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牛犇
释义

§ 简介

牛犇

牛犇,原名张学景,出生于天津,现居上海,中国老一代著名电影演员,是中国影协第五届理事,有“影坛长青树”的美誉。妻子王慧琳。

牛犇六岁失去父母,跟随在北平(现北京)中电三厂当司机的哥哥生活,曾在影片《清宫秘史》中扮演儿童角色。

1946年在影片《圣城记》中饰演村童小牛子,受到谢添的鼓励,取艺名为牛犇,并相继在《苏风记》、《秋瑾》、《天桥》等影片中扮演儿童角色。同年至香港,参加《火葬》、《海誓》、《春风秋雨》、《大凉山恩仇记》等影片的拍摄。

1951年回到北京,拍摄了《龙须沟》,后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拍摄了《山间铃响马帮来》、《海魂》、《红色娘子军》、《南岛风云》、《燎原》等影片,大多饰演配角。

1968年下放到农村及工厂。

1976年回到上影厂,出演了《天云山传奇》、《牧马人》、《泉水叮咚》、《远去的鼓声》、《淘金王》、《大丈夫的私房钱》等片.

因在影片《牧马人》中生动地扮演牧民郭子,于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第六届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还曾导演《父亲》、《喜中缘》、《藏金记》、《父亲》、《蛙女》、《婚变》等电视剧,主演电视剧《花开花落》等。

在六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牛犇多次获得了国内外的电影奖项,他的演技受到了各方的肯定。

§ 影视作品

《海魂》剧照(牛犇)

大生活(2009)饰丁爷

道德底线(2008)

吴承恩与西游记 (2007)

聊斋奇女子之连城(2007)

错爱一生(2007)

大宋提刑官(2005)

围屋里的女人(2004)

最后的爱和最初的爱(2003) 饰父亲

汪洋中的一条船(2000年台湾电视剧)

媳妇你当家(1998)

婆婆媳妇小姑(1997)

夫唱妻和(1996)

聊斋(1986 大陆版)

聊斋(1995 央视版)

女人万岁(1994)

活着(1994)

乔迁之喜(1994)

好梦成真(1992)

山神(1992)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1991)

妙探(1991)

新潮姑娘(1991)

多此一女(1990)

面目全非(1990)

大丈夫的私房钱 MEN’S PRIVATE SAVINGS(1989)

牛犇

平凡的世界(1989)

怪音 STRANGE SOUND(1989)

假大侠 FAKE HERO(1989)

男女有别 COUPLES MUST BE SEPARATED(1988)

棋王 CHESS KING(1988)

笑出来的眼泪 LAUGHING WITH TEARS(1988)

让世界充满爱 LET THE WORLD BE FILLED WITH LOVE(1987)

偷来的爱 UNKOWN LOVE(1987)

温柔的眼镜 A TENDER GLASSES(1987)

高中锋,矮教练 GIANT CENTRE,DWARF COACH(1985)

日出 SUNRISE(1985)

淘金王 THE GOLD RUSH KING(1985)

邮缘 ROMANCE IN PHILATELY(1984)

鼓乡春晓 SPRING COMES TO THE DRUM VILLAGE(1983)

笔中情 ROMANCE OF A CALLIGRAPHER(1982)

牧马人THE HERDSMAN(1982)年轻的牛犇

泉水叮咚 BUBBLING SPRING(1982)

405谋杀案 MURDER IN 405(1980)

天云山传奇 LEGEND OF TIANYUN MOUNTAIN(1980)

蚕花姑娘(1963)

飞刀华(1963)

球迷(1963)

燎原(1962)

红色娘子军(1961)

沙漠追匪记(1959)

春天来了(1956)

沙漠里的战斗(1956)

大凉山恩仇记(1949)

海誓(1949)

火葬(1948)

满庭芳(1948)

更凤记(1947)

天桥(1947)

圣城记(1946)

花落花开

§ 所获荣誉

1983年 荣获第三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牧马人》

1983年 荣获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牧马人》

1997年 荣获第2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夫唱妻合》

1999年 荣获第2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媳妇你当家》

§ 个人经历

牛犇最老的一张影视剧照。

牛犇并不姓牛,本名张学景。他1935年生于天津,具体生日他自己也不知道,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六。

幼年时父母因贫病交加在同一天身亡,家境贫寒的牛犇便和叔叔一同苦度光阴。起初叔叔把生日刻在木板上,后来一搬家找不着了。牛犇现在的履历表上填的七月九日,是他入团的日子。后来跟随大哥嫂赴北平(现北京)投奔亲戚,可屋漏偏遇连阴雨,到了北平他们才得知,亲戚早已被日本人赶出了厂门。投亲无着,一时间走头无路,幸亏哥哥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工作,还能学开汽车。捱到抗战胜利,哥哥被中电三厂(即后来的新影)录为正式司机。一家四口住进了厂区宿舍。

