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如芝 |
释义 | 王如芝 王如芝,女。研究员。浙江宣平(今武义)人。194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曾任西康省西昌技艺专科学校讲师、贵州大学副教授。建国后,历任东北工学院、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副教授,工程兵原子防护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总参谋部工程兵部原子防护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总工程师,中国力学学会第一、二届理事,河南省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兵工学会应用力学学会副主任委员。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并组织了我国十二次核试验工程效应的测试工作,对我国核试验力学参数测试作出了较大贡献。1983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15年11月1日 出生于浙江省武义县。 1937-1941年 西北联大化学系。 1942-1943年 中央航空委员会飞机厂检验员。 1943-1944年 桂林第四飞机厂检验员。 1945-1952年 贵州大学工学院副教授。 1952-1953年 大连工学院副教授。 1953-1960年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副教授。 1960-1962年 在751试验组工作。 1963-1964年 工程兵科研三所副所长兼西北核技术研究所一室主任。 978年 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0-1985年 全国“三八”红旗手,工程兵科研三所总工程师、研究员。 1985-1995年 退休、继续编辑防护工程专著。 1995年8月22日 逝世于洛阳。 § 生平介绍 王如芝,女,1915年11月1日出生于浙江省武义县宣平上江村。姐妹3人中只有她坚持读书,小学毕业时全县会考她得了第一名,被保送到金华上初中。初中毕业会考她又名列前茅,被保送上高中。高中毕业时也因成绩优秀,学校准备保送她去杭州上浙江大学,但因家中无力负担,她只好去上海一所小学教书谋生。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洋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平大学西迁,在陕西南部城固县成立西北联大。这所大学可以免费上学,她就远离家乡,只身来到城固,在该校理学院化学系就读,1941年毕业。 1942年她与校友张相麟结婚。从1942年到1949年,由于战乱,她与家人辗转于川、滇、黔、桂四省之间,先后做过化验员、检验员和教员。这在当时交通极为不便的大西南,对一个刚涉足社会的女青年来说,不能不说是极其艰苦的磨炼。 1943-1944年间,她在桂林隶属重庆国民政府的第四飞机厂工作。当时由于战争封锁,进口物资匮乏,她亲手试验熬制成功了滑翔机用油漆,解决了燃眉之急,成为她平生的第一大慰事。 1949年11月贵阳解放,她结束了动荡不安的生活。1952 年她和丈夫一起从贵州大学调到大连工学院,翌年又调入新成立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在哈军工她承担了当时很少有人熟悉的一门新课——炸药理论。她凭着一股闯劲和钻劲,写出了讲义并开出了这门课。随后,她承担了炮弹发射增程装药的试验任务,取得了成功。1958年她安装了一条小型激波管。 1960年,她被借调到三峡工程防空研究试验组工作。她的任务是用模拟爆炸试验来确定各种大坝模型的防护效果。试验研究对她来说得心应手,在荒无人烟的试验场上,斗严寒战风沙,与年轻的助手们一起,她一干就是3个冬春。为了工作,从那时起她就开始了与家人长期分离的生活;她的左耳也被上千次的剧烈爆炸声震聋。当终于圆满完成试验任务时,她说:“这次任务我们炸得真漂亮!”这是她生平的第二大快事。 1963年她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工程兵科研三所的技术副所长,同时兼任国防科委西北核技术研究所一室主任。从此,她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核武器爆炸效应及其工程防护这一崭新的研究领域。那时,工程兵科研三所初建,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她既要忙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的核爆炸空气冲击波力学效应的测试准备与理论工作,又要忙于三所的工程效应试验准备及其它研究课题的指导,加上那时她正患输卵管囊肿,肿块迅速长大,到1964年参加我国首次核爆炸试验时,肿胀和疼痛使她坐卧困难。