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照相化学
释义

§ 简介

根据所用感光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银盐和非银盐两大类体系。一般使用的感光材料是以卤化银为基础的银盐体系。曝光后,在卤化银表面形成潜影。潜影是不可见的,须经显影,使曝光后的卤化银转变成单质银,才能产生可见图像。在曝光过程中,对应于物体明亮部分的曝光量比暗的部分更大,产生图像的色度更深因此明暗与原物体相反,称为负片。经过定影处理掉未感光卤化银后的负片可长期保存。为获得与原物体明暗一致的图像,需进行再次曝光,将负片图像反转到另一感光材料表面再经显影定影等处理后得到正片。

通常在明胶等保护性胶质中使硝酸银和卤化物作用并经成熟、化学增感、光谱增感等处理得到感光性乳剂,涂敷在高分子薄膜上即得感光胶片。感光度高的感光材料为加有碘化银的溴化银;中等的用溴化银或含氯化银的溴化银;感光度低的用氯化银 。卤化银本身对光的吸收多发生在紫外区。对可见光不敏感,由它制得的胶片称为色盲片。在照相化学生产及研究中已普遍采用一种或多种菁染料的组合作为光谱增感剂,使感光材料的敏感光谱范围覆盖了整个可见区及近红外区。菁染料分子以单体或聚集体的形式吸附于卤化银表面时具有适当的排列、取向及合适的能级,使得染料吸收光后,可将光生电子或能量转移到卤化银晶体的导带。

卤化银晶体微粒在曝光下发生光解会形成潜影。显影会使含有潜影的卤化银晶体中的银还原出来。格尼-莫脱理论对潜影形成过程的理解是在卤化银晶体表面附近的某处吸收光子后产生可迁移的光生电子-空穴对 ,只要光生电子能被晶体中或表面缺陷位置的Ag+所俘获,即可形成潜影银原子并结合形成初级潜影,相应的空穴可迁移至表面并使表面的卤离子氧化为卤原子而从晶体中逸出。开始形成的初级潜影可以进一步捕获光生电子,使它带上负电荷;随后再吸附附近的缺陷银离子。光生电子可继续被生长着的潜影银原子团所捕获,再吸引银离子。这两种过程彼此交替重复,使潜影不断长大。实用感光乳剂的感光速率与卤化银的晶粒大小和晶体习性有关。通常颗粒越大,感光度越高,解象力越低。80年代以后,已先后研制出T型和糙面型高感光度、高解象力细颗粒乳剂。

对于彩色感光材料,曝光后的卤化银在含有以4-氨基苯胺或其衍生物作为显影剂的显影液中显影。当感光后的卤化银还原为金属银时,显影剂被氧化,并与同时涂敷于胶片的成色剂或偶合成分作用生成染料。随后经过氧化(或漂白)除去银像,即可得到具有各种色彩的染料影像。

非银盐感光材料是不含银盐的敏感物质组成的感光材料体系。在光作用下,通过引起体系某些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而产生图像。主要体系有电照相、重氮光敏材料、感光性树脂、光致变色体系等。其中有些体系已在复制、印刷、缩微等方面得到应用,取代了价格昂贵的卤化银体系。但非银盐体系在成像质量方面仍达不到银盐体系的水平,因而在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其应用仍受到限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5: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