没多久,牛犇发现他们的后院住着许多电影演员如谢添、韩涛、齐衡等。他们每日朝夕相见,一来二去慢慢地成了牛犇的大朋友。牛犇自幼机灵、活泼,又手脚勤快,乐于助人。如有演员忙不过来,他帮助照顾孩子;有人需要购物,他去跑腿。谢添那时正与杨雪珍(现在的老妻)热恋,两人常骑自行车去郊游。赶上轮胎瘪了,牛犇便热情的为他们补胎充气不误他俩的"热恋之旅"。如此大朋友们很是喜欢这个小机灵,常给他些零用钱及好吃的。也许命运注定牛犇要吃“电影饭”,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1946年,沈浮导演抗日影片《圣城记》,需要一位饰演村童的小演员,在片中饰演金神父的谢添特地向沈浮推荐牛犇。那天谢添拉着牛犇的手走进沈浮办公室,沈浮亦是天津人,只见谢添在沈浮身边轻轻说着话,说得沈浮频频点头,事情便定了下来,牛犇从此步入影坛。

《圣城记》一片,有很多名演员参加,除谢添外还有白杨、齐衡、韩涛等,拍摄进展得很顺利,而小牛犇的表演也是有点阳光就灿烂。这天,戏拍到游击队员们在战斗间隙休整,突然村童气喘吁吁奔来报信,鬼子进村了,"呼啦"一声,倾刻间游击队员们隐蔽得无影无踪。鬼子进村后问村童,游击队你的看见,村童摇摇头,正在这时,鬼子见桌上有冒烟的烟屁股,顿起疑心,说时迟,那时快,村童拾起烟屁股叼在嘴里,反背双手大摇大摆扬长而去。鬼子见状,怒不可遏,追上前去凶神恶煞般朝村童劈头盖脑打去。在拍摄现场,鬼子由大演员韩涛扮演,此时,问题出来了。由于平时生活中韩涛对人对牛犇都很和善,所以拍戏时,牛犇面对着戏中"穷凶极恶"的韩涛,怎么也恨不起来,韩涛一露"凶相"牛犇就忍不住地笑。几次试拍失败,这可急坏了沈浮,谢添见状,怕误了大事,只见他慢慢踱上前来,冷不防给了牛犇一巴掌,牛犇傻了,捂着脸哭个不停,沈导不失时机,一声"开麦啦",牛犇疼得流泪,倔强而委屈的神情正好符合规定情境。沈浮大叫“Good”。几次不成功的镜头,被谢添一巴掌就给搞定了,事后谢添温情又严肃地对牛犇说,演戏不认真行吗,多少年过去了,这一巴掌,这一句话至今仍历历在目,被牛犇奉为经典,牢记在心。

拍完《圣城记》,牛犇的表演得到全厂及行家们的一致称赞,大家不叫他"张学景",而是亲昵地呼他影片中角色的名字"小牛子",1947年,小牛子去香港拍片之前,请谢添老师起个艺名。谢添翻了番字典,"犇"字映入眼帘,便说现在人们都叫你小牛子,干脆一头牛后面再加上三头牛,牛犇从此得名。影坛多了一个叫“牛犇 ”的小童星。谢添说:“四头牛,跑得比谁都快!”。牛犇说:那时拍电影,做明星没想过,但拍电影能吃上饭,却是我这个少年当时的向往。[1]

牛犇自幼机灵聪颖,顽皮好动。在上影,他鬼点子多是出了名的,绘画、烹饪、养花、油漆、木工、裁缝,无所不会。赵丹爱才,收其为徒,牛犇便有事没事跟屁虫似的在大师身后转悠,做人做艺皆学。一次,赵丹老师告诉我,他多年前出访时没像样的衣服,牛犇脑筋一动,到上影服装仓库把《舞台姐妹》中李纬演剧院老板时穿过的毛料大衣借来。因下摆太长,赵丹穿上走路不舒服。牛犇二话不说,拿回家裁去一截,让赵丹潇洒倜傥穿出国门。事后,牛犇又把大衣原样缝接好送回,服装管理员竟未发现被动了手脚。这件大衣至今仍珍藏在上影的仓库里。后来赵丹爱徒弟溢于言表,把此事抖落出来,谁知祸从口出,“文革”中,赵丹的夸赞成了造反派的炮弹,牛犇被扣了一顶“破坏公物”的帽子挨斗了好几天。牛犇不怕,高喊“革命口号”,工宣队也拿他没辙。 牛犇