她咬牙坚持,直到准确地报出实测爆炸当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后,她才到医院切除了重达3公斤的肿块。1965年她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1966年到1985年,在我国进行过的20余次核爆炸试验中,她参加过14次。在这些试验中,她和她的战友们不仅取得了成千上万个珍贵的测试数据,同时还带出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虽然与家人长期分离,野外生活又是那样艰苦,她却感到是平生最惬意的时期。她对丈夫和子女从心底感到歉疚,但他们理解和支持她。党和人民尊敬她,给了她应有的荣誉。她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她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0年,她从副教授晋升为研究员,并由副所长改任总工程师。这时她已过了退休年龄,但仍然坚持爆炸力学的试验工作。1979至1985年,她带领工程兵科研三所的一批技术人员参加一项重点课题——炸药洞库安全距离的研究,这是在崇山峻岭和崎岖山路间进行的爆炸试验,此时她已年近古稀,仍奔忙在各个试验场地上。在全体参试人员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任务,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计委科技一等奖。 1985年她退休了,本来可以回家安度晚年,但是她继续带研究生。同时还要了却一桩心愿:要把工程兵科研三所建所30年来的科研成果系统地整理出版!她仍然住单身宿舍,每天的活动轨迹一如既往,仍然是宿舍到办公室再到食堂。她日常的话题也总是离不开她的专著,她信誓旦旦地说过,不完成这部著作她绝不回家。可是,她终于未能实现这一心愿,只给我们留下了一大摞手稿,它沉甸甸的,难以计数它的份量。 § 主要科技成就 第一个报出核爆炸实测当量的女专家 1964年10月,我国首次核爆炸试验成功。这一消息震撼了全世界,它标志着我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试验前,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在著名物理学家程开甲所长的领导下,早已作了周密地安排,计划通过核爆炸产生的光辐射、核辐射和空气冲击波等测量数据推算出实际爆炸的当量。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将为判断试验的成功与否提供科学依据;它也将反映我国的技术水平;同时也是改进武器设计的重要根据。 当时兼任该所一室主任的王如芝承担空气冲击波超压测试任务。从化学专业转为爆炸力学专业已经是突变,而搞国内从没有人搞过的核爆炸力学测量当然更是困难重重。她大胆地探索,组成了理论分析、机测与电测几个研究小组。理论分析组采用当时比较先进的点爆炸理论计算标准装药爆炸条件下自由场空气冲击波的各项参数,以它作为换算的理论依据;机测组重点研制空气冲击波测量的压力自计仪和钢锥测压计;电测组开展了变磁阻、变电容、应变、压电等传感器和量测系统的研究。 目标一经明确,紧接着就是一场紧张的攻坚战。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传感器设计、加工与标定,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理论计算探索与实施,都日以继夜地进行着。直到1964 年上半年,试验前的室内准备才告一段落,她和战友们还来不及松口气,就又赶赴西北茫茫的戈壁。 一切准备就绪,参试人员提前撤离到安全区内。这时,只在这时,她和战友们才得短暂休息。时针一分一秒地移动,表面上他们很平静,但她的心里却翻滚着、涌动着,无时无刻不惦记着,测试能成功吗?1964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15点正,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在场的参试人员观察到爆炸闪光和蘑菇云后,欢呼雀跃,相互拥抱,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王如芝和战友们带着欢悦的心情,投身到回收测试数据的战斗中。她本人也被邀请登上直升机观看爆后的景象。此时,测试数据的判读正紧张地进行,根据测试数据反算实际爆炸当量的工作也迅速得出结果:测试情况良好,且相关性很好,计算出的实际爆炸当量与理论值接近。这一切使她心情舒展了,一年的心血和劳动总算有了结果。爆后,党中央和国务院急需了解试验情况。为此,基地领导召集现场的有关专家听取汇报,当她汇报爆炸当量时,她根据自己的测试数据和理论计算,非常镇定和自信地报出了实际的原子弹爆炸当量,在场的人都大为惊讶。经与其他手段实测的爆炸当量核对,她的数据是正确的,她是第一个报出实际爆炸当量的女专家。 1965年,周总理接见首次核爆炸试验的指挥与科技人员代表时,因为她是在场唯一的女专家,总理亲切地称呼她为“代表!代表!”是啊!