、治乳岩(乳癌),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犀黄三分,麝香一钱半,乳香、没药(各去油)各一两。各研极细末,黄米饭一两,捣烂为丸,忌火烘,晒干。陈酒送下三钱,患生上部,临卧服,下部空心服。 (《外科全生集》犀黄丸)

9、治胎毒疮疖及一切疮疡:牛黄三钱,甘草、金银花各一两,草紫河车五钱。上为末,炼蜜丸,量儿服。(《保婴撮要》牛黄解毒丸)

10治伤寒咽喉痛,心中烦躁,舌上生疮:牛黄(研)、朴硝(研)、甘草(炙,锉)各一两,升麻、山栀子(去皮)、芍药各半两。捣研为细散,再同研令匀。每服一钱匕,食后煎姜、蜜汤,放冷调下。(《圣济总录》牛黄散)

11、治小儿鹅口疮,不能饮乳:牛黄一分,为末。上一味,用竹沥调匀,沥在儿口中。(《圣济总录》牛黄散)

§ 文献论述

1、《医学发明》:中脏,痰涎昏冒,宜至宝之类镇坠;若中血脉、中府之病,初不宜用龙、麝、牛黄,为麝香治脾入肉,牛黄入肝治筋,龙脑入肾治骨,恐引风药入骨髓,如油入面,莫之能出。

2、《纲目》:《别录》言牛黄恶龙胆,而钱乙治小儿急惊、疳病,凉惊丸、麝香丸皆两用之,何哉?龙胆治惊痫,解热杀虫,与牛黄主治相近,亦肝经药也,不应相恶如此。

3、《本草经疏》:牛黄,《别录》有小毒,吴普云无毒,然必无毒者为是。入足厥阴、少阳,手少阴经。其主小儿惊?经热,热盛口不能开,及大人癫狂痫痉者,皆肝心二经邪热胶痰为病,心热则火自生焰,肝热则木自生风,风火相搏,故发如上等证,此药味苦气凉,入二经而能除热消痰,则风火息,神魂清,诸证自瘳矣。

4、《本草汇言》:牛黄为治心之药,必酌佐使得宜而后可。故得丹砂而有宁镇之功,得参、苓而有补养之妙,得菖蒲、山药而有开达心孔之能,得枣仁、远志而有和平藏腑之理,得归、地而有凉血之功,得金、银而有安神之美。凡诸心疾,皆牛黄所宜也。

5、《本草崇原》:李东垣曰:中风入藏,始用牛黄,更配脑、麝,从骨髓透肌肤以引风出;若中于腑及中经脉者,早用牛黄,反引风邪入于骨髓,如油入面,不能出矣。愚谓风邪入脏,皆为死证,虽有牛黄,用之何益。且牛黄主治,皆心家风热狂烦之证,何曾入骨髓而治骨病乎。脑、麝从骨髓透肌肤,以引风出,是辛窜透发之药,风入于脏,脏气先虚,反配脑、麝,宁不使脏气益虚而真气外泄乎。如风中于府及中经脉,正可合脑、麝而引风外出,又何致如油入面而难出耶。临病用药,畏首畏尾,致六腑经脉之病留而不去,次入于脏,便成不救,斯时用牛黄、脑、麝未见其能生也。[1]

§ 鉴别

牛黄(1) 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2) 取本品少许,用水合氯醛试液装片,不加热,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团块由多数黄棕色或棕红色小颗粒集成,遇水合氯醛液,色素迅速溶解,并显鲜明金黄色,久置后变绿色。

(3 )取本品粉末10mg,加氯仿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去氧胆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醋酸乙酯-冰醋酸(15:7: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两个荧光斑点。

§ 含量测定

牛黄胆酸取本品细粉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蒸干,残渣加20%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热回流2小时,冷却,加稀盐酸19ml调节pH至酸性,用醋酸乙酯提取4次(25ml、25ml、20ml、20ml),每次醋酸乙酯液均通过同一铺有少量无水硫酸钠的脱脂棉滤过,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胆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8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1μl与3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醋酸丁酯-冰醋酸-甲酸(8:4:2:1)为展开剂,展至14~17cm,取出,晾干,喷以3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380nm,λ< [R]>=65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酸(C24H40O5)不得少于4.0%。胆红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胆红素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氯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胆红素0.01mg)。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ml、2.0ml、3.0ml、4.0ml、5.0ml,置具塞试管中,分别加乙醇至9ml,各精密加重氮化溶液(甲液:取对氨基苯磺酸0.1g,加盐酸1.5ml与水适量使成100ml;乙液:取亚硝酸钠0.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置冰箱内保存。用时取甲液10ml与乙液 0.3ml,混匀)1ml,摇匀,于15~20℃暗处放置1小时,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B),在533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取本品细粉约10m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氯仿和乙醇(7:3)的混合溶液60ml、盐酸1滴,摇匀,置水浴上加热回流约30分钟,放冷,移至100ml棕色量瓶中。容器用少量混合溶液洗涤,并入量瓶中,加上述混合溶液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清液10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3ml,置具塞试管中,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乙醇至9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胆红素的重量(mg),计算,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红素(C33H36N4O6)不得少于35.0%。

