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独花兰
释义

§ 种属概述

独花兰

科名:兰科Orchidaceae

属名:独花兰属

种名:独花兰

学名:ChangnieniaamoenaChien

花期:4-5

染色体数目:2n=46

土壤PH值:4.5-5.0

海拔高度:400-1500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稀有种。

现状:稀有,因连年乱砍林木和采挖入药,生境渐趋恶化,植株日益减少,浙江和江苏产地已趋于灭绝状态。

§ 形态特征

独花兰陆生兰。假鳞茎具节,淡黄白色,顶生1枚叶。叶具柄,叶片宽卵形或宽椭圆形,长7-11厘米,宽4.5-8厘米,全缘,下面带紫红色;叶柄长5.5-9.5厘未。3-4月开花,花葶上有2-3枚鞘状退化叶;花单朵顶生,直径5.5-7厘米,常淡紫色,罕为白色;萼片3,长圆状披针形;花瓣倒卵状匙形;唇瓣宽大,3裂,侧裂片斜卵形,直立,围抱蕊柱,中裂肾形,边缘稍皱波,内面唇盘上具5条纵褶片,具紫红色疣点和细点,基部具长约2厘米稍弯曲的距。花期3-4月。

§ 传粉生物学

独花兰

独花兰(ChangnieniaamoenaChien)为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近年因生境破碎化和过度采挖,其野生资源日渐减少。迄今对独花兰极为有限的研究表明,其结实率很低或根本不结实,其传粉媒介也一直未被发现。2002年3-4月,神农架2个移植居群和5个天然居群进行了传粉生物学的定点观察,发现雌性三条熊蜂(Bombus(Diversobombus)trifasciatusSmith)、仿熊蜂(Bombus(Tricornibombus)imitatorPittion)和蜜蜂均访问独花兰,但只有三条熊蜂身体粘有花粉块,是独花兰的有效传粉者。三条熊蜂的访问频率很低,在113h的观察中只有9次访问,但在一个天然居群(population3)中曾观察到一天4次的最高访问频率;访问主要在12:00-15:00出现,但在花上停留时间很短,不超过10s。在未被授粉的情况下,独花兰花朵大约3周后自然枯萎,但受粉后3、4d内即出现一系列形态和颜色的变化,包括花梗逐渐伸长,子房在花梗逐渐停止伸长后开始膨大等,表明花梗伸长可作为结实(授粉成功)的指标。

人工授粉实验表明,自花、异花受粉后花梗均伸长,而套袋隔离花的则花梗不伸长,说明独花?兰是自交亲和的异交种,需要昆虫传粉。根据传粉者的访问频率、居群中果实的分布,尤其是花距内无花蜜等特征,我们认为独花兰是种欺骗性传粉的兰花。相对于其他欺骗性传粉的兰花,独花兰的自然结实率并不很低(26.98%),这与居群规模小会提高欺骗性传粉兰花结实率这一观点吻合。花粉块的输出数远高于结实数,这说明独花兰存在一定的花粉浪费。

独花兰野外独花兰营养生长是一年还是多年完成尚无直接观察报道。在个体发育中,营养生长通常显示出植株个体大小的增加,直至生殖生长阶段。幼年个体通常较小,性成熟个体则较大。本文结果表明,独花兰叶片大小(叶长、叶宽和叶面积)能够表征植株个体大小,从而可能反映植株所处的发育阶段。在所研究的种群样本中,不同植株的叶片大小变化很大。这种变化显然未受测量时间的影响,因为测量时叶片已停止生长。

这种变化也未受到环境因素的明显影响;因为一方面是随机取样,另一方面即使在环境条件相同的小范围内(如植株相距极近),也出现大小相差悬殊的植株。另外,叶片大小与地下茎体积和假鳞茎数目高度正相关。植株显然必须经历多个生长季才能贮存较多营养物质于地下茎,并形成多个假鳞茎。因此,在一个生长季节中植株停止生长后,不同大小的植株应是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未开花者仍处于营养生长阶段。

独花兰独花兰叶片大小至少在两方面与其开花特性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只有叶片足够大,植株才可能开花。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叶片大者表示年龄较大,达到了有性生殖阶段;二是其光合作用产物较多,足以供应开花、座果及结实所需。另一方面,叶片越大,开花持续期越长。这也可能与较大叶片能生产较多光合产物,支持较长开花持续期有关。这显然有利于增加传粉受精的机会。因此,较大的植株(既标志性成熟,又反映光合效率)有利于有性生殖。

下图为花粉剖面图:ChangnieniaamoenaChien花粉(采集人不详38075,PE);(A)花粉块,SEMX24;(B)花粉块,SEMX24;(C)花粉块局部放大,SEMX120;(D)花粉块细节,表示单花粉,SEMX600。

独花兰花粉剖面图

§ 生长繁殖

独花兰

地下茎是独花兰植物体另一重要营养器官。通常当每苗具有3个或两苗共有5个假鳞茎时,植株始开花。这种特性也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足够多假鳞茎是植株达到有性生殖阶段的标志;二是较多假鳞茎能储存较多营养物质,可供有性生殖之用。凡抽葶开花植株的地下茎最下一个假鳞茎在花谢后均呈萎缩坏死状,这很可能是由于所储存的营养物已为开花过程所用。因此,地下茎的发育对独花兰有性生殖具有重要作用。另外,两苗共有同一地下茎的发现有力地证明地下茎具有无性繁殖作用。