王如芝千真万确是千百万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的女科技工作者的代表! 中国大坝工程防护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1956年,毛泽东同志就以“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千古佳句表达了要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宏伟理想。1958年,周总理指定当时任副总参谋长和国防科委主任的张爱萍将军负责组织三峡工程防空的试验研究工作,并成立了张爱萍、钱正英、林一山等领导的三峡工程防空研究试验组,简称751试验组。该研究组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海军和工程兵等单位借调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约60余人参加工作。从1960年起,她就参加了751试验组的工作。 1960-1962年是751试验组最活跃的3年,其中1960 年又是最繁忙的一年。她作为爆炸量测组的一员,参加了这一年该组对30种坝型,519次方案的模型试验,1400多次防护层削弱冲击波的试验研究和1100多次坝体动应力测试的工作。用高能炸药作爆源的模型试验,模型尺寸不大(比例尺为1/200-1/400),有时为观测方便,她隐蔽在距装药不到10m的地方。频繁地试验爆炸,使她左耳受损,不久只能借助助听器谈话。试验虽只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但结果是丰硕的;确定了有适度抗力的几种坝型;初步摸索了爆炸波在几种土介质中的衰减规律等等。10年后,美国公开了北美防空司令部抗500t吨核弹直接命中的防护层厚度是300米,与我们爆炸测量组的数据十分接近,可是我国整整提早了10年,依靠的是非常简陋的仪器和试验手段,而所取得的这些数据,却比他们更精确。751试验组并人工程兵科研三所后,继续深入地开展试验研究工作,先后进行了核武器低空爆、触地爆、坝体动力响应、岩土本构关系、溃坝流动分析等室内研究和核爆炸试验现场的效应试验研究。30多年的研究成果,为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论证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从60年代开始的751试验组,在我国率先开始了大坝工程防护的研究,王如芝堪称我国大坝工程防护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中国唯一防护工程研究所的奠基人 1962年10月,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对张爱萍说:“不仅大坝要防护,很多东西都需要防护,有必要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于是,经过张爱萍的协调,工程兵科研三所很快就在1963年初成立,最初命名为原子防护工程研究所,王如芝任技术副所长,1980年该所更名为防护工程研究所,王如芝改任总工程师直到1985年退休为止。工程兵科研三所从诞生、成长到成熟的过程,都凝聚着王如芝的心血。建所伊始,为了确定研究所的研究方向、途径和各研究室的任务,她日夜思索;为了延聘人才、筹措经费而八方奔走;为重大课题的研究而深入试验研究现场,同科技人员一道含辛茹苦;她的严谨治学、言传身教的作风令年轻人钦佩。这一切努力随着工程兵科研三所的发展终于结出累累硕果。经过她和同事们30年来呕心沥血的奋斗,科研三所的科研环境、试验设备和测试仪器已初具规模和配套,例如,抗爆激波管、爆炸荷载模拟器、平面波加载器、平面波发生器、空气炮、金属丝爆炸试验装置、高速动载材料试验机、平面应变地质力学模型试验装置、冲击试验台等,已能满足抗爆结构和爆炸力学试验的一般要求,形成设备完善、试验手段齐全的防护工程技术研究试验中心。 30年来,研究所培养与造就了一大批防护工程专业试验研究的技术骨干,包括爆炸力学、岩土力学和工程、抗爆结构、测试技术、工程材料、野战筑城、国防与人防工程、核辐射防护以及系统分析等专业的专家。其中,有一人被选为工程院院士,其他担任高级技术职务的达70余人。到1995年底,获奖的研究成果已达192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3项;获军内科技进步奖123 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39项,三等奖57项;其他还有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人防奖和国务院各部委奖多项。获中青年专家称号和政府特殊津贴奖励的人数达49人。这些数字对一个只有大约300名科技人员的科研所来说是十分不容易的。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王如芝的辛勤耕耘与精心培植分不开。 人们说:王如芝是工程兵科研三所当之无愧的奠基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