“文革”十年,人妖颠倒。牛犇系“孝子贤孙”,在劫难逃。一次被造反派追打,制景工人将他藏在箱柜中。幸免遇难的牛犇后因根红苗正、苦大仇深被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可他偏要管闲事。一次厂里斗争白杨、张骏祥、齐闻韶, 牛犇势单力薄无法救人,便举着写有语录“要文斗不要武斗”的大字报进入会场,当晚就被抓去打伤了腰。在圈里,牛犇另有一个绰号叫“牛罗锅”,是因他驼背。原来只以为他曾因拍片摔断肋骨数根,忍痛工作一周后再去治疗,落下病根;后听白杨老师说,小牛子是为救“我们这些牛鬼蛇神”把腰给弄坏的。

1996年仲春,艾楹诗写的长篇连续剧《梨园生死情》由谢飞和韩刚二位导演拍摄,艾楹诗推荐牛犇演棺材铺刘老板。在黄山脚下拍戏时,77岁的陈述不服老,和牛犇打赌飞身上毛驴,众人喝彩。谁知毛驴不说话,实拍时报复骑在身上的牛犇,将他猛地掀翻在地。牛犇顿时动弹不得,送去医院一查——颈椎错位!

艾楹诗傻了,因为是他请他出来的,回去咋跟他老伴王阿姨交代?!摄制组也全傻了,牛犇还剩两场戏,不拍的话,全组等着,国家的银子就白白地耗掉了。他见其他人快急疯了,咬着牙说:“没事,我明天接着演。”艾楹诗一听更急:“您开什么玩笑,医生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他竟打趣道:“不怕,我有招儿,大不了再罗锅一些,反正老了,小姑娘也不爱了。”

翌日,拍刘老板祠堂骂人的戏。牛犇“坚决要求上战场”,抬到外景地后,提出将自己捆绑在柱子上,再套上从背后剪开的戏服。这样,双手可动,人能勉强支撑站着,好像靠着柱子训话。在场人肃然起敬。开机后,牛犇边说台词边比划,激动处,脑袋一使劲,好似钢刀砍在脖子上,豆大的汗珠顺着“牛颊”往下滚,可他不动声色,一气呵成,把戏演完。导演一声“OK”,牛犇昏倒,浑身汗水浸透……两天后,送他回沪治疗,担架抬上飞机,艾楹诗止不住红了眼圈。他反过来安慰艾楹诗:“傻小子别哭,没事的!”

数天后,艾楹诗陪上海广电局党委书记赵凯和制片人蔡永瑞去探望,牛犇这回老实了,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可嘴依旧很硬:“我这是牛落平阳遭驴欺,等我好了,弄匹马骑给你们看看。谢晋说过,拍过那么多骑马的戏,只有牛犇敢骑烈马快马不用替身!”

转眼百日,“五一”来临。艾楹诗和刘文国导演策划晚会,把老牛犇接到现场。音乐声中,50名少先队员从四面八方奔上舞台,每人手执一枝玫瑰。孩子们来到戴着脖套、罗锅着腰的牛犇爷爷面前,深情地说,今天是您从艺50周年,我们为您献上50朵玫瑰。牛犇先是一愣,继而热泪奔眶而出,抿着嘴,啥也说不出。晚上,送他回家,下车时,他哽咽着说了声:“ 谢谢,我很幸福!”。

获奖其实是鞭策牛犇和王惠琳

在同年龄的演员中,牛犇绝对是位老资格,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便是赫赫有名的童星,曾名列白杨、陶金之后。1947年,张骏祥在香港导演新片《火葬》,委托白杨选取一位在影片中饰演小丈夫的小演员,白杨不加思索的推荐了牛犇,并特地赶到北平来接他。有了第一次拍片的经验教训,在拍《火葬》时,牛犇认真而又仔细地按着导演的意图,将小丈夫演得既可爱又可怜,他的大媳妇(白杨饰)只能将他当弟弟,当儿子,不能当丈夫,而是爱上了同为青年的展大鹏(陶金饰),剧情发展得一波三折,终于闹出了一段人间悲剧。《火葬》在香港、台湾公映后,非常轰动,小丈夫的扮演者牛犇被新闻界喻为神童、童星,名扬一时。当时谢添远在北平,听得这般喜讯,很是自豪,因为推荐的后生有出息。在香港期间,牛犇还接连拍摄了《海誓》《大凉山恩仇记》《春风秋雨》等影片,反响热烈。

新中国成立后,谢添立刻捎信给牛犇叫他回大陆拍电影,听了先生的指点,牛犇毅然决然回到北京,参加了《龙须沟》的拍摄。以后又进入上影厂,先后拍摄了《山间铃响马帮来》《沙漠里的战斗》《海魂》《沙漠追匪记》《红色娘子军》《燎原》《蚕花姑娘》《球迷》《天云山传奇》《牧马人》《泉水叮咚》《大丈夫的私房钱》等影片,还有电视剧《父亲》《藏金记》《喜中缘》等,前前后后不下百部,上世纪八十年代,牛犇还曾率先在上影厂筹建电视部并拍摄了中国当时最早、最长的电视剧连续《娃女》。昔日的小童星成了众人皆知的大明星,可牛犇总是谦逊地说在老师面前自己仍然是个小学生。