然而,独花兰地下茎在繁殖上的重要性可能恰恰与其在现代人类胁迫条件下生存的脆弱性有关。其地下茎是一种药材资源。其体积越大和假鳞茎数越多,则越有采掘价值;而且因为个体较大,被采掘者发现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独花兰的采掘风险会随着地下茎的增大而增加。采掘风险的增加则相应地使成功繁殖的机会下降。如果有性生殖提早到个体较小和只有一个假鳞茎的阶段,成功完成其有性生殖的可能性将增加,因为在该阶段植株的采掘风险较低。由此可见,独花兰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开花与较大营养体的关联在现代人类胁迫条件下已变成影响其生存的脆弱点之一。

在开花座果期,花葶相继表现出中止生长和逻辑斯谛生长模式,可能有两方面的适应意义。第一,在开花期花葶中止生长有利于资源配置于花器生长和开花过程。这种现象同时也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花葶高度可能并不对其传粉受精作用有关键影响。

§ 开花与营养体特征

独花兰

叶面积大小,假鳞茎数目及总体积与开花均有极显著关联。开花植株绝大多数具有3个(两苗共一地下茎时为5个)假鳞茎,同时具有较大的地下茎总体积和叶面积。叶色与开花的关联程度较低,开花植株可为绿色叶或紫色叶。

相关系数计算及其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开花持续期与叶宽和叶面积有极显著相关,与其他性状相关不显著或显著性较低。表征植株大小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唇瓣中裂片长和宽彼此极显著正相关,一方面反映独花兰的物种特征,另一方面表明其生长状态正常。假鳞茎体积与叶长、叶宽和叶面积高度正相关,但与其他性状相关不显著。花葶高度与其他性状无一显著相关。

§ 生长习性

独花兰喜云雾多,湿度大,气温低的气候类型;年降雨量1500-1700mm,常生于潮湿沟边,山谷岩壁下丘陵山地的黄壤中,常绿阔叶林和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独花兰是自交亲和、但需昆虫传粉的异交种,主要生长于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上或沿山谷较隐蔽的落叶阔叶林或针叶林下(陈心启等,1999)。

通常情况下,独花兰于9月中下旬地下鳞茎萌动并开始展叶(单叶),保持这个状态度过冬季,次年3月中下旬开花。花期约3–4周,至4月中、下旬花谢,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叶片逐渐枯死。此时如果独花兰已经受粉、结实,其花葶和果实继续发育,到8月底果实成熟、散播。独花兰种子数量众多、细小如尘。开花期间群落内的林木尚未完全展叶,郁闭度较低,其鲜艳的花在群落内很显眼,对吸引传粉者有重要作用。

§ 分布范围

产于陕西省南部、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和四川省(巫山、北川、广元、巴中、贸汶)。生于疏林下腐繁殖丰富的土壤上或沿山谷隐蔽的地方;海拔400-1100(-1800)米。

独花兰分布图

§ 菌根研究

独花兰独花兰的菌根组织进行真菌分离.独花兰具有典型的兰科植物菌根构造,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菌根真菌从根毛进入根被和外皮层,通过通道细胞侵入到皮层薄壁组织,在皮层薄壁细胞内形成菌丝团.通过两次分离,共得到36个菌株,属于担子菌和有丝孢菌,其中优势种属为镰刀菌属.将16个菌株接种在华石斛组培苗上,有10个菌株对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有1个菌株(DHL-19)处理苗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α=0.05),2个菌株(DHL-16、DHL-17)处理苗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α=0.01).在3个接菌处理苗的营养根中均分离获得了原接种菌,切片观察能看到少量菌丝团.因此,DHL-16、DHL-17、DHL-19这3个菌株初步确定是兰科植物的菌根真菌。

§ 栽培方法及注意事项

独花兰

试用培养基种子繁殖或组织培养法繁殖。独花兰是多年生球茎植物,球径2—3公分。种子繁殖比较困难、一般采用分株法。独花兰喜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酸性土壤,ph值一般在4.5至5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5%以上。独花兰夏天休眠,冬季生长,年生长期在8个月左右。9月萌芽展叶,同时抽出花葶,次年3至4月开花,花瓣有红和紫白色等,花色艳丽。独花兰耐阴又防寒,适应家庭和室内培养,其植株矮小即开花。可作水旱及微型盆景的花草点缀。

家庭种养独花兰一般采用4份腐叶土,3份黄壤,2份山灰,份河沙拌均即可。独花兰花谢后,于5月中上旬植株逐渐枯萎,这时要注意不要浇水过多,但也不能过于干燥,浇水过多易于腐烂,过于干燥又不利于以后生长,应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休眠期置于背风阴凉处。待9至10月苗芽出土后施一次土杂肥。平时施一些腐熟的饼水或鱼杂水忌追无机肥料,冬季适当加强光照。春季开出您理想的鲜花。

§ 植物价值

独花兰保护措施

宣传教育,合理采挖,促进天然更新,并建议迁地保存种。

经济价值

优良的野生花卉,假鳞茎是治疗疮毒与蛇伤的良药。

药用价值

【药名】:独花兰

【拼音】:DUHUALAN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兰科植物独花兰的全草、根。

【功效】:清肺止咳、解毒消肿。

【主治】:用于咳嗽、痈疽疖肿、湿疮、疥癣。

【性味归经】:苦,凉。入肺、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克。

【别名】:长年兰、带血独叶一枝枪(浙江临安)

【拉丁名】:ChangnieniaamoenaChien.

【考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相关词条

中草药 珍稀植物  兰花  陆生兰

§ 参考文献

1.传粉生物学初步观察;植物学通报;2003年09期;孙海芹,罗毅波,葛颂

2.独花兰野生种群研究——开花与营养体状态的关系;植物学通报;熊治,廷吴,剑李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7: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