§ 生药鉴别

牛黄

天然牛黄

完整者多呈卵形、不规则的球形、三角形或方形等,少数呈管状或颗粒状,直径1~3厘米。表面黄色至棕色,有的表面粗糙或具裂纹,略有光泽。质细腻而轻松,易破碎;断面黄色至棕黄色,有排列整齐的环状层纹,重重相叠。取牛黄粉末少许溶于水中,涂在指甲上,经久不褪(通称"挂甲")。气清香,味先微苦而后微甜,入口后有清凉感,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

以个整齐、色泽鲜艳、棕黄色、质细腻、气味清香者为佳。

人造牛黄

多数呈粉末状,也有制成不规则球形或方形的。浅棕黄色或金黄色。质轻松。水溶液亦能使指甲染成黄色。气微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苦,入口后无清凉感。

以干燥、色黄者为佳。

化学试验

取牛黄约50毫克,分别加入下列试剂约3毫升:

1. 加冰醋酸呈绿色,冷后沿管壁小心加入等量的浓硫酸,则两液层接触面现红色环。

2. 加浓硫酸现绿色。

3. 加硝酸现红色。

4. 加氨水现黄棕色。

真伪鉴别

牛黄牛黄为贵重药材,一些不法分子用植物的粉末加蛋清、蛋黄和牛胆汁等制成,或用其他动物的胆结石等伪充,以假乱真,牟取暴利,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鉴别真伪牛黄,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2]

一、目试:真品(正品)天然牛黄有蛋黄及管黄两种。蛋黄多呈卵形、不规则球形、类方圆形或类三角圆形,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细腻而稍带光泽,有的外表面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断面黄色或棕黄色,可见明显排列整齐的层纹,层层重叠,气清香。管黄呈管状,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或为破碎的小片,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裂纹及小突起,断面有较少的的层纹,有的中空,色较深,质坚实。人工牛黄多呈粉状,也有不规则球状者,浅棕黄色至金黄色。

二、手试:以手摸、擦、捏进行鉴别,一般经验是三个“三分”。即:

① 牛黄上手轻三分。牛黄质地疏松,比一般同体积的物品要轻些。不管是泥团或常见的伪晶,一般比牛黄重,故有牛黄上手轻三分的提法。

② 遇水磨擦黄三分。传统鉴别牛黄,用少许牛黄加水磨在指甲上,显黄色,习称“挂甲”或“透甲”,一般来说只要有些水分的牛黄颗粒在白纸或砂玻板上擦几擦,同样出现淡黄色的痕迹,这种颜色不一定很深,但能较长时间地保留不变。

③ 用手捏牛黄碎三分。牛黄硬度在 1~2°左右,很容易给捏碎,如捏不碎者,—般应视为伪品。

三、口试:将牛黄少许放在舌尖,有一股凉气扩散到舌心至舌根,味微苦而甘甜,没有其他腥膻杂味,嚼之似泥而没有渣杂,唾液可染成淡黄色。伪品多味苦而难于嚼碎,有时有滑腻感。

四、水试:牛黄不溶于水,置水中先浮而后沉,不胀、不溶、不变色,煮到水沸仍保持块状;将缝衣针润水粘上牛黄粉,垂直沉下水中,可见杯内从上至下有一条线,然后再慢慢扩散。人工牛黄煮沸后水呈黄色而混浊,静置片刻即沉淀,水变回原色。

五、火试:取一根小针烧红,刺入牛黄中,牛黄破裂而呈层状,质细密酥脆,内心有白点,并伴有清香气味者为真品。

六、醋试:取一干燥洁净试管,放入牛黄粉末(成块稍加压碎),加入2ml醋酸,加热至沸,溶液即现淡绿色至深绿色。品质好的牛黄液体呈深绿色而清澈;质次的呈绿色至稍黑而混浊;人工牛黄呈淡绿色或青绿色。伪晶牛黄多为黄色或茶红色。

以上鉴别牛黄真伪方法,有时采用一二种就可以,如果把握不大,可逐个进行加以区别。[3]

§ 传说

牛黄,是一味名贵的中药。相传,牛黄是我国古代医学家扁鹊无意中发现的。一天,扁鹊正在桌上整理煅制好的金礞石。此时,邻居阳宝杀了一头病牛,发现胆囊中有些像石头样的东西,不知是何物,于是提着胆囊来向扁鹊请教。扁鹊剖开胆囊取出两枚“石头”放在桌上,仔细地琢磨。

过了一会儿,阳宝又惊叫着跑来说他的父亲一口气上不来,在床上抽搐不停。扁鹊急忙赶去阳宝家,只见阳宝的老父亲双眼上翻,喉中噜噜有声。

扁鹊看罢,吩咐阳宝速至他家把桌上的金礞石拿来,研成细末,让其父亲服下。须臾,阳宝的父亲就止住抽搐,气息平静。扁鹊回家却发现桌上的两枚“石头” 不见了。细寻之下,原来阳宝在慌乱中错把牛黄当成金礞石拿去了。扁鹊思忖:“难道这种石头真的有豁痰定惊的功效?”次日,有意用其配药,给阳宝的父亲送去服下。不日,病奇迹般的好了。扁鹊就将这种黄牛胆内的深黄色之物命名为“牛黄”。[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4: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