1995年夏季,谢添到上海拍戏,探望病中的白杨,俩人要见"小牛子"一面,当时牛犇正在导演一部蒋氏姻缘的电视剧,听得老师召见,马上放下手头的活儿,赶到白杨家。见到两位恩师后,三人高兴的不得了,多才多艺的谢添更是雅兴大发,特为牛犇泼墨"春风无价"的字幅。旁边还写了小字"小牛子长大了,也有了很大成绩,但大羊(白杨)说,在我们跟前,你还是小牛子,所以你还得继续努力,更要珍惜你的成绩,它是无价的。"写毕谢添说没带印章,风趣地说学杨白劳,按个手印吧,便按了个手印。一旁的白杨忙说,我有印章,借你一用,于是落款处一个是谢添的手印,一个白杨的印章。当时的白杨重病缠身,虽举手投足都很困难,但也兴致勃勃地说要写上一句话,谢添搀扶着她的手臂写上"咱们的真情也无价"八个字,写毕,师生三人一阵欢笑。然而,令牛犇意料不到的是,几个月后,白杨与世长辞,这八个字竟成为白杨的绝笔。

影视之旅话艰辛

画家王仲清曾为牛犇作字画一幅,寓意隽永。深得牛犇喜爱。画中语曰:“吾乡古俗,每年岁尾,要为牛贺生,是日,一牛,蒸糯米捣之,并染色成花形粘于双角,而后牵赴水边,让牛观之以谢一岁之劳苦,据云,牛每见戴花之己影,会忍不住潸然泪下,斯时,惟伴牛之老农,能与之心心相印。”画面上,一牛,牛角有花,低头饮水,涟漪圈圈,映牛之倒影。岸旁坐一老农,依树吸烟,凝视饮水之牛。这是画家对牛犇一生从影之辛苦、硕果之累累的非常真切地写照。

谢添和白杨送给牛犇的字画

在采访中得知,牛犇在半个多世纪的影坛生涯中奉献给观众的是100多个角色,而在这众多角色的背后,他却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伤痛之苦,甚至屡冒生命之险。1957年为拍《沙漠追匪记》,牛犇从狂奔的马背上掉下来摔伤了腰,在往后的拍片中还被狗咬伤过腿,断过腕。一次,腰脊肋骨被同时严重摔伤,众人暗自揪心,思忖他还能否下床。然而,在老伴王惠琳的精心护理下,卧床九个月后,牛犇居然奇迹般地走下床站立了起来。记得有年拍电视剧《藏金记》被摔伤后,他仍带伤去苏州拍外景。后经医生检查,发现两根肋骨骨折,建议绑石膏,牛犇心想上了石膏怎能拍戏,硬是靠服药挺了过来。其间谢添又捎信给牛犇,问愿不愿意在影片《牧马人》中饰演郭扁子,牛犇看了剧本,郭口扁子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他,于是拍完《藏金记》后,不顾伤痛未愈,他又随《牧马人》剧组赶往大西北的甘肃牧区体验生活,拍外景去了。

最惊心动魄的是有年冬天在黄河边拍《高中锋与矮教练》,有一场戏是演教练的牛犇追赶中锋至黄河边,规定追到黄河边缘为止。实拍时,矮教练追中锋至黄河边,中锋已远去,导演还没喊停,追到陡岸边的牛犇脚下一滑,人即落入黄河湍流之中。河水又冷又浑又急,牛犇在水中为生命挣扎,凭着他的冷静和好水性,拼命地向岸上冲,但手刚触岸,岸即塌陷又被河水冲走,几次登岸不成,而岸上的人有力无处使,急得团团转不知如何是好。千钧一发之际,牛犇甩开双臂,铆足了劲往悬岸上做最后一冲,还好,刹那间在岸边上的人顺势一拉,拽住了他的双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其一身泥水地拉上了岸,见他死里逃生,大家纷纷为他庆幸,牛犇身心疲惫,头脑仍十分清醒,风趣地说:"我是黄河的儿子,母亲怎么能忍心将儿子呼唤'去'呢。"说得所有在场的人既心痛又心酸。

艺术家为人民做出了奉献,社会不会忘记他们。上世纪末,上海电视台为牛犇从影五十周年举行隆重庆典,五十名天使般的儿童,每人持一枝红色玫瑰,奔上台向牛犇献花表示祝贺;主持人深情地问牛犇,很多年轻人羡慕您的职业,很想当一名演员,您对他们要说些什么?牛犇真诚地说,如果你们真的喜欢表演艺术,那么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两个字:奉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9